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東︱科創板服務基地+指數服務,上交所為何對G60科創走廊另眼相看

2月15日,長三角G60科創走廊九城市與上海証券交易所簽定戰略合作協議,同時宣布編制上証G60科創走廊綜合指數(簡稱“G60綜指”),以及上証G60戰略新興產業成份指數(簡稱“G60成指”),並建立上海証券交易所資本市場服務G60科創走廊基地。這是科創板規則公布之后,有關科創企業的又一個新舉措。
G60科創走廊九城市與上交所簽約現場。秦天攝
在幾個城市的區域之內編發指數,並單獨設立科創板的服務基地,這是上交所少有的做法。這對G60科創走廊和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發展有何深意?對企業又有何影響?
區域合作由“高速公路時代”邁向“高鐵時代”,科創驅動高質量發展,G60科創走廊先行
在G60科創走廊作出這樣的部署,意義不一般。
G60科創走廊九城市輪值主席單位、上海鬆江區委書記程向民認為,此番舉動是精准對接設立科創板並試點注冊制改革,著力打造G60科創走廊長三角更高質量一體化發展重要引擎的重要措施。
“去年11月5日,在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開幕式上,習近平主席宣布支持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並上升為國家戰略、在上海証券交易所設立科創板並試點注冊制等三項重大舉措。我們今天舉行戰略合作簽約儀式,就是落實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的具體行動。”程向民說。
當然,選擇G60科創走廊來部署,還與它的特殊地位有關:G60科創走廊正在成為長三角一體化的先行區,可望實現科創驅動高質量發展。2016年5月,上海鬆江區提出沿G60高速公路40公裡鬆江段兩側布局“一廊九區”,構建共建共享、產城融合的G60科創走廊,G60科創走廊1.0版——“G60上海鬆江科創走廊”就此誕生。1.0版的G60科創走廊,主要聚焦鬆江的產業結構調整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取得了創新驅動發展強勁、產業結構調整強勁、先進制造業投資強勁、輻射帶動力強勁“四個強勁”的顯著成效。
2017年7月12日,上海鬆江與浙江杭州、嘉興簽訂《滬嘉杭G60科創走廊建設戰略合作協議》,“G60上海鬆江科創走廊”升級為“滬嘉杭G60科創走廊”,三地在建立要素對接常態化合作機制、推動產業鏈布局、打造科創平台載體等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效。
G60科創走廊區位圖。
隨著長三角一體化進程的加速與深化,2018年,鬆江提出以滬蘇湖高鐵建設為契機,深化拓展G60科創走廊從“高速公路時代的2.0版”邁向“高鐵時代的3.0版”。在2018年6月1日長三角地區主要領導座談會期間,G60科創走廊第一次聯席會議在上海召開,滬蘇浙皖九城市主要領導在上海簽約,G60科創走廊發展為貫穿長三角三省一市,覆蓋鬆江、嘉興、杭州、金華、蘇州、湖州、宣城、蕪湖、合肥九城市的“一廊一核九城”總體空間布局。九城一體發展的協調機制和合作框架基本確立,向心力、凝聚力、社會認可度不斷提升。
程向民談到,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已上升為國家戰略科創板並試點注冊制改革,協同九城市打造G60科創走廊對接資本市場的“高速公路”,將全面增強G60科創走廊的創新策源能力,打造G60科創走廊成為推進長三角更高質量一體化發展的重要引擎。
G60科創走廊的體量及發展勢頭令人刮目,實體經濟與資本市場的深度融合有助引擎發動
G60,可別小看這條走廊。仔細算算,其能量令人刮目相看。
