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經濟·科技

麻辣財經:中國的城市,為啥沒有貧民窟?

2019年09月17日10:37 | 來源:人民日報中央廚房
小字號

麻辣財經

  昨天,麻辣財經《中國發展幾十年,為何沒出現過經濟危機?》的文章推出后,被各家網站和手機端廣為轉載,很多網友的留言發自肺腑,觀點非常棒!麻辣姐感覺必須要分享一下:

  “中國沒有發生經濟危機,取決於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社會主義制度。”

  “宏觀調控是國家穩定經濟發展的適時手段。國家上下一盤棋,才能做到有序發展。”

  “改革開放設計得好。”

  “中國人民吃苦耐勞,以國家利益為重。”

  “科學應對。”

  還有網友叮囑:中國還是發展中國家,成就巨大但短板也不少,一定要實干興邦。

  說得特別好!

  今天麻辣財經推出的這篇文章,也是探討中國發展之路的,這個現象確實值得關注。

  前不久,麻辣姐的一位朋友去了趟巴西和阿根廷。談起旅行期間的見聞,這位朋友說,印象最深刻的就是裡約熱內盧的貧民窟,密密麻麻、層層疊疊建在山腰之上,就像一塊塊瘡疤。而不遠處,則是高樓林立的現代化都市和風景秀美的旅游景點,猶如兩個世界。

  巴西的貧民窟。

  朋友提出想到貧民窟參觀一下,當地的陪同人員連連阻止,說這裡的治安太差,普通人進去“非常危險”。

  通常貧民窟的定義是,惡劣的住房條件,不衛生的環境,犯罪率高和吸毒盛行的窮人避難所。

  很多發展中國家甚至發達國家,在城鎮化進程中都出現了貧民窟現象。這些貧民窟大多位於城市周邊,有的甚至與鬧市區僅一牆之隔。貧民窟,似乎成為不少國家發展過程中逃不掉的“詛咒”。

  貧民窟是怎樣形成的?專家認為,大量農村人口迅速向城市遷移,而城市又無法接納這麼多人口的涌入,是貧民窟形成的主要原因。

  然而,新中國成立70年來,中國經歷了世界歷史上規模最大、速度最快的城鎮化進程,也出現了大量農村人口向城市遷移。到2018年末,我國常住人口城鎮化率達到59.58%,比1949年末提高47.94個百分點,年均提高0.69個百分點。特別是改革開放之后的40年,基本上每年都是以一個百分點的速度增長。

  發展速度如此之快,越來越多的農村人口進入城市,在其他國家城市中常見的“貧民窟”,卻沒有在中國出現,這個現象值得深思。麻辣財經採訪了有關專家,一起來聽聽他們的分析和看法。

  農民工進城的路暢通,“回鄉”的路也暢通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農村研究部部長葉興慶,曾經觀察過拉美、印度等地的貧民窟現象。“確實與這些國家的土地私有化制度高度相關。以拉美國家為例,一些小規模農場因為經營失敗而破產,農民買賣土地非常頻繁。這些農民失去了土地,隻能大量涌入城市,受自身條件和經濟發展水平的制約,在城市裡大多隻能從事低端產業,在城市周邊低成本生活,久而久之就形成了大片的貧民窟。”

  清華大學中國農村研究院副院長張紅宇分析,中國城鄉結合部沒有貧民窟,得益於黨中央、國務院對城鎮化問題高度重視,走出了一條有中國特色的新型城鎮化道路。

  我國的新型城鎮化,是與工業化、信息化、農業現代化同步推進的,有強大的制造業和實體經濟作為支撐。農民工進城務工呈現出一種合理有序的流動,比如從勞務輸出大省到用工需求大省的流動,從農村到城鎮的流動等。

  “更為關鍵的一點,就是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的優勢。我們堅持農村土地集體所有,農民享有土地的承包權和經營權。‘大國小農’是我國的基本國情,盡管農戶戶均經營規模不算大,但始終有一塊承包地作為保障。這樣一來,農民工進城的路暢通,回鄉的路也暢通。”張紅宇說。

  比如,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和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對我國經濟造成很大影響,當時很多農民工返鄉,卻並未對社會穩定造成顯著影響。這都得益於我國實施的農村土地制度和基本經營制度,發揮了蓄水池和穩定器的作用,確保了我國社會的總體穩定。

