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經濟·科技

麻辣財經:中國的基礎設施,為啥能世界領先?

2019年09月18日09:24 | 來源:人民日報中央廚房
小字號

  中國發展幾十年,沒有發生過經濟危機﹔中國大規模推進城鎮化,城市沒有出現貧民窟。這兩天,麻辣財經陸續推出的報道裡,主要談的是“沒有”。從百姓的內心感受來說,經濟危機和貧民窟,都不是什麼好東西,沒有最好!

  也有網友提議,前兩篇麻辣財經說了“沒有什麼”,那接下來能不能說點“咱有啥”?

  有句歌詞叫“最好的請過來,不好的請走開。”今天,麻辣財經就把這“最好的”請出來亮個相。這些好東西大家都熟悉,帶來的好處百姓也都有切身體會,就連“老外”們也常常發出驚嘆。它們有一個共同的名字,叫“中國的基礎設施”。

  最近,中國橋又一次刷屏了!

  8月27日凌晨,京雄城際鐵路跨津保鐵路連續梁,來了個“空中轉體”。兩個重4000多噸的梁體,在30米的高空旋轉近60度,73分鐘后橋面“握手”對接,合攏得嚴絲合縫!

  別吃驚!這可不是中國建設者第一次讓“巨無霸”上演“空中芭蕾”。就在一個月前,上跨京廣鐵路樞紐的河北保定樂凱大街南延工程斜拉橋完成轉體,一舉刷新轉體斜拉橋重量、跨度的世界紀錄。當時轉體梁總重8.1萬噸重,相當於國家體育場鳥巢外部鋼結構近2倍的用鋼量,讓網友直呼“請收下我的膝蓋”。

  讓人瞠目的中國橋梁,可謂中國基礎設施變化的縮影。今天,全球十座最高大橋,中國擁有8座﹔最長跨海大橋、最長公鐵兩用橋等“世界第一”都在中國。新中國成立70年來,中國橋隧挾山入海,樞紐大壩削山攔江,超高建筑拔地而起,一道道山川更近了,一座座城鎮更新了。為啥中國基礎設施就能這麼多、這麼好?百姓生活因此發生了哪些變化?麻辣姐和您聊一聊。

  世界十大高橋,中國佔8座

  “超級工程”遍地開花,“世界第一”拿到手軟

  如果乘坐飛機航拍中國,就會發現神州大地如同一部科幻大片的影棚,實時上演“變臉”絕活。

  天安門正南46公裡,北京與河北的交界處,一隻鳳凰展翅欲飛:世界上最大的單體航站樓——北京大興國際機場即將啟用。這個“巨無霸”機場,僅是由純鋼結構焊接而成的穹頂,總重量就已經達到5.5萬噸,相當於半個鳥巢的重量,但旅客們從航站樓中心到最遠端登機口,步行距離也不超過600米。

  大興機場俯瞰圖,汪洋攝

  在雲貴川三省交界處的烏蒙山東北角,一座半月型纖細拱橋凌空橫跨峽谷。全長約286米的雞鳴三省大橋,橋身中心距離赤水河面150多米高,相當於在50多層樓高的空中“搭積木”。今年年底通車后,四川省敘永縣和雲南省鎮雄縣兩個國家級貧困縣,將告別千百年來隔河相望卻不通路的歷史,開車通行時間由兩個半小時變為1分鐘!

  雞鳴三省大橋航拍

  還有,呂梁山脈的山西太原天龍山旅游公路,全長30公裡,垂直高差350米,相當於116層高樓。為了防止坡度過大引發行車危險,建設者在山頂建設了一處三層環形回旋高架橋,被網友直呼“現實版的過山車旋轉賽道”!