G60科創走廊區域面積約7.62萬平方公裡,常住人口約4900萬人,GDP總量約5.74萬億元,分別佔長三角三省一市總量的21.2%、22.3%和24.9%。
G60科創走廊的發展勢頭也不可小視。因為堅持科技創新和制度創新雙輪驅動,這一走廊科創驅動發展態勢強勁,市場主體創新活力不斷提升,科技型企業成長勢頭迅猛。目前,G60科創走廊九城市主板上市企業420家,其中科創型上市企業131家,上交所上市企業161家、淨市值1.5萬億元。
更重要的是,這一走廊先進制造業基礎雄厚,人工智能、集成電路、生物醫藥等先進制造業產業集群加速一體化,創新策源能力穩步提升:2018年九城市R&D(研發投入)達到1598億元,發明專利授權38202項,擁有授權專利28萬項,高新技術企業15816家,G60科創走廊已成為科創能力最領先的地區之一。科創驅動“中國制造”邁向“中國創造”,G60成為示范走廊不是沒有可能。
這樣的體量正是推出科創板服務基地+上証指數的重要基礎。
上証G60科創走廊綜合指數,選取G60科創走廊九城市區域的所有在上交所挂牌的上市公司股票作為指數成份股,採用自由流通市值加權計算,表征G60科創走廊滬市上市A股的整體表現。
截至2018年底,G60綜指採用的樣本股共計161隻,約佔滬市全市場股票數的11.7%,合計市值約1.5萬億元。指數成份股重點涵蓋信息技術、新能源、高端裝備制造、醫藥生物、原材料等實體行業。
上証G60戰略新興產業成份指數選取九城市已在上交所上市以及未來在上交所科創板上市的50家具有科創代表性的戰略新興產業企業。相較於G60綜指,G60成指在新一代信息技術、人工智能、集成電路、生物醫藥等高新行業的權重分布有所增加。
上交所在這一走廊建立科創板服務基地,可以為這一區域做好“獨角獸”“行業龍頭”“隱形冠軍”企業的篩選培育,推動G60科創走廊科創企業與上交所深度對接,實體經濟與資本市場的深度融合,先進制造業產業鏈創新鏈價值鏈的深度整合,助推這一走廊“引擎”的強力開動。
在上交所的行情屏幕上將出現G60綜指和G60成指的行情。秦天攝
G60科創企業將獲得近距離貼身服務,科創板企業儲備庫首批企業已近200家
與上交所簽訂戰略協議后,上交所的服務基地將為這一區域的科創企業帶來近距離的貼身服務。對這一區域而言,最大的實惠是將建立擬上科創板企業儲備庫,為此,九城市和科創企業熱烈歡迎。
在這一區域,除了巨量的高新技術企業,還有國家、省級重點實驗室及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262個,各級孵化器、眾創空間等1147家。
一大批創新技術也在不斷集聚。比如,突破體細胞克隆猴世界級難題的中科院神經科學研究所G60腦智科創基地、類腦智能國家級研發平台等重要科創功能平台相繼落地,還有一大批原創成果與核心技術打破國際壟斷,全球最先進ALD光伏工作母機、全球首個7納米芯片量產、單核性能世界領先的“魂芯二號A”、雙台面激光直接成像設備、全球先進集成電路300mm、450mm晶用生長系統、TP1000發動機、高性能玻璃纖維低成本大規模生產裝備等重大科創成果都在九城市持續涌現,G60科創走廊科技創新能力顯著提升。而一大批新興高新技術的密集布局,急需資本的扶持。
著眼精准對接設立科創板並試點注冊制改革,G60科創走廊已建立擬上科創板企業儲備庫,將九城市中符合國家戰略、突破關鍵核心技術、市場認可度高的科技創新企業納入儲備庫,首批入庫企業已近200家,涉及人工智能、新材料、集成電路、生物醫藥等多個領域。
蘇州市政府副秘書長沈志強談到,因為科創板及注冊制的試點,蘇州已加速推動科創企業的篩選,盡快讓這些企業獲得更多的資本扶持。湖州明朔光電科技公司總經理陳威談到,有了上交所的直接服務,我們對科創板有了更大的信心。
鬆江區副區長高奕奕談到,G60科創走廊將充分發揮上海証券交易所的資本市場樞紐功能和專業優勢,共同挖掘、推動九城市更多優質科創企業率先登陸科創板,進一步提升多層次資本市場服務科創企業和實體經濟能力。
有一個事實越來越明顯,因為資本的支持,G60科創走廊的巨大引擎將強勁發動了!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