  “咱人雖然在外面打工,老家的地肯定不能丟,不管耕地還是宅基地,那就是庄戶人的根啊。”從河北邯鄲農村來北京打工的農民工張發治說,自家弟兄兩個,加上父母的耕地一共十來畝,這幾年都流轉給了村裡的種糧大戶,每畝地的流轉費用一年七八百元。

  張發治先后在青島、北京等地的工廠和工地打工,每個月能有四五千元的收入。但也有工廠不景氣失業的時候,每當遇到這種情況,張發治就無比慶幸老家還有幾畝耕地。“啥時候年紀大了、干不動了,或者有啥好的項目可以返鄉創業,我就和家裡人一起回農村老家。”

  武漢大學社會學院院長賀雪峰認為,中國保留農民返鄉退路的體制,是防止中國出現大規模貧民窟的關鍵因素。正是存在返鄉退路,農民進城如果立不住腳,就不願意待在城市漂泊,而會返回農村。“農村有一個明顯的功能,就是社會保障功能。農村要為中國8億多農民保底,當他們在城市裡面立不住腳,隻要還可以退回農村去,他就心中不慌。這是一種保護型的社會機制,帶有很強的福利和保底性質。”

  推進以人為核心的城鎮化,為農民在城市扎根創造條件

  也有人質疑,中國的城市雖然沒有貧民窟,但也有“城中村”和棚戶區,老舊小區就更多。這些房子也挺破的,它們跟“貧民窟”有啥區別?

  在採寫這篇文章時,麻辣姐們也進行了深入探討,感覺中國城市裡的“破”房子,無論是從成因和居住對象上,都與國外的貧民窟有本質區別。

  國外貧民窟的形成,是大量農村人口迅速向城市遷移,而其中的一些人既無法在城市立足,又無法返回農村,走投無路隻能城市邊緣掙扎,貧民窟成為他們的棲身之所。

  而中國城市的棚戶區,最早是一些礦區、林區等企業搭建的簡易房,居住者大都是企業的職工﹔“城中村”是因為城市發展太快,把一部分農村“包圍”了。房主是當地農民,把房子出租給外來務工人員﹔而很多老舊小區,則是當年單位分的福利房,住在一起的都是單位同事。

  也就是說,這些“破”房子不是在城鎮化進程中“冒”出來的,基本上都是年久失修,屬於歷史遺留問題。從居住對象來看,都是原來的職工或外來務工人員,都有正當職業和勞動收入。這是與國外貧民窟的本質區別。

  2008年,中共中央啟動保障性安居工程,重點是對國有林區(場)棚戶區(危舊房),國有墾區危房,以及地方煤礦棚戶區,加快改造步伐。“棚戶區改造是彌補歷史欠賬的民生工程,也是推進新型城鎮化的重要途徑,要積極加以推進,切實改善城鎮住房困難家庭的居住條件。”2018年10月,李克強在國務院常務會議上強調。

  與其他發展中國家相比,我國的城鎮化道路明確提出,要堅持以人為本,實施以人為核心的城鎮化為核心、以提高城鎮化質量為導向的新型城鎮化戰略。

  “以人為核心,就是要讓進城的農民工進得來、留得下。”在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發展研究所研究員李國祥看來,我國實施的一系列新型城鎮化政策措施,有效避免了貧民窟問題的發生。

  近年來,在推進新型城鎮化過程中,我國著重解決好“三個1億人”問題:促進約1億農業轉移人口落戶城鎮,改造約1億人居住的城鎮棚戶區和城中村,引導約1億人在中西部地區就近城鎮化。

  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顯示,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新型城鎮化建設取得重大進展,截至2018年,大約有9000多萬農業轉移人口在城鎮落戶。2013—2017年,全國棚戶區改造累計開工2645萬套,通過城中村改造推動1200多萬農民就地轉為市民。

  “我從職業技校畢業之后就來無錫打工了,工作在這,家人和朋友也都在這裡,結婚、生子、買房都在無錫,我現在應該算是‘新無錫’人了吧!”35歲的程雷來自河南農村,在無錫生活了13年。受益於無錫的積分落戶政策,2013年,程雷貸款買了一套70多平方米的房子,把戶口從河南老家遷到無錫,實現了從農民到市民的身份轉變。

