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經濟·科技

我國大數據產業進入加速發展期

2019年06月06日08:11 | 來源:經濟參考報
小字號
原標題:我國大數據產業進入加速發展期

  工業和信息化部總經濟師王新哲

  中國通信標准化協會理事長奚國華

  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雲計算與大數據研究所所長何寶宏

  為深入落實國家大數據戰略,推動大數據產業交流與合作,展示我國大數據產業最新發展成果,6月4日至5日,由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中國通信標准化協會主辦,大數據技術標准推進委員會承辦的“2019大數據產業峰會”在北京召開。

  據了解,本次峰會引起了大數據領域及相關行業的廣泛關注,會議現場參會者超過3000人。多位政府官員、學者專家表示,大數據是新時代的“數字寶礦”,是當今世界最有價值的戰略資源之一。全球大數據正進入加速發展時期,我國的大數據發展也步入快車道,必須深入推動大數據與實體經濟相結合,發展壯大以數據為關鍵要素的數字經濟。

  王新哲:

  工信部六舉措推動大數據產業發展

  工業和信息化部總經濟師王新哲指出,大數據與5G、雲計算、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結合,從根本上改變了經濟發展的模式,重塑了全球產業鏈分工。

  近年來,我國大數據產業蓬勃發展,產業發展日益壯大,融合應用不斷深化,數字經濟量質提升,對經濟社會的創新驅動、融合帶動作用顯著增強。與此同時,我國大數據產業發展還存在原創性的技術和產品不足、數據開放共享水平較低、數據安全管理較為薄弱等困難和挑戰。

  王新哲表示,作為產業發展主管部門,工信部將扎實推進大數據戰略,深入推動大數據與實體經濟融合發展,加快發展壯大以數據為關鍵要素的數字經濟,為促進我國經濟實現高質量發展提供重要支撐和保障。今后將重點抓好六個方面工作:

  一是完善網絡設施,夯實發展基礎。持續深入實施網絡提速降費,推進全光網絡建設和4G深度覆蓋,全面部署IPV6。近期發放5G商用牌照,推動5G商用。加快推動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積極部署人工智能、車聯網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

  二是推動協同創新,增強發展活力。加強政產學研合作,共同攻關大數據關鍵技術,培育面向大數據的開源軟件生態體系。推廣大數據優秀產品和解決方案,形成一批垂直領域成熟的大數據解決方案。

  三是深化融合應用,拓寬發展領域。鼓勵企業加強內部數據資產管理,加快建設集約、開放的大數據平台。推動工業大數據在全生命周期和全產業鏈的創新應用,加快產業數字化進程。

  四是構建支撐體系,優化發展環境。加快標准體系建設,建立企業數據治理能力的評估體系。支持產業聯盟、行業協會等組織搭建公共服務平台。鼓勵各類金融機構開發適合大數據產業發展的金融產品和服務,支持大數據企業在科創板上市。

  五是增強安全保障,促進健康發展。完善個人信息保護、數據安全防護等制度。強化網絡基礎設施安全管理,提高網絡數據的完整性、安全性、可靠性。加強數據安全保護技術能力建設,推進數據脫敏、安全多方計算等技術研發和應用。

  六是加強國際合作,推動開放發展。加快大數據領域開放進程,鼓勵跨國公司、國外機構等在華設立技術研發機構,支持國內企業與國際優勢企業加強研發合作。結合“一帶一路”倡議,推動建立大數據關鍵技術研究、開放共享、標准規范、產業發展等國際合作機制。

  奚國華:

  大數據發展進入快車道

  中國通信標准化協會理事長奚國華表示,當前全球大數據正進入加速發展的時期,技術產業應用創新不斷邁向新高度,我國大數據發展也正在快車道上不斷前行。我國在發展大數據上有其特點,主要體現在以下四點:

