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經濟·科技>>2019經濟_國新窗口看發展

數說新疆:亮麗答卷寫在天山南北

2019年08月02日09:17 | 來源:新疆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亮麗答卷寫在天山南北

□本版圖片及數據均來自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新疆專場新聞發布會

□制圖/新疆日報視覺中心張永

70年櫛風沐雨,70年團結一心,70年砥礪奮進,70年共繪畫卷。

新中國成立70年來,新疆與祖國同奮進、共成長,走上了一條發展進步、繁榮昌盛的康庄大道。在中國共產黨的正確領導下,在全國人民的大力支持下,新疆各族人民共同團結奮斗、共同建設美好家園,經濟建設和各項社會事業取得了舉世矚目的輝煌成就,交出了一份亮麗的答卷。

最有亮度的答卷:經濟躍上新台階

盛夏時光,暑意正濃。升級改造后的烏魯木齊市五一星光夜市,已成為市民休閑娛樂的“深夜食堂”和疆內外游客的網紅“打卡點”。

烤肉、涼皮、米腸子、面肺子、和田烤蛋、酸奶粽子……琳琅滿目的新疆特色小吃,讓很多游客感到,新疆的夜晚很愜意。由旅游業撬動的社會消費,正為經濟增長注入強大動力。

70年來,新疆大地曙光升騰,萬物成長。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新疆在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路上,馳而不息,砥礪前行,經濟建設連上台階,全區綜合實力顯著增強。

數字是最好的佐証:1952年,全區生產總值僅為7.91億元。2018年,這個數字是1.2萬億元,增長了200倍。也就是說,扣除物價上漲因素,如今全區勞動者不到6小時創造的財富量,就超過了1952年一年的總量!不只是總量提升,在所有細分領域,經濟筋骨都在不斷變強。

70年來,發展讓新疆生機奔涌、日新月異。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和現代化裝備水平大幅提高,靠天吃飯成為歷史﹔工業生產從無到有,形成了門類齊全的現代工業體系﹔基礎設施建設突飛猛進,城鄉面貌發生滄桑巨變,天塹變通途,舊貌換新顏。

70年來,開放讓新疆聯通內地、擁抱世界。特別是近年來,新疆發揮區位優勢,抓住共建“一帶一路”的重大歷史機遇,著力擴大對內對外開放,全力把新疆打造成絲綢之路經濟帶核心區和我國向西開放的門戶。世界舞台上,中國新疆的影響力越來越大。

一望無垠的草原、浩瀚無邊的沙漠、四季冰封的雪山……令人魂牽夢縈的新疆,正在不斷釋放穩定的紅利。國內外游客紛至沓來,“新疆是個好地方”品牌越來越響亮。僅2018年,全區接待國內外游客就超過1.5億人次。

最有溫度的答卷:惠民暖陽布德澤

每到傍晚時分,巴楚縣阿納庫勒鄉果勒買裡村就像過節一樣熱鬧。村民扶老攜幼走出舒適的安居房,在村裡的濱河體育文化公園休閑游玩,在廣場載歌載舞,歡笑聲久久回蕩。現在,這已是南疆農村常見的休閑生活場景。

在天山南北,民生畫卷色彩斑斕。伊寧市喀爾墩鄉東梁村安居房排列整齊,蔬菜大棚綠意盎然,孩子們在附近的幼兒園和學校快樂成長,生病了可在家門口的村衛生室或鄉衛生院就診。

伴隨經濟快速發展,新疆各族群眾生活有了歷史性改善——城鄉居民收入大幅增長,家庭財產明顯增多,生活條件越來越好,社會保障體系日益完善,扶貧開發效果顯著,人民生活正闊步邁向全面小康。

新疆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緊貼民生推動發展,公共預算支出連續多年70%以上用於保障和改善民生,就業、教育、醫療、社保等九大惠民工程持續推進,發展實實在在落實到了改善民生上,落實到了惠及當地上,落實到了增進團結上。

