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反洗錢工作取得全面進展
4月17日,金融行動特別工作組(FATF)公布了《中國反洗錢和反恐怖融資互評估報告》,這對於我國反洗錢工作具有裡程碑式意義。FATF是目前反洗錢和反恐怖融資領域最具影響力的國際組織,是全球反洗錢和反恐怖融資標准的制定者,中國於2007年加入該組織。FATF通過定期開展互評估工作敦促各成員國落實國際標准,以此促進在全球范圍內有效遏制洗錢和恐怖融資活動。2015年,經國務院批准,由中國人民銀行牽頭第四輪互評估應對工作。2018年,FATF對中國開展了為期一年的互評估。2019年2月,FATF第三十屆二次全會審議通過《中國反洗錢和反恐怖融資互評估報告》,標志著我國反洗錢工作取得了全面進展。
此次互評估是2012年FATF發布新四十項建議后中國首次接受的“全面體檢”,國內對這項工作高度重視,投入了大量的資源和人力,向評估組全面展示近年來我國反洗錢和反恐怖融資工作進展:2017年9月國務院出台《關於完善反洗錢、反恐怖融資、反逃稅監管體制機制的意見》(以下簡稱《三反意見》),從國家戰略高度對反洗錢工作作出頂層設計;2018年發布《中國反洗錢和反恐怖融資風險評估報告》,首次對國家面臨的洗錢和恐怖融資風險進行系統梳理和評估,為完善洗錢風險防控體系提供重要指導。目前,我國反洗錢監管范疇已經從傳統的金融機構向特定非金融領域拓展,監管原則從“規則為本”向“風險為本”轉型,監管政策法規不斷健全,反洗錢監管的有效性持續提高;線索移送和案件破獲數量進一步增長,金融情報支持更加有力;反洗錢國際合作逐步深化,中國在國際社會的影響力日益提升。
互評估為我國反洗錢和反恐怖融資工作的發展提供了契機,同時也帶來了挑戰。受政治、安全、經濟、技術等多重因素的影響,我國反洗錢工作面臨的國際形勢正在發生深刻變化,主要表現在:一是國際關注空前提升,反洗錢工作肩負更多使命。當前國際社會對反洗錢的關注空前,反洗錢已經成為國際輿論的熱點議題,也是一國參與全球治理的重要抓手。中國隻有對內加強反洗錢能力建設,對外拓展國際合作深度,才能在對外交往中佔據有利地位,更好地肩負維護國家戰略利益的使命。二是國際標准趨嚴趨緊,反洗錢工作要求越來越高。此次互評估對我國反洗錢工作整體水平作出了肯定評價,但不否認,現階段我國反洗錢工作還存在薄弱環節,與國際標准之間存在差距,需要我們採取切實有效措施,高標准、嚴要求做好互評估后續整改,不斷提升自身反洗錢工作體系的有效性水平。三是境外監管力度加碼,反洗錢工作壓力顯著增加。近年來中資銀行海外合規風險事件增多,監管處罰、執法調查案件多發,這說明“重業務、輕合規”不僅行不通,而且往往會付出沉重代價。我們必須堅守反洗錢風險底線,把合規管理擺在更突出的位置,業務發展與風險防控保持同步,“走出去”之路才能行穩致遠,避免在國際博弈中陷入被動。
譜寫反洗錢工作高質量發展的“廣東篇章”
在國家層面的反洗錢工作框架下,人民銀行廣州分行會同有關部門,堅持改革引領,創新驅動,圍繞提升工作有效性的目標,積極探索新思路、新方法,推動廣東轄區反洗錢工作不斷取得新突破。