  其一,黨和政府高度重視,沒有一個國家能像中國這樣把發展大數據上升為國家戰略,並持續深入推動。這種持續性的方向引導和頂層設計,使我國在大數據發展規劃布局、政策支持、資金投入、技術研發、創新創業等方面均走在了世界的前列,尤其是在應用市場上。

  其二,數據資源內容豐富。人人互聯向萬物互聯的格局形成,新形態不斷出現,零售、醫療、交通、能源等率先沉澱大數據資源。據國際研究機構預測,到2020年,中國數據總量將會超過8萬億GB,佔全球數據總量的比例達到20%左右。

  其三,技術產業快速壯大。我國大數據軟硬件自主研發能力正在提升,新興專業化大數據企業創新活躍,我國獨有的大體量應用場景和多類型實踐模式,促進了大數據領域技術創新能力處於國際領先地位。

  其四,融合應用蓬勃發展。無論是從新增企業數量、融資規模還是應用熱度來說,與大數據結合緊密的行業正在從傳統的電信業、金融業擴展到健康醫療、工業、交通物流、能源、教育文化等行業,應用脫虛向實趨勢明顯。

  奚國華指出,我國大數據產業的發展離不開政產學研用各方通力配合,要重點完成以下三個方面的工作:

  第一,著力加強攻關核心技術。必須抓住重點領域、關鍵環節和核心問題,找准著力點和突破口,要構建具有核心技術自主權的大數據產業鏈,形成自主可控的大數據技術架構,提高關鍵核心技術的自主研發能力,有效破解制約產業發展的瓶頸。

  第二,著力推進數據資產管理。社會各界對數據應用背后的管理還不夠重視,數據質量低、“數據孤島”普遍存在,數據安全管理不到位,數據流通共享不暢的問題成為困擾大數據應用往前發展的障礙,為此,各方面都需要像重視實物資產一樣重視數據資產的管理,為實現數據價值的持續釋放打好基礎。

  第三,著力深化大數據行業應用。當前大數據行業中的應用主要表現在數據處理、用戶畫像以及企業管理效率優化等方面,下一步應重點推動大數據在更深層次與實體經濟的融合,這需要鼓勵大數據技術企業不斷提升大數據平台和應用的可用性和操作便捷程度,優先支持面向各應用行業的產品、服務和解決方案的開發,簡化大數據底層繁瑣復雜的技術,方便大數據行業的部署。

  何寶宏:

  大數據發展進入新階段

  在對《大數據的風向-2019》進行深入行業解讀時,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雲計算與大數據研究所所長何寶宏表示,可以判斷的是,整體科技,尤其信息產業進入了滯脹期,這對於大數據從業者來說反而是個埋頭思考和做事的機會。

  何寶宏認為,數據是未來最重要的戰略資源,但與此同時,它要成為戰略資源還需要具備技術條件和應用條件。如今,數據的屬性和來源正在發生變化,我們對於數據的關注點也在變化。談論大數據的時候,關於風險、道德、管理方面的問題越來越多,這是技術發展的普遍規律,也表明我們的大數據發展進入了一個新階段。

  數據資產方興未艾,但何寶宏指出,我們只是認識到數據是資產,還不知道如何把數據變成資產和機會。為適應數據流通的需要,多方安全計算技術已經趨於成熟,需要有新的技術解決流通的問題。數據流通有很多難題,包括數據質量、價值和安全規范等方面,要解決這些問題需要很漫長的過程。“數據是大宗商品,可能是迄今為止唯一的還沒有變成大宗商品的大宗商品,這是最大的大宗商品,也可能會變成期貨、衍生品,但毫無疑問我們要做的事情太多了。”何寶宏說。

  他認為,我們正在從高估大數據的短期影響到低估大數據的長期影響。隱私保護、數字資產化等的技術化工具是機會。大數據基礎性技術已經趨於穩定,持續性創新還在繼續,數據內部分工剛剛萌芽,整個數據產業處於初期階段,數據在垂直行業應用才剛剛起步。(記者 張漢青 北京報道)

(責編:庄紅韜、付長超)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