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經濟·科技

格力電器混改的標杆意義:助力珠海“二次創業”

2019年04月08日23:14 | 來源:人民網
小字號

人民網北京4月8日電 (張曉赫)在停牌5個工作日后,格力電器邁出了混改進程的關鍵一步。8日晚間,格力電器發布公告稱,格力集團擬通過公開征集受讓方的方式,轉讓其持有的格力電器15%股權。

這一動作,意味著格力電器的控股股東和實際控制人將可能發生變更。一石激起千層浪。一位格力電器的接近人士表示,“考慮到格力電器的行業地位,市值規模和市場影響,本次控股權轉讓有望成為新時期國企混改的全新標杆。”

這也得到了一些市場觀點的回應。關注格力電器混改進展的人士也向記者表示,格力電器的觀測意義在於,其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中國制造企業在如何加強自主核心技術研發、努力實現向制造強國邁進的路徑探索。

而放在深化改革開放、國企改革走向深水區的大背景下,格力此次的控制權出讓又兼具了另一層觀測意義。起步於2013年的本輪國企混改,從最初僅在央企子公司層面操作,且保持國有股絕對控股,到2017年開始提升到上市公司層面,且國有股權降到50%以下, 已經歷了兩次實踐迭代。

“格力電器極有可能成為混改3.0的標杆,並成為今后一段時間國企混改的范本。”前述關注人士表示,要深化混合所有制內涵,必須要推動混改從“物理反應”走向“化學反應”,從表面走向本質,組合發揮國有企業與民營企業的優勢,真正做到各取所長、共同發展。

該人士強調,“珠海國資委戰略性減持格力電器,是推動國有企業改革向‘管資本’轉變的關鍵舉措,這一舉措對廣東省乃至全國進一步實施國企改革具有風向標式的意義。”

分析珠海國資委對格力控制權的出讓,該人士進一步表示,近年來格力電器所處的家電行業競爭格局愈發激烈且趨於殘酷。對於格力電器而言,更科學的治理結構、更短的決策鏈條、更市場化的激勵機制、更高的執行效率和更靈活的競爭機制是企業可持續發展的必備條件。“珠海國資委選擇更為長遠和開放性的策略,引入優秀戰略投資者,將有利於進一步激發格力在殘酷市場競爭環境中的活力。”

對充分競爭行業的國有企業實施進一步混改,這也符合國家政策導向。日前的博鰲亞洲論壇上,國資委主任肖亞慶表示,混改是國企改革的突破口,一定要擴大,一定要深化,一定要繼續走下去。並強調混合所有制不是“誰佔誰的便宜”,而是相互融合,共同發展。

稍早一些,全國兩會期間,國家發改委副主任連維良也明確,將在完全競爭領域推行混改,並允許社會資本控股,並將為支持民營企業參與國企混改打開“進”的大門, 提高“改”的質量,保障“在”的權益,暢通“退”的通道。

回顧格力電器發展的歷程,兩個事件值得關注。一是1996年通過換股上市, 格力電器從純粹的地方國企成為國有上市公司,公司治理趨於規范,市場開始發揮積極作用。二是2006年通過股權分置改革,引進戰略投資者,逐步建立現代企業治理結構,逐漸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

“格力電器上市以來,集團經歷了若干次市場化的戰略減持,每次都帶來了格力電器公司治理結構的優化和資源配置能力的提升。”該接近人士認為,格力電器的發展實踐証明了市場化改革的重要賦能,而混改也將為公司發展繼續賦能。

賦能的一個重要方面,就是助推“中國制造”走出去。隨著中國經濟的持續發展與全球競爭格局的形成,“走出去”已成為很多中國企業的必然選擇。業內普遍認為,格力電器雖早已“出海”,但尚未完成在全球范圍內統籌調配資源的布局。此次混改將對其進一步國際化產生助力,推動其成為科技型、創新型、多元化、全球化布局的國際企業。

作為國企改革的觀測標的,格力電器混改的推進,也被市場視為珠海國資加快轉型,引進和培育優質新興企業,強化珠海市經濟結構調整,促進產業轉型升級的肇始。

觀點認為,在《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當中,珠海一舉成為“港-深、廣-佛、澳-珠”三個極點當中的重要城市。當下的時間節點、區位節點、政策節點,都讓珠海再一次站在了改革和發展的潮頭。對於珠海來說,能否順利開啟新一輪國企改革,能否在未來十年抓住關鍵時間窗口,集中精力辦大事,加大對珠澳合作、資源配套、產業環境、創新創業、自然資源的投入,既事關珠海市能否實現成為大灣區重要門戶樞紐,成為珠江口西岸的核心城市,成為沿海經濟帶高質量發展典范的戰略目標,也事關珠海能否通過落實國家推動澳門產業多元化戰略,實現自身的重新崛起。

新時期的混改帷幕已經拉開。格力電器公告同時披露,格力集團尚在進一步研究制定本次公開征集轉讓的具體方案,且該方案也仍需取得國資監管部門等有關機構的批准。

“希望珠海市國資委能夠幫助格力電器引入具有遠見、格局和產業協同能力的戰略股東,使得格力電器能進一步完善治理結構和提高市場化程度,走出混改 3.0的新道路。”前述接近人士表示,作為中國最早的四個經濟特區之一,珠海“退回去,引進來”的舉措,在順應國企改革深化形勢的同時,也將有力推動政府形象轉變,推動珠海經濟“二次創業”。 

(責編:馬昌、袁勃)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