  今天的中國,堪稱世界級的“超級工程”比比皆是,使中國的基礎設施建設舊貌換新顏,包攬多個“世界冠軍”。

  鋼鐵動脈縱橫延伸,高速鐵路規模世界第一。新中國成立之初,全國鐵路總裡程僅2.2萬公裡,其中有一半處於癱瘓狀態。這麼多年翻山越嶺,中國織出了世界上最繁忙的鐵路網:到2018年末,全國鐵路營業總裡程達到13.2萬公裡,較1949年增長5倍﹔高鐵營業裡程約佔世界高鐵總裡程的2/3,連續多年穩居世界第一。

  公路路網四通八達,高速公路規模世界第一。新中國成立之初,我國交通運輸極為落后,8萬多公裡的道路中,有硬化路面的僅3萬公裡,人背畜馱是主要的運輸方式。上世紀80年代,“貸款修路,收費還貸”的政策創新緩解了資金缺口,激發了各地的修路熱情。到2018年末,中國高速公路總裡程14.3萬公裡,總裡程居世界第一位。

  大型港口建設加速,全球十大港口中國佔七席。新中國成立之時,碼頭泊位隻有161個,更別提大船大港。但是今天,中國港口擁有生產用碼頭泊位約2.4萬個,是1949年的148.6倍,在全球港口集裝箱吞吐量排名前十名的港口中,中國港口佔有七席。

  中國民航通聯世界,蛻變更為驚人。上個世紀50年代,中國民航隻有7條國內航線、通達國內8個城市,被視為“奢侈運輸”。如今,中國民航國內定期航班通航城市由1950年的7個增至2018年末的230個,定期航班通航機場數量由1949年的36個增至233個,真可謂“飛入尋常百姓家”大眾交通。

  西氣東輸、西電東送不斷投產,能源通道日益暢通﹔港珠澳大橋、洋山港相繼竣工,交通骨架愈發完善﹔京滬高鐵、滬昆高鐵相繼通車,高鐵網絡持續擴張……新中國成立70年來,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一系列重大基礎設施工程相繼落地,彌補了短板、打通了瓶頸,讓中國發展挺起了更有力的脊梁。

  基礎設施建設快速推進,得益於集中力量辦大事

  中國已擁有世界最長的跨海大橋、最快的高速鐵路、最大的集裝箱港口,實現了從追趕到引領的偉大跨越,背后的秘密是什麼?

  “我們最大的優勢是我國社會主義制度能夠集中力量辦大事。這是我們成就事業的重要法寶。”2016年,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科技創新大會、兩院院士大會、中國科協第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講話,給咱們揭開了謎底。

  世界上最大的水力發電站——三峽水利樞紐、世界上最大的調水工程——南水北調、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鐵路——青藏鐵路……這些中國人耳熟能詳的大項目,無一不是有賴於“集中力量辦大事”這個法寶。

  “集中力量辦大事”能夠做到全國一盤棋,集中力量保重點。

  全國一盤棋,才能把“好鋼用在刀刃上”。新中國成立之初,國家財力有限,正因為堅持集中力量辦大事,我們才在20世紀五六十年代完成了156項重大工程。1953—1977年,我國先后建設了青藏公路、武漢長江大橋、首都國際機場、京滬鐵路等重大項目,改變了中國落后閉塞的交通面貌。改革開放后,我國基礎設施建設投資一直保持了高速增長,1996—2018年,全國交通運輸業投資年均增長16.7%,這其中政府投資是主要力量。

  不僅是交通領域,全國一盤棋也讓通信網絡建設勢如破竹。中國2009年邁入3G時代,2014年底建成全球規模最大的4G網絡,2019年啟動5G商用……這樣的速度,恐怕沒有任何一個發展中國家可以媲美。

  “集中力量辦大事”能夠更好地抓重大、抓尖端、抓基本,形成推進自主創新的強大合力。中國高鐵的發展之路就是個縮影。

  高速鐵路是新學科、新技術、新材料和新工藝的集大成者,如果完全依靠自己探索,耗時長久,成本高昂,還有可能在技術上走彎路,使我們喪失發展的機遇。所以我們選擇有重點、有選擇地引進國外最先進的技術平台,通過消化吸收使之為我所用,提高自主創新的能力,形成后發優勢。

  創新階段,關門變開門,“舉國體制”顯威力。中國高鐵自主創新平台打破部門、行業、院校、企業的界限,50多個國家重點實驗室和國家工程中心、27所全國頂尖高校、500多家企業的上萬名科研人員先后參與其中,可謂眾人拾柴火焰高。

  對於高鐵創新效率,中科院院士盧強有這樣一段回憶:“採用空氣動力學措施作為高速列車輔助控制手段預研”項目,從立項到簽約僅用了一周。半年后,三所高校組成的研究小組提交報告,首次論証高速動車組受電弓的空氣阻力佔全車阻力的14%,為高速列車減少阻力、節能降耗描繪了巨大的潛力空間。又兩個月,唐山機車車輛有限公司根據該報告對高速列車的受電弓進行了初步改造,新車開上了京津城際鐵路。

  一項重大的技術創新,從基礎研究到產業化居然隻用了不到一年﹔中國高鐵更是用5年時間完成了發達經濟體30年的探索,這在其它任何經濟體都是難以想象的!

