團車CEO聞偉:車企數字化能力亟待提高
![](/img/2020wbc/imgs/icon_type.png)
人民網博鰲3月29日電 (記者李彤)“以前生產的產品不知道賣給了誰、做什麼用了、產品使用的感受反饋,而隨著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的實踐,現在這些問題正逐步得到解決。”在博鰲亞洲論壇2019年年會上,團車網CEO 聞偉對記者表示,技術創新正在推動消費升級,倒逼供給側改革,為產業轉型提效帶來更大空間。
談及參加論壇的感受,聞偉表示,會場內嘉賓交流的話題不僅有對行業發展頂層設計的思考,也有更為接地氣務實的產業實踐﹔有對消費升級的思考,也有對細分垂直市場的探索。
“例如,大家有對無人駕駛、新能源車發展的展望,也在交流汽車下鄉等更為下沉的產業實踐,認識到將基礎工作做扎實的企業,將在市場競爭中搶佔先機。”他認為,論壇“共同命運,共同行動,共同發展”的主題,正通過話題的細分,凝聚嘉賓的共識,為共同發展提供“四梁八柱”。
團車網CEO 聞偉 (人民網記者 李彤 攝)
給聞偉留下深刻印象的還有論壇的科技范兒。“今年博鰲亞洲論壇,大家明顯的感受是科技領域的交流氛圍較濃,涉及數據資源、人工智能、5G、無人駕駛、清潔能源等多個領域。”聞偉認為,隨著技術創新的深度應用,以往局部、細分領域的創新正被連接起來,互聯網與實體產業之間、行業與行業之間交集越來越大。
衡量技術創新的重要考量,是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聞偉說,當前消費者對產品的選擇正從關注價格轉向個性化的服務。如何將我國“大市場”優勢、消費者個性化需求,變為持續創新的動力,考驗著產業數字化發展的智慧。
針對汽車領域,他說,以往多是通過車展帶動汽車消費,但很難追蹤賣給了誰、對汽車后市場的開發能力也較低﹔多數企業是基於年底的銷量,確定第二年的營業目標,容易受到市場波動帶來的影響,這也反映出了車企的數字化能力亟待提升。
“以汽車后市場為例,涉及到汽車保險、車輛維護等衍生服務,也能助力社會就業。”聞偉說,團車通過數字化平台幫助產業鏈上下游轉型,將消費者的線上需求轉變為線下體驗,借助用戶標簽和柔性生產為制造端提供支持,以人工智能等技術為企業營銷提供新思路。
當前,市場上提供數字化服務的機構不在少數,“魚龍混雜”的情況下如何考量平台的真實能力水平?
“市場上不缺數據,缺少對產業的深刻理解。”聞偉認為,互聯網與產業正進入深入融合階段,不再簡單是“+互聯網”而是“互聯網+”,隻有與產業廣泛接觸的平台才能帶來更有價值的數字化服務。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