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經濟·科技

中國開放加碼 激發全球經濟新動能

記者 班娟娟 王文博 北京報道
2019年09月09日08:25 | 來源:經濟參考報
小字號
原標題:中國開放加碼 激發全球經濟新動能

  當前,全球經濟面臨下行壓力,中國經濟仍彰顯巨大韌性和潛力,在不斷積累新動能的同時,正在全方位開放中加速與世界的創新合作。

  在剛剛結束的中國發展高層論壇專題研討會上,來自政府的高層領導、全球商界領袖、國際組織、中外學者對中國經濟前景和巨大的市場空間持樂觀態度,認為中國近兩年有條件保持6%以上的增速,2020年后經濟增量依然是全球最大。中國更大力度的改革開放舉措,以及持續推進的創新和產業升級,在不斷釋放中國經濟增長潛力的同時,也將為世界經濟注入新的活力和潛力。

  中國經濟彰顯巨大韌性和潛力

  面對復雜多變的國際經濟形勢,中國經濟仍然保持穩中有進的發展態勢,彰顯巨大的韌性和潛力。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副主任、國家統計局局長寧吉喆介紹,今年上半年,國內生產總值同比增長6.3%,經濟增速在主要經濟體中位居第一。不僅如此,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持續推進,需求拉動協調性明顯增強,產業升級步伐穩步加快,創新驅動力不斷增強。我國2019年全球創新指數排名躍居世界第14位。

  中國經濟韌性也得到不少外資企業認同。“中國是我們最重要的市場之一。過去13年我們投資了50億美元。”KKR集團全球合伙人兼大中華區總裁楊文鈞表示,中國有著最龐大的千禧一代人群,消費潛力巨大﹔中國產業技術和基礎設施不斷升級,一些非常了不起的中國公司比如阿裡巴巴、騰訊等,在人工智能、物聯網、大數據等領域已經在引領趨勢發展。

  對於中國未來經濟增長的動力和空間,清華大學中國經濟社會數據研究中心主任許憲春認為,中國經濟發展最重要的是潛力和創造力。充分發揮地方政府和企業的積極性可能會產生無窮的創造力。

  “我國最近兩年依然有條件保持6%以上的經濟增速,2020年后經濟增量依然全球最大。”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副理事長劉世錦表示,中國經濟下一步的增長動力還來源於低收入群體的收入增長。如果中國中等收入群體實現倍增目標,也就是從目前的四億人增長到八億至九億人,將會為中國經濟提供直接的增長。

  “通過一系列舉措真正提升中等收入群體收入和社會保障,通過改革不斷釋放增長潛力和提升增長效率,中國不但會保持自己增長的韌性,保持穩健的增長,還會為全球經濟注入更多的活力、潛力,帶來更多的穩定性。”敦和資產管理有限公司首席執行官張志洲說。

  高水平開放加快釋放紅利

  過去40年,中國從相對封閉的經濟體不斷擴大開放,融入到世界經濟體系中,取得了巨大成就。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隆國強指出,特別是在過去六年時間裡,我國提出了“一帶一路”倡議,先后建立了數個自由貿易試驗區,在開放領域採取了大力度的舉措。

  “當下中國經濟的開放是全面開放、制度型開放和自主開放。”隆國強說,自主降低進口關稅水平,從9.8%降到7.5%,開放了大量外商投資新領域,創造性地舉行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提出“一帶一路”倡議,積極參與WTO改革,充分彰顯了中國作為一個負責任的大國,致力於推動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

  寧吉喆表示,下一步,中國將進一步推進高水平開放,發展更高層次的開放型經濟。

  關於具體開放舉措,寧吉喆透露,一方面,將扎實推進共建“一帶一路”,以貿易、投資、金融等領域合作為依托,以推進重大項目合作為突破,積極推進高效暢通的國際大通道建設,合作打造“六廊六路多國多港”主骨架,促進中國與發達國家雙向貿易、投資和第三方市場合作。另一方面,將進一步放寬市場准入,打造國際一流營商環境。全面落實2019年版外資准入負面清單和鼓勵外商投資產業目錄﹔抓緊制定配套法規,確保外商投資法於明年1月1日有效施行﹔持續推進在政府採購、標准制定、資質許可等方面一視同仁,落實外資企業同等待遇。

  中國還在採取措施促進形成強大的國內市場,以持續增大對外資的吸引力。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員張燕生表示,我們做好內需市場,也會吸引全球的研發投資、技術投資、信息投資等大規模進入中國。

  中國的開放舉措得到外資公司的普遍認可。“在過去40年,可口可樂在中國投資超過了130億美元。”可口可樂全球副總裁馬修·埃科斯說,最新的外商投資法得以推動,很快就會實行,還有新自貿區建立等一系列開放舉措正在路上,更加堅定了可口可樂在中國發展的決心。

  與會嘉賓認為,中國的開放正不斷加速,將會給中國經濟、區域經濟乃至全球經濟的發展帶來更為積極的影響。

  創新合作為世界經濟注入新動力

  開放、合作、創新將為中國以及世界經濟增長注入強勁動力。

  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副院長黃益平表示,低成本優勢在中國已經消失,現在要做的是通過創新和產業升級來支持和促進經濟發展。目前中國創新和新產業發展勢頭良好,但“僵尸企業”仍未得到快速有效地解決,未來仍需進行制度性、結構性改革,來支撐長期的經濟改革和增長。如果改革穩步進行,中國經濟就能以健康的水平繼續發展。

  從世界經濟來看,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創新發展研究部研究員呂薇認為,經濟全球化促進了創新要素在全球的流動,推動了全球范圍內的開放與合作創新。全球創新合作加快了新技術的研發、應用和擴散,提高了創新效率。要構建一個競爭多元、合作、兼容的國際創新體系。

  “由於全球化發展,以及投資、貿易、人文和科技交流等,發達國家的很多知識能夠外溢到發展中國家來。中國過去40年的發展正是得益於此。”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院長樊綱指出,目前全世界仍存在巨大的科技鴻溝,要進一步發展國際創新合作,要促使發展中國家更快地發展,在創新能力、科技水平、科研體系方面縮短和發達國家的差距。

  “在新的全球創新浪潮和產業革命中,沒有哪一個國家能完全佔支配和主導地位,大家需要合作才能共享繁榮。”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副理事長盧邁說。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王一鳴也表示,當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全球治理變革,使經濟全球化處在調整和重塑歷史關口,世界各國都需要適應新趨勢,自我調適並協調彼此利益,共同打造一個更加開放包容、普惠平衡、公正共贏的“全球化升級版”,才能攜手應對挑戰,共享機遇和繁榮。

(責編:楊曦、庄紅韜)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