人民網
人民網>>經濟·科技

歲末年初看經濟:改革提升國企競爭力

李  錦
2019年01月22日08:07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國有企業不斷深化體制機制改革,效益持續增長,推動了國有經濟的穩定和優勢發揮

  

  2018年,中央企業累計實現營業收入29.1萬億元,同比增長10.1%,實現淨利潤1.2萬億元,同比增長15.7%,利潤增速“跑贏”了營收增速。經濟指標呈現“三增一降”(收入增、效益增、稅費貢獻增,負債率下降)的良好表現,表明中央企業效益在持續增長,正在步入高質量發展的軌道。中央企業不斷優化體制機制,提高企業的經營效率,為國有經濟的穩定和優勢發揮起了推動作用。

  中央企業通過“橫向合並”強化規模效應、“縱向聯合”實現優勢互補,“專業化整合”進行資源再配置,使主業的貢獻率、實業的實力進一步提高和增強,實現集團發展的協同效益。《財富》世界500強中,48個中央企業上榜,位次上升。

  國資監管體系不斷完善,深化國資授權經營體制改革。明確了改革工資總額決定機制,健全工資分配監管體制機制。兩類公司(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改革試點名單實現擴圍,在10家試點基礎上,新增加航空工業集團等11家央企。

  積極有序推進“混改”,不同資本互利共贏共同發展,大多數國有企業已在資本層面實現混合。中央企業有65.2%的總資產和61.7%的淨資產已經進入上市公司,有61.2%的營業收入和87.6%的利潤總額來自於上市公司。國有資本和其他各類所有制資本相互參股、共同發展的良好局面不斷深化。

  在一系列國資國企改革文件出台並且進一步完善的同時,重點正轉向實施。從2018年8月開始,國資委在深化試點的基礎上部署國企改革“雙百行動”。選取百余戶中央企業子企業和百余戶地方國有骨干企業,深入推進綜合性改革,涌現一批國企改革尖兵。

  穩步推進企業優勝劣汰,“處僵治困”,實現了“瘦身健體”,提高了資產質量。中央企業化解鋼鐵過剩產能任務全部完成,“處僵治困”工作基本完成。中央企業資產負債率降至2012年以來同期的最低水平。

  2019年的國資國企改革,應積極推進混改分層分類,使其向更大規模、更深層次發展,重心由混向改轉變,引入多層次多維度多形態的社會資本,形成國企民企相互促進的局面。同時推動先進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深度融合,有效提升國企民企產業鏈融合程度。

  (作者為吉林大學中國國有經濟研究中心研究員)  

  (本報記者劉志強採訪整理)


  《 人民日報 》( 2019年01月22日 10 版)

(責編:仝宗莉、楊曦)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