(一)多措並舉,縱深開展“風險為本”的反洗錢監管。一是創造性地開展洗錢風險評估工作。結合廣東實際構建“風險樣態指標化,風險因素數據化”評估指標體系,並在實踐中總結出一套適用性較強的風評方法。自啟動風險評估試點以來,截至2018年末已完成轄區70家義務機構的風險評估工作,為人民銀行總行完善政策制定提供了范本支持。二是探索建立洗錢風險事件監測機制。科學設計風險事件統計報表,持續採集洗錢風險事件案例,不斷充實轄區風險事件數據庫,並深入研判洗錢風險分布及變化趨勢,為實施精准監管夯實基礎。三是打造鏈條式風險監管模式。以分類評級、風險評估和風險監測為抓手,准確定位短板機構和薄弱環節,進而採取針對性監管措施,督促義務主體完善風控機制,在轄區構筑起貫穿風險識別、評估、預警、控制和管理的一體化風險監管格局。四是創新監管技術手段。搭建和優化反洗錢監管台賬、檢查軟件、調查系統等電子化平台,有力保障了反洗錢工作的高效開展。
(二)發揮合力,統籌推動跨部門協調合作機制建設。一是完善跨部門監管合作機制。牽頭與廣東銀保監局、証監局訂立《廣東金融業反洗錢監管協調合作備忘錄》,在此框架下通過聯合實施監管走訪、共同研判案件線索、開展聯合培訓等方式增進監管協同,深化信息共享,提升監管合力。二是優化“三反”執法合作機制。為深入推進打擊地下錢庄、打擊虛開騙稅等活動的開展,聯合地方公安、海關、稅務等部門成立專項行動領導小組,並簽署戰略合作協議,為提升打擊犯罪成效提供了機制保障。三是加強情報信息共享合作。重點在資金流、單証流、貨物流等方面推進信息數據共享建設,實現各渠道信息的相互印証,極大提高案件偵辦效率;加大情報會商力度,及時將掌握的線索與辦案部門的情報進行對碰分析,促進案件精准打擊。《三反意見》發布以來,人民銀行廣州分行共協助有關部門成功破獲地下錢庄、虛開騙稅、走私逃稅、恐怖融資等案件87宗。
(三)重拳出擊,有力打擊洗錢及上游犯罪。反洗錢是發現洗錢及上游犯罪線索的重要來源。僅2018年,人民銀行廣州分行接收全省金融機構上報的重點可疑交易線索1723份,經分析研判對外移送線索729條,這充分說明反洗錢可疑交易監測預警體系已逐步趨向成熟,並顯示出它的強大威力。同時,反洗錢也是打擊洗錢及上游犯罪的一大利器。2018年,人民銀行廣州分行通過調取涉案客戶資料、開展交易監測分析和實施賬戶資金凍結等方式,協助偵查機關調查案件735宗,破獲各類案件78宗,涉及非法集資、毒品犯罪、黑社會犯罪、地下錢庄、虛開騙稅等不同類型。這些成功案例既是跨部門執法合作的成果體現,也彰顯了反洗錢手段的震懾效應,為保障人民財產安全和捍衛社會公平正義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
直面未來反洗錢工作中的機遇與挑戰
反洗錢工作涉及面廣,政策性強,隨著金融科技的創新應用,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加快推進,以及金融業雙向開放的不斷深化,在促進我國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同時,也給反洗錢工作帶來了新的挑戰。未來,廣東反洗錢工作的重點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妥善應對伴隨金融創新而來的洗錢風險。當前金融科技發展日新月異,金融產品和服務呈現跨地域、跨市場、跨行業的特征,金融交易日益頻繁,交易速度顯著加快,使得洗錢活動更加隱蔽和難以察覺;新技術發展與傳統金融業務緊密結合,模糊金融業態邊界,假借創新之名規避監管,這些都給反洗錢監管工作帶來嚴峻的考驗。一方面,監管者難以在第一時間捕捉創新業務帶來的風險苗頭,確定監管時機和具體方式也非易事,結果往往出現“慢半拍”的滯后問題;另一方面,由於技術手段不足,難以從龐大、復雜的金融交易中抽絲剝繭,實現對異常交易的快速識別和迅速反應,預防和打擊洗錢活動的成效受到制約。從監管的角度來看,應當在守住風險底線的前提下,給予創新發展的空間,平衡好創新與安全的關系。下一步,人民銀行廣州分行要探索構建適合我國金融科技發展的反洗錢監管模式,加快推進新技術與金融監管的融合發展,提高風險感知和預判能力,增強監管的專業性和穿透性,妥善應對金融科技的創新發展帶來的新問題、新挑戰。
