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經濟·科技

中美經貿摩擦對中國經濟影響可控

仇莉娜
2019年08月07日08:03 | 來源:中國經濟網
小字號
原標題:中美經貿摩擦對中國經濟影響可控

  ○ 美國舉起關稅大棒,並將中國列為“匯率操縱國”,意圖升級經貿摩擦,這不僅無助於解決其國內經濟、政治和社會面臨的問題,反而會給美國帶來負面影響

  ○ 美國挑起的經貿摩擦將破壞現有高效的全球價值鏈、產業鏈和供應鏈,危害全球經濟秩序,導致全球范圍內資源配置的低效率,並加大世界經濟的下行風險

  8月6日,由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主辦的“貿易戰沒有贏家——中美經貿關系研討會”在北京舉行。與會專家學者表示,貿易戰沒有贏家,中美經貿摩擦對中國經濟影響可控,中國在持久戰中耐力更強。美方挑起貿易戰損人不利己,並給世界經濟造成危害。

  美升級摩擦將付出更多經濟代價

  美國再次出爾反爾,舉起關稅大棒,並將中國列為“匯率操縱國”,意圖升級經貿摩擦,這不僅無助於解決其國內經濟、政治和社會面臨的問題,反而會給美國帶來負面影響。與會專家認為,由於3000億美元中國輸美商品清單中大部分是消費品,包括手機、電腦、玩具、塑料、家具等,這些商品可替代性較低,對其加征關稅勢必會提高消費者的生活成本,因而新一輪的加征關稅對美國自身損害會進一步擴大。

  美國以貿易逆差為由挑起對華經貿摩擦,然而1年來,美國對中國的貿易逆差沒有減小,反而在擴大。商務部研究院對外貿易研究所所長梁明表示,2018年美國的貨物貿易逆差將近9000億美元,是美國建國以來的最高值,今年前6個月美國的出口下降了1%,貿易逆差增長了3%,如果美國繼續揮舞關稅大棒,美國的逆差還會持續擴大。

  商務部研究院對外貿易研究所研究員梅新育表示,此次美方威脅加征關稅的3000億美元中國輸美商品,大部分是生活消費品,這樣一來很可能推高通貨膨脹水平,並改變美國PPI高於CPI的格局,使工業企業利潤進入下行周期。此外,隨著中美經貿摩擦的升級,國際市場油價可能大幅下跌,這將使美國高負債的頁岩油氣公司面臨巨大風險,對美國金融市場產生強烈沖擊。

  商務部研究院西亞非洲研究所所長張建平也認為,對中國輸美商品新一輪加征關稅后美國的通貨膨脹水平會逐漸顯現出來,美國企業的盈利能力和市場盈利的預期都會逐漸下降,美國的進口商和居民將必須要承擔由此帶來的成本。

  貿易戰拖累世界經濟增長

  中美兩個大國之間的貿易戰,將對整個世界經濟格局產生深遠影響。與會專家認為,制造業在全球的布局是以各國的比較優勢為基礎的,美國無視國際貿易理論常識而挑起經貿摩擦,將破壞現有高效的全球價值鏈、產業鏈和供應鏈,並且危害全球經濟秩序,導致全球范圍內資源配置的低效率,並加大世界經濟的下行風險。

  中國國際貿易學會副會長李鋼表示,美方這種開歷史“倒車”的行為,徹底打破了已形成的全球價值鏈、產業鏈、供應鏈。這“三鏈”本身的形成是由當今的國際分工格局所決定的,在這個分工當中,中美兩國居於相應的地位,本身是互惠互利的經貿關系,這種本質的經貿關系並不會因為美方發起的貿易戰而改變,但是美方所採取的對華產品替代,意圖使當前的產業鏈斷裂,這種行為違背市場規律、經濟規律、國際經貿關系規則,將導致世界經濟的低效率。

  當前國際貿易的數據也証明了李鋼的觀點。梁明表示,今年上半年韓國出口總額下降了8.5%,日本出口總額下降近5%,許多國家的貿易都因緊張的國際貿易形勢而有所下降,這是自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以來的罕見情況。商務部研究院世界經濟研究所所長梁艷芬分析,美國加征關稅會使全球GDP下降0.5個百分點,損失額約達到4550億美元,這無疑對當前增速放緩、風險增大的世界經濟更加不利。

  此外,美國的政策嚴重破壞國際經貿規則,給世界經濟的有序運行造成阻礙。對外經濟貿易大學中國WTO研究院院長屠新泉表示,美國開展的一系列對華貿易限制措施公然違反了世貿組織規則,打破了各國不以國家安全為理由限制貿易的默契,濫用長期以來臭名昭著的單邊主義措施“301條款”等貿易限制措施,給世貿組織的運行造成了極大的負面影響。張建平也認為美國的做法危害全球的經濟秩序和規則,他說:“現在所有在全球價值鏈上有商業關系的企業、國家,都不知道自己下一步應該怎麼去做生意,怎麼去投資,這都是美國政策帶來的極端負面的影響。”

  中國在持久戰中耐力更強

  美國對中國加征新一輪關稅,對中國的經濟影響可控。專家們認為,貿易戰是沒有贏家的,但中國在持久戰中的耐力更強。中國不懼貿易戰,將堅定不移捍衛國家的核心利益。

  梁明帶領他的團隊一直在分門別類跟蹤研究貨物貿易。他表示,美國加征關稅的中國輸美商品,由340億美元到2000億美元,再到3000億美元,其可替代性越來越低,特別是3000億美元中國輸美商品,其中100%需要從中國進口的有57項,90%至100%需要從中國進口的有214項,80%至90%需要從中國進口的有202項,大量商品需要從中國進口,其他國家對中國的替代作用很難實現,即便加征關稅,美國依然需要從中國進口。從數據來看,中國的第一大貿易國地位並沒有因中美經貿摩擦而受到影響。2018年美國對中國進口增長了5.6%,今年一季度增長了1%,美國從中國的進口下降程度偏小,相反中國從美國的進口下降程度更大。他表示,今年上半年,中國出口略增長0.1%,貿易總額比美國多出1017億美元,出口比美國高出3475億美元,依然是全球第一大貿易國。通過推演可以得出,即使美國對全部中國輸美商品加征關稅,中國對美國年出口額最多可能下降1600億美元,下降額度可控。

  梁明表示,從中國輸美商品的結構來看,中國對美國市場的依賴較小。中國對美國出口商品的集中度非常高,主要集中在手機、電腦類商品上,如果排除這些商品,中國對美國市場的依賴程度是非常低的。對所有中國輸美商品的出口佔比的分析顯示,這些商品中100%需要出口到美國市場的隻有15項,90%至100%需要出口到美國市場的隻有13項,80%至90%需要出口到美國市場的為11項,即便是50%至60%需要出口到美國市場的也僅有71項,純粹依賴美國市場的商品很少。從中國經濟結構來看,中國的制造業主要依靠內需。中國所有制造業企業中隻有13%用於出口,而87%用於內需,其中出口部分美國所佔比例僅有2%,因而中美經貿摩擦對中國經濟影響可控。

  商務部研究院院長顧學明也表示,中美經貿摩擦對中國經濟的影響是可控的,由此導致的中國產業對外轉移也是完全可控的。中國作為唯一一個產業門類齊全的國家,制造業的比較優勢依然突出,依然是絕大多數外資企業,特別是制造業投資的首選國。“美方的極限施壓、恐嚇和訛詐,對中國不會起到任何作用,在重大原則問題上,我們會堅定不移捍衛自己的核心利益,一寸也不會讓。”顧學明說。

(責編:邢鄭、庄紅韜)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