  “有了無錫戶口,孩子將來上學會享受到更優質的資源。” 程雷想得很長遠。

  “推進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要不斷提高城鎮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水平,實現城鎮基本公共服務常住人口全覆蓋,為農民工真正融入城市提供多重保障,而不是盲目追求城市建設的速度和人口轉移的數量。” 李國祥強調。

  “農民進城關鍵要解決四個問題,就業、住房、教育、社會保障。” 張紅宇說,近年來各地都在積極探索,如何讓進城落戶的農業轉移人口更好融入城市。有些城市給農民工提供公租房,或者給農民工購房提供相關補貼,努力推進城鎮基本公共服務的均等化,可以說這些政策都很好地促進了農民在城市裡扎根,讓他們變為“新市民”。

  相關戶籍制度改革,也在有序推進。今年4月,國家發改委發布了《2019年新型城鎮化建設重點任務》。文件明確,城區常住人口100萬—300萬的大城市,今年要全面取消落戶限制﹔300萬—500萬的大城市,要全面放開放寬落戶條件,並全面取消重點群體落戶限制。

  這意味著,更多的城市大門向農民工敞開,新型城鎮化的質量將進一步提升。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推動城鄉融合發展

  其實,站在全局和戰略高度來看,消除貧民窟問題的背后,映射出的是我國對於工農關系、城鄉關系的深刻認識與正確把握。

  今年6月,《求是》發表了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屆中央政治局第八次集體學習時的講話,麻辣姐推薦大家好好讀一讀。

  講話特別提到,沒有農業農村現代化,就沒有整個國家現代化。在現代化進程中,如何處理好工農關系、城鄉關系,在一定程度上決定著現代化的成敗。

  從世界各國現代化歷史看,有的國家沒有處理好工農關系、城鄉關系,農業發展跟不上,農村發展跟不上,農產品供應不足,不能有效吸納農村勞動力,大量失業農民涌向城市貧民窟,鄉村和鄉村經濟走向凋敝,工業化和城鎮化走入困境,甚至造成社會動蕩,最終陷入“中等收入陷阱”。這裡面更深層次的問題是領導體制和國家治理體制問題。

  那麼,我國作為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社會主義國家,是怎麼處理工農關系、城鄉關系的?

  新中國成立后,在當時的歷史條件和國際環境下,我們自力更生,依靠農業農村支持,在一窮二白的基礎上推進工業化,建立起比較完整的工業體系和國民經濟體系。改革開放以來,我們依靠農村勞動力、土地、資金等要素,快速推進工業化、城鎮化,城鎮面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我國廣大農民為推進工業化、城鎮化作出了巨大貢獻。

  浙江安吉美麗鄉村

  這些年,我國農業連年豐產,農民連年增收,農村總體和諧穩定。特別是幾億農民工在城鄉之間長時間、大范圍有序有效轉移,不僅沒有帶來社會動蕩,而且成為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支撐。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也要看到,同快速推進的工業化、城鎮化相比,我國農業農村發展步伐還跟不上,“一條腿長、一條腿短”問題比較突出。我國發展最大的不平衡是城鄉發展不平衡,最大的不充分是農村發展不充分。

  在現代化進程中,城的比重上升,鄉的比重下降,是客觀規律,但在我國擁有近14億人口的國情下,不管工業化、城鎮化進展到哪一步,農業都要發展,鄉村都不會消亡,城鄉將長期共生並存,這也是客觀規律。

  即便我國城鎮化率達到70%,農村仍將有4億多人口。如果在現代化進程中把農村4億多人落下,到頭來“一邊是繁榮的城市、一邊是凋敝的農村”,這不符合我們黨的執政宗旨,也不符合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這樣的現代化是不可能取得成功的!

  40年前,我們通過農村改革拉開了改革開放大幕﹔40年后的今天,我們正通過振興鄉村,開啟城鄉融合發展和現代化建設新局面。未來的城鄉將是一種自然過渡,“界線”越來越模糊。就像有人形容的那樣:城市是農村的CBD,農村是城市的“后花園”。

(責編:白宇、岳弘彬)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