(二)探索構建粵港澳大灣區一體化的洗錢風險防控體系。粵港澳大灣區是一個國家、兩種制度、三個法域,在反洗錢監管框架和監管規則方面存在不小的差異,跨境反洗錢監管合作面臨難題;同時,未來一系列的金融創新政策和資本開放措施都會在粵港澳大灣區率先試點,在釋放資源效益、激發市場活力的同時,也可能帶來新的風險積聚,如何加強跨境資金流動監測合作、建立和完善系統性風險防控體系還需要深入探索。面對上述挑戰,人民銀行廣州分行要深入學習《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進一步強化責任意識和擔當精神,積極投身大灣區建設事業。在人民銀行總行的政策支持和指導下,推動粵港澳反洗錢監管規則相互銜接,著力完善三地反洗錢、反恐怖融資、反逃稅監管合作和協調溝通機制,探索開展跨境金融機構監管和資金交易監測分析合作,全面防范粵港澳大灣區洗錢、恐怖融資和逃稅風險。
(三)提升反洗錢工作有效性為金融業雙向開放保駕護航。擴大金融業雙向開放要求將反洗錢和反恐怖融資作為風險管控的重要舉措,既要放得開,也要管得住。人民銀行廣州分行要進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堅持總體國家安全觀,堅持底線思維,堅持問題導向,從以下幾個方面著力,推動廣東反洗錢工作更高質量發展。一是配合做好互評估后續整改工作。根據FATF互評估報告提出的整改要求,協助做好后續工作,全面提升反洗錢和反恐怖融資有效性。二是打好防化金融風險攻堅戰。發揮反洗錢工作在事前預警、事中監測及事后追蹤方面的優勢和作用,配合做好案件風險處置工作,嚴守不發生系統性風險的底線。三是完善“三反”監管體制機制。加強與金融監管、行業主管、行政執法等部門的協調合作,探索開展粵港澳“三反”監管合作交流,筑牢抵御風險安全屏障。四是繼續推進掃黑除惡專項斗爭。以更高的政治和行動自覺推動金融領域專項斗爭深入開展,在深挖幕后、精准打擊、有效治亂上下功夫,進一步提升人民群眾的安全感和幸福感。五是加強反洗錢工作信息化建設。推動相關業務系統升級改造,加大科技手段應用,為反洗錢工作的有效開展提供技術保障。
(中國人民銀行廣州分行行長白鶴祥)
3411億元!一季度全國減稅“成績單”出爐 新華社北京4月23日電(記者申鋮)記者23日從國家稅務總局了解到,隨著今年首個季度申報“大征期”結束,一季度減稅“成績單”已經出爐。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全國累計新增減稅3411億元。 “今年以來,全國稅務系統堅決貫徹黨中央、國…【詳細】
壓減數千億涉企收費舉措細則將出 進一步壓減涉企收費的舉措正在緊鑼密鼓地推進。《經濟參考報》記者從業內獲悉,當前,相關部門正在密集展開調研,相關減費細則有望近期出台,將為企業減負數千億元。與此同時,多個部門在陸續公示直屬及相關單位的涉企收費目錄清單,從國家部門到地方政府…【詳細】
一季度股市大漲 証券私募基金規模不升反降 今年一季度A股漲勢如虹,滬指漲幅將近24%,証券類基金收益出現了大幅增長。不過,華商報記者注意到,証券類私募卻出現了不升反降的“奇怪”景象。 私募基金規模主要靠股權、創投類推動 格上理財數據顯示,截至3月末,私募行業平均…【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