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經濟·科技

監管理念新 企業更省心(微經濟)

賀林平
2019年06月03日05:18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新技術大膽應用的背后,是監管理念的提升。讓企業不必為審批程序勞心勞力,可以將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發展壯大上

  

  開辦一家企業,手續要辦多久?一周?三天?還是一個工作日?

  最近的一次體驗,刷新了筆者的認知。那天,筆者到廣州開發區政務服務大廳採訪,正好遇見想和朋友合開電子商務公司的“95后”女生劉超來注冊公司。於是,筆者全程跟蹤看下來,不到一個小時,新公司的電子營業執照就到了劉超手上。

  劉超先是掃描二維碼,進入微信小程序,填寫法人信息、股東姓名、出資額、經營場所等信息。然后,她到窗口簽名,核驗身份。筆者發現,就算是沒到場的合伙人,也可以遠程刷臉、電子簽名。

  然后,劉超再根據系統提供的選項,選擇附近的刻章點。接著,通過平台提供的信息,新公司有了銀行預開賬戶,隻需另約時間到網點面簽即可……不一會兒,她就收到了“打印營業執照”的短信。

  筆者了解到,本來小劉只是想來咨詢情況的。萌生創業想法后,她在網上查如何開公司,越看越蒙圈兒,她索性趕早兒來服務大廳咨詢一下。沒想到,正碰上試點上線“商事服務區塊鏈平台”。最終,不用提交一張紙質証明,合伙人也沒來,小劉順利地開起了公司。

  商事登記制度改革不是新鮮事兒了,各地都推了許多新招,企業開辦越來越便捷。便捷的背后,離不開管理者理念的創新,更離不開高新技術的大膽使用。這一次,廣州開發區試點平台的背后,是“區塊鏈+AI”技術的支持。

  利用區塊鏈技術,地址上鏈,杜絕隨意更改,防范虛假地址和違建地址登記注冊﹔系統對接公安部門的身份認証平台(CTID),由人工智能對經營者身份進行自動比對確認,防范“被法定代表人”“被股東”現象。

  新技術大膽應用的背后,也是監管理念的提升——打破信息壁壘、實現互聯互通,“一次認証,全網通辦”﹔對企業採取信用管理,降低前面的門檻,后面“監管有據,執法留痕”,不再以審批代替監管。

  改革深入、技術賦能,企業不必為無謂的審批程序勞心勞力,可以將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發展壯大、技術創新上。如此,市場環境將更加公平而活力滿滿。


  《 人民日報 》( 2019年06月03日 10 版)
(責編:袁勃)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