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經濟·科技>>2019雙創周:匯聚雙創活力 澎湃發展動力

用原創贏得產業發展先機

非 魚
2019年06月17日10:14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人工智能是技術驅動的典型,原創研究的意義在於,若能在技術上先人一步,便有了時間窗口,贏得發展先機

前不久,一位人工智能產業專家對筆者說起一個擔憂:當前深度學習炙手可熱,但該領域最原創的成果卻沒有一項出自我國,相關研究人才儲備也很少,優秀的研究者相對缺乏。在人工智能這條新跑道上,如果不補上原創能力不足的短板,恐怕還得跟在別人后面走。

單看數據指標,我國人工智能發展確實喜人。根據不久前發布的《中國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報告2019》,我國人工智能論文發文量全球領先,企業數量、融資規模等多項指標居全球第二。應用場景不斷豐富,一些產業也在穩步落地。得益於良好的產業市場環境,我國在人臉識別、語音識別等應用上下出了“先手棋”,誕生了一些引領行業潮流的企業。

在看到優勢的同時,也要看到短板。我們有海量數據的優勢,但要讓它產生價值,依靠的是算法突破﹔我們有潛力十足的市場,但應用得以落地還要靠芯片來驅動。而算法、芯片這些基礎、平台技術,正是我們所缺乏的。更何況,人工智能技術方興未艾,一旦算法等底層支撐出現革新,此前應用上的優勢就有歸零的風險。

一些原創研究看似與應用不直接相連,卻極為關鍵。人工智能是技術驅動的典型,原創研究的意義在於,若能在技術上先人一步,便有了時間窗口,贏得發展先機。做大做強人工智能應用,從原創出發,才能走得更遠。

正是基於這些認識,我國2017年發布的《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把基礎研究放到突出的位置。一些新銳創新企業通過布局原創技術,也在市場中嘗到甜頭。業界一家領先的人臉識別企業,在短短數年內,其產品覆蓋了安防、金融、汽車等跨領域的多個行業。公司負責人透露快速成長的秘密:在自主的底層算法上,搭建了開源平台。有了它,就能高效地產出滿足不同需求的模型。因為掌握了原創技術,許多企業找上門來合作,產業的應用又反哺技術“進化”,從而形成“領先技術—行業應用—技術升級”的良性循環。

加強原創技術研發,面向理論前沿,探索“無人區”,也正當其時。人工智能越往深處走、越往后突破,對原創的需求就越強烈。比如如何用更低的功耗,使用較少的數據,實現比現有理論更智能的感知和決策,學界和產業界都在翹首期盼。

古希臘科學家阿基米德說:“給我一個支點,我就能撬動地球。”對人工智能生態來說,這個支點就是原創。面向未來,我們應在原創的支點著力,在未來智能社會的畫卷上,繪出產業應用的更好明天。

《 人民日報 》( 2019年06月17日 14 版)

(責編:栗翹楚、楊曦)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