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經濟·科技

人民財評:美國單邊主義將傷及產業鏈全球化

呂騫
2019年05月19日10:28 | 來源:人民網-財經頻道
小字號

5月15日,美國總統特朗普簽署行政令,隨后美國商務部也將華為納入“實體名單”,上述做法意味著華為不能向美國出售信息與通訊技術和服務,購買美國的產品和服務也會受到限制。

不過,美國向華為打響的“禁令”槍,首先“中槍”倒下的是美國企業。

“禁令”宣布后,華為的上游供應商股價悉數下跌。高通、博通連續兩個交易日下跌,跌幅達5%,對於千億美元市值的兩家芯片巨頭來說,這意味著50億美元的市值蒸發。

受傷的不僅是兩家芯片巨頭,華為在美供應鏈體系上至英特爾、甲骨文,下至美國各地的小型技術公司,它們都可能因一紙禁令而丟失掉大洋彼岸的重要客戶。

事實上,隨著通信電子行業的全球化專業分工,大型科技公司已經成為“命運共同體”。產業內分工越來越細,技術配套越來越復雜,這構成了經濟全球化的效率基礎及利益所在,也是通信技術日新月異發展的動力源泉。

產業鏈全球化,價值鏈同樣全球化。從2018年的年報來看,高通67%的收入,英特爾26%的收入,英偉達24%的收入,蘋果20%的收入也都來自中國。

然而,美國用政治手段強行干預商業的做法,讓全球專業化分工頭頂上高懸達摩克利斯之劍。中美貿易戰之后的美日、美歐貿易爭端,特朗普是否會故技重施再打“實體名單”牌,都讓全球企業不得不重新審視供應鏈的風險與安全。美日汽車產業的競爭,波音與空客的大戰……任何威脅到美國產業地位的商業競爭,都將面臨政治干預的陰影。面對這隻“有形之手”,跨國企業或未雨綢繆儲備技術,或防范未然轉移市場,本質都是被迫進行逆全球化,背后是研發資源的重復投入和消費者負擔的增加,更是對全球經濟增長的拖累。

世界貿易組織發布的《2018年世界貿易報告》顯示,信息技術產品貿易在過去20年裡增長兩倍,2016年達到1.6萬億美元,預計全球服務貿易佔比將由目前的21%增至2030年25%。面對逆全球化的勢頭,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已經調降了多國經濟增長前景,在去年底的報告中,IMF還下調了對全球貿易量增速的預期,預計今明兩年商品和服務總貿易量增速分別為4.2%、4%,較此前分別下調0.6及0.5個百分點。美聯儲主席鮑威爾也擔心貿易摩擦將對商業信心造成傷害,進而對企業投資和金融市場產生不利影響。

作為當今第一大經濟體,全球經濟增速放緩,美國難以獨善其身。無論短期內對美國產業的打擊,還是長期來看對經濟增長的影響,美國將華為列入“實體名單”,傷的是全球化的產業鏈價值鏈,並非僅僅是一家中國企業。

(責編:楊曦、付長超)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