零就業家庭動態清零,全民健康體檢持續推進,農村學前三年免費教育實施,大病保險制度建立,城鄉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應保盡保,高寒邊遠山區農牧民結束了沒有電、沒有自來水、交通封閉的歷史……黨的惠民政策如陽光普照新疆大地,一批涉及群眾切身利益的民生難題得到有效解決。新疆各族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斷提升,並轉化為推動社會改革進步的強大動力。

最有厚度的答卷:社會事業大跨步

7月4日,當陽光剛剛洒在伽師縣江巴孜鄉尤庫日尕勒村的鄉間小路上,5歲的阿布都扎依爾·吐爾遜背上小書包,奔向幼兒園。

2018年,新疆學前幼兒園入園率已達95.95%、小學學齡兒童入學率達99.91%。經過70年的發展,新疆已基本實現九年義務教育全覆蓋、南疆3年學前教育和12年基礎教育全覆蓋。而解放初期,新疆學齡兒童入學率不足20%,文盲率高達90%。

新中國成立以來的70年,也是新疆社會事業從弱到強的70年。

在黨中央的堅強領導下,新疆堅持把社會事業放在突出位置,以經濟發展帶動社會事業進步,從解決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入手,攻堅克難,砥礪奮進,加快完善公共服務體系,積極促進社會公平正義,全力推進教育、衛生、文化等領域發展,讓發展成果惠及各族群眾。

在新疆藝術劇院木卡姆藝術團,得益於自治區對各民族優秀傳統文化保護和傳承的高度重視,藝術團每年都有一批演職人員可以去內地一流音樂學府深造,提高創新創作水平。《木卡姆的春天》《木卡姆印象》等曲目已經代表新疆走上了北京、上海甚至更廣闊的舞台。

在昌吉市中山路街道丁香社區,已基本建成的四級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正在以豐富的精神文化生活,春風化雨般滋潤著各族群眾的心田。

最有廣度的答卷:同心共筑中國夢

如今,各族群眾結對認親,成為天山南北最動人的畫面。當“民族團結一家親號”列車滿載真情,穿梭往來,一座座交往交流交融的“連心橋”如彩虹般飛架天山南北。各族干部職工從“走下來”到“沉下來”再到“住下來”,從“住村裡”到“住家裡”再到“住進群眾心裡”。

自治區成立以來,全面貫徹黨的民族政策,發展和鞏固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新型社會主義民族關系,使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理論根基越扎越深、實踐根基越打越牢,中華民族共同體的根基更加堅實、紐帶更加牢固。習近平總書記“像石榴籽那樣緊緊抱在一起”的殷切期望正變為現實。

尤良英十余年不離不棄幫助維吾爾族兄弟脫貧致富的故事廣為傳頌,庫爾班·尼亞孜十幾年如一日,在孩子們心中播下民族團結的種子……一個個模范、一個個榜樣成為引領新疆人崇德向善、團結奮進的精神坐標。

“你到我家吃月餅、我到你家吃馓子”成為節日裡動人的場景,“民族團結大院”裡傳來陣陣歡笑聲,每個人的心中涌動著暖流,眼中流露出真情。各族兄弟姐妹在交往交流交融中情同手足、親如一家。

今日之新疆,各族干部群眾手足相親、守望相助、心靈相通、共擔風雨,將民族團結視為共同價值追求,個個爭做民族團結好事,人人爭當民族團結模范,民族團結之花常開長盛。

今日之新疆,“五個認同”“三個離不開”成為各族兒女的躬身實踐,各族干部群眾共居、共學、共事、共樂,鑄牢維護社會穩定和長治久安的銅牆鐵壁,凝聚起同心共筑中國夢的強大力量。

在歷史的長河中,70年的時光如白駒過隙﹔在歷史的卷軸中,70年的跨度又足以展開一幅絢爛的圖景。

我們堅信,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新時代黨的治疆方略,新疆這艘航船,必將破浪向前,行穩致遠。(記者袁蕾 隋雲雁 趙春華 李楊)

(責編:栗翹楚、楊曦)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