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經濟·科技

讓科技創新為下一代創造美好未來

2019年07月04日08:27 | 來源:光明日報
小字號

  2019年夏季達沃斯論壇在大連國際會議中心舉行開幕式。圖為7月2日,嘉賓前往會場准備參加會議。新華社發

  全球化程度日益加深的今天,仍然有很多發展不充分的地區面臨著貧困、疾病、暴力沖突等嚴重問題,其中兒童、婦女及弱勢群體尤其需要幫助。第四次工業革命的到來讓科技成為解決這些問題的極大推動力。在正在大連舉行的2019夏季達沃斯論壇上,聯合國兒童基金會(以下簡稱兒基會)駐華代表芮心月向與會代表們呼吁,以科技創新的力量為下一代爭取更好的未來。芮心月就兒基會目前開展的創新工作等話題,接受了本報記者採訪。

  “全球18億10歲至24歲的人口目前仍面臨一些嚴峻挑戰。2016年,近2億的12歲至17歲青少年失學,其中許多人小學並未畢業,甚至從未接受過小學教育。2017年,約21.8%的年輕人(其中76.9%為女性)並未就業、接受教育或任何培訓。社會邊緣群體的負擔更為沉重,如遭受性別歧視的年輕女性與兒童、被迫逃離家園的難民兒童,以及生活在偏遠或貧困地區、無法獲取基本公共服務的年輕人,電子通信對他們來說更是遙不可及。”芮心月在闡述這些嚴峻的現實數據時,擔憂溢於言表。但她同時認為,創新可以成為解決這些問題的金鑰匙,“借助創新科技催生的新手段與工具,有望為下一代的生活帶來積極改變。事實上,很多新技術、新手段已經在全球范圍內開始實踐”。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培育下一代,教育是重中之重。兒基會正致力於通過科技手段助力下一代教育。芮心月表示:“我們與微軟公司和劍橋大學正在共同開發名為‘學習護照’的數字化平台,幫助因為沖突而中斷教育的兒童與年輕人獲得持續教育的機會。”2017年,全球有3000萬兒童不住在出生國,其中有約1200萬是難民﹔此外,還有數百萬兒童已經受到了跨國移民的影響。“學習護照”項目將在難民、移民與國內流離失所人群較多的國家進行試點。此外,在吉爾吉斯斯坦、哥倫比亞、剛果民主共和國、巴西和毛裡塔尼亞等國家和地區,兒基會還使用高清衛星圖像和深度學習技術來定位每一所學校,採集實時數據,分析其網絡連接的質量。這樣做的最終目標,“是建立衡量社會進步的諸多可視化、多維度的指標,確保獲取信息資源的機會優先分配給需求最迫切的地方”。

  傳染病一直是世界醫學的難題,尤其在欠發達國家,由於醫療條件落后,更是對生命和生活的極大威脅。對此,芮心月表示,通過大數據手段可以有效防控傳染病。“如果我們共同行動,通過使用包括大數據在內的數據技術來預測傳染病的傳播和蔓延趨勢,就能夠及時反映、從而減輕疫情的影響。”她舉例說,通過公共交通、衛生和企業等公共和私營部門的數據,如移動通信位置數據、旅行等軌跡變化數據,以及社交媒體關鍵詞等數據,建立實時的分析平台,能夠極大地提高傳染病防控的反應速度。

  “在非洲一些國家暴發埃博拉、寨卡病毒和登革熱等傳染病時,兒基會與科技企業共同開發的技術平台‘魔法盒子’發揮了巨大的作用,為政府公共衛生部門、聯合國機構和非政府組織做好疾控工作提供了幫助。”如何做好傳染病的科技防控?芮心月介紹說,“魔法盒子”平台基於學術機構、私營部門和開源數據,通過收集、整合、分析並展示實時數據信息,運行傳染病防控模型,從而預測特定疾病在時間空間等維度上傳播的發展趨勢。“這項技術已經應用於2013年至2015年暴發的哥倫比亞登革熱的預測防控以及寨卡疫情的可視化”。

  在兒基會與科技企業的合作研發項目之外,兒基會還專門設立一個創新技術局,提供小規模的支持基金,與在各領域為兒童探索創新技術的科技初創企業展開合作、提供支持。“此項支持基金對包括區塊鏈、無人機、數據技術在內的幾大前沿科技領域都高度關注,定期征集方案,進行篩選后尋求合作。”芮心月說,支持基金運行的最終目標是能在兒基會項目執行的多個領域中實際應用,行之有效地拓展項目成果,或解決項目技術難點,讓更多兒童受益。“例如在區塊鏈技術方面,創新技術局就幫助了一個基於區塊鏈技術的Boost網絡公益平台。”芮心月介紹,這個平台鼓勵青年科技人才的加入,當他們參與完成有一定社會效益的項目,例如針對兒童、女性及弱勢群體的需求提供技術解決方案,就可以獲得一定基於區塊鏈的積分等虛擬獎勵。這個獎勵可以用於換取技術導師的幫助、創客空間及孵化器的支持等,還可以用於優先報名一些學習技能和拓展人脈的研討會。

  中國近年來在科技研發方面的投入與日俱增,兒基會在創新方面與中國開展積極合作。“我們正與中國的大學和私營部門等合作伙伴探索合作機會,共同開發科技解決方案,如使用人工智能聊天機器人宣傳知識、收集反饋及衡量項目影響等。”芮心月強調,兒基會希望繼續加強與中國科技企業的合作,建立伙伴關系,利用后者的數字化平台、前沿的數據安全與人工智能技術,進一步優化中國及“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諸多項目,並為其制定更高效的實地技術解決方案。“我們的世界充滿了無限的可能,當國際組織、政府、企業與年輕人共同攜手,我們就一定能夠通過技術創新為世界帶來改變,為所有人以及下一代創造美好的明天。”

   (光明日報大連7月3日電 記者張斐曄 吳琳 劉勇)

(責編:栗翹楚、楊曦)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