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經濟·科技

花了700多萬提前四年買學區房 如今這位家長陷入兩難

沈蒙和
2019年02月22日16:09 | 來源:錢江晚報
小字號
原標題:花了700多萬提前四年買學區房 如今這位家長陷入兩難

  新學期才開學,幼升小就開始最后沖刺今年是“公民同招”第一年,家長們為報公辦還是民辦操碎了心 花了700多萬提前四年買學區房本來很篤定的杭州爸爸陷入兩難

  以往每年的民辦小學游園體驗,都吸引了眾多家長帶著孩子參加。

  雖然離幼升小報名還有好幾個月,但和往年一樣,每次一過完年,關於“幼升小”的消息就開始鋪天蓋地而來,家長們進行最后沖刺。

  而今年,家長們越發焦慮了。原因無外乎兩個:一是今年在杭州實行公辦民辦小學同步招生的背景下,到底報公辦還是民辦?二是鐵了心報讀民辦,幫孩子做准備做得心力交瘁,仍然沒譜,到底能不能被錄取?

  昨天,兩位幼升小家長不約而同給錢報教育微信公眾號“升學寶”發來私信。記者採訪發現,他們遇到的棘手問題正是今年幼升小家長遇到的最主要問題。

  提前四年買學區房

  到底報民辦還是公辦

  都說“父母愛子女,必為之計深遠”,家住江干區的張有光(化名)就是這樣一位好爸爸。孩子還沒上幼兒園,他就花700多萬元入手了一套學區房,足足提前了四年做准備。但計劃沒有變化快,這套學區房對口的熱門公辦小學,去年一表生爆表。“我們聽說去年入戶三年的都被調劑,不知道今年會如何。我們一直擔心落戶年限夠不夠,會不會被調劑到其他學校。”所以,張先生做了個決定,讓孩子先報讀民辦小學,多個選擇。

  報讀民辦小學,幼小銜接准備是免不了的。送孩子去參加各類相關的培訓班,張先生又花了5萬元。“這不算多,我身邊還有些朋友花了近10萬元培訓費。”他說。

  前后折騰了大半年,這位爸爸本來已經信心滿滿了,孩子無論在身體素質方面,還是在學科知識方面,都達到了網傳的民辦小學錄取標准。“現在給他做民辦小學往年面談題,基本沒問題。”張先生說。可不久前杭州市教育局發布的 《杭州市教育局關於做好公辦民辦小學同步招生工作的通知(征求意見稿)》又讓張先生對民辦學校望而卻步。

  征求意見稿指出,今年報名會分為兩個階段,在第一階段“每名兒童在公辦小學或民辦小學中選報一類,選擇民辦小學的應填報一所學校,網上報名時間結束后,報名結果不得更改。”也就是說,在第一階段報名時孩子要麼報公辦,要麼報民辦,選擇民辦也隻能填報一所學校。

  在第二階段錄取中,“按照‘住、戶一致’優先原則對第一階段未錄取的兒童進行分類排序,其中報名民辦小學的兒童,按照‘同類排序靠后’的原則,排在同類別報名公辦小學的兒童之后。”也就是說,一個一表生孩子,如果報考了民辦學校卻沒有被錄取,那麼在第二階段報名時排名就要在學區所有一表生孩子的后面。假如是熱門公辦小學的一表生,第一階段報名民辦未被錄取,就意味著很可能進不了對口的公辦。

  因此,對張先生這樣的家長來說,考民辦相當於放棄對口公辦的入學資格,學區房白買了,而且風險很大,許多熱門民辦小學錄取率不到10%。“往年報民辦可以一口氣報三四所學校,雖然報名當天趕來趕去累了點,但是錄取概率會高些。今年隻能報一所,風險更大。”這位爸爸分析。

  那如果放棄民辦,報公辦呢?仍會存在被調劑的風險。“估計很多熱門小學的一表生今年都不敢報名民辦了。這樣一來,爆表的可能性更大。”張先生說。

  這樣的博弈,今年讓像張先生這樣的熱門公辦小學一表生家長,左右為難。

  加了好幾個家長群

  整天忙碌於各種面談題

  另一撥抓狂的家長,倒是想好了讓娃報名民辦小學,可是如何才能增加錄取概率,也是操碎了心。

  家住余杭的沈文麗(化名)原來在上海工作,一年前定居杭州,因為暫時沒有購房,當不了公辦小學的一表生,要讀名校隻有一條路——報民辦。

  一年前,她經朋友介紹,加入了多個幼小銜接家長群,了解報讀民辦的基本信息,開始陪孩子做准備。

  這些群裡面,不少家長從孩子讀小班就開始做報讀民辦小學的准備了。他們告訴沈文麗,杭城民辦小學面談大致分為體育和文化課兩部分。體育方面,通常考察跳繩、拍皮球、坐位體前屈、50米跑等﹔文化課則需要准備數學邏輯、古詩文、識字、英語等等。

  所以,沈女士先給孩子報了一個幼小銜接班,每周上一節課,訓練孩子的七大能力。同時又報了圍棋、英語等課程,並制定了訓練計劃在家裡同步執行。

  聽說不少民辦小學面談都有跳繩環節。沈女士說:“一開始孩子不會跳,我每天晚上自己教,教了一個多月,孩子才學會。但光會是遠遠不夠的,群裡家長說,要想被民辦選中,孩子一分鐘跳繩至少要100個。”她每天晚上監督兒子跳200個,又花了2個月左右,終於達標了。

  目前最讓她煩惱的是坐位體前屈。“通常小學一年級男生的滿分線是16.1厘米,但兒子現在距離這個數還有十萬八千裡。我想讓他練練,但是不知道怎麼練,害怕練不好會拉壞孩子的身體。”沈女士最近在淘寶上買了坐位體前屈的測試工具,准備讓孩子每天拉拉筋骨。

  除了體育,文化課也非常重要,聽群裡家長說,考民辦的孩子識字量要500個打底、必背古詩100余首並能理解。沈女士每天教兒子一首古詩,然后定期復習,把古詩按照春、夏、秋、冬等方式歸類,睡前給他聽故事的音頻。大概花了半年的時間,兒子總算掌握了155首古詩。

  沈女士還經常拿生字卡片給孩子識字,同時和孩子一起讀有拼音的讀本,現在她的孩子識字量已經有1000個左右。

  本來以為這樣的准備已經非常充分了,但是最近加了一個幼升小的家長群后,沈女士又開始焦慮了。群裡有的家長從孩子1歲就開始准備了,有的孩子才大班就已經認識3000個英語單詞,能夠自己讀英文原著,還有的家長給孩子報了10個培訓班,孩子一天到晚都在上課。

  她在群裡看到其他家長發的一份去年杭州某所民辦小學的面談題,拿來給孩子做,孩子竟然連題目也聽不懂——“小貓拉車老鼠不坐﹔老虎拉車山羊不坐。請選擇下一句:1、我拉車大家不坐﹔2、黃鼠狼拉車小雞不坐﹔3、黃鼠狼拉車我不坐﹔4、爸爸拉車媽媽不坐。”

  “我完全沒想到讀民辦競爭這麼激烈。” 沈女士深深嘆了一口氣,“其實一開始我心裡是很矛盾,我很不想讓孩子提前學這些知識,覺得這樣是拔苗助長,但是為了能讓孩子讀好一點的學校,不努力實在是不行啊。我現在深切體會到家長群裡常說的那句口號:想要讀民辦,不‘雞血’不行。”

  沈蒙和

(責編:趙爽、仝宗莉)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