  “正是有集中力量辦大事這個法寶,中國用幾十年時間走完發達國家幾百年走過的工業化歷程,與大多數后發國家不能突破劣勢困境形成鮮明對比。”中國社科院當代中國研究所經濟室主任鄭有貴說。

  中國基礎設施又多又好,由中國國情決定,也改變中國國情

  也有不少網友有這樣的疑問,為啥這麼多“超級工程”誕生在中國?中國人是不是有“規模情結”,總是在追求最大、最高?

  這可是誤會了!中國基礎設施又多又好,是由中國國情決定的。一是有社會需求,二是有建設能力。

  “若要富,先修路。”中國人口眾多,城鎮化尚未完成,大量基礎設施建設,是經濟社會發展的內在需求。

  雲南怒江上空30米、拉馬底吊橋通了,兩岸村民再也不用依仗峭壁上的索道。“再也不用溜索出診,重病病人也可以用車送去縣醫院。大家再也不用像鳥兒一樣飛過江!”

  “現在每天有40多桌,根本忙不贏,日子真是一天比一天紅火!”500米高的懸崖上,世界最長的跨峽谷懸索橋——湖南湘西吉首矮寨大橋通車7年來,吉首與張家界、鳳凰串成了一條黃金旅游線,游客量出現井噴式增長,吉首市也終於脫貧摘帽了。

  大港口“運”來大貿易。70年前,寧波北侖還是一片荒野灘涂,舟山則是一座座小漁村。如今,寧波舟山港每天就有300多萬噸貨物吞吐,穩居世界第一大港。據世界銀行測算,集裝箱碼頭8%的產值會留在碼頭和船務公司,92%都會流向港口腹地,帶動區域經濟發展。2018年,中國沿海規模以上主要港口完成貨物吞吐量92.2億噸,是1949年的1390.6倍。大港口的蓬勃崛起,助推中國成為世界第一制造大國、第一貿易大國。

  大機場“送”來大生意。盛夏時節,台灣的蓮霧、海南的山竹、泰國的木瓜……每日10余噸的各色水果不遠萬裡“空降”陝西咸陽國際機場,西安人當日就能在家中嘗鮮。這樣的場景,中國人過去隻有在“一騎紅塵妃子笑”的傳說裡領略。研究顯示,我國機場每百萬航空旅客吞吐量,可以產生經濟效益總和18.1億元,相關就業崗位5300多個。不僅是機場,高速公路、高速鐵路,都讓國人、國貨可以隨時啟動“說走就走的旅行”。2018年,中國旅客周轉量34218億人公裡,是1949年的220.8倍,帶動包括旅游在內的服務業穩居經濟增長第一引擎。

  中國基礎設施的建設能力,則是從實踐中磨煉出來的。中國幅員遼闊,地質地貌復雜,如果不想方設法攻克難題,很多地方根本無法通路通電。

  “從跨越大江大河到穿越山谷溶洞,從穩固高寒凍土到抵御14級台風,還要兼顧保護天上的飛鳥、地下的文物……世界上沒有哪個國家的建設者,會遭遇如此復雜的設計挑戰。但破解這些世界級難題,造就了世界級工程和世界級建造隊伍,使中國成為當之無愧的基建強國。”中鐵第四勘察設計院副院長王玉澤說。

  基礎設施建設的大發展,還拉動了“中國制造”的整體升級。以高鐵為例,軌道裝備制造業的焊接精度,從建國初期綠皮車時代的20毫米升級為高速列車時代的0.01毫米,精確度提升了2000倍。如今,與交通運輸有關的機械、冶金、計算機、精密儀器等眾多產業均有了質的飛躍。

  “當年很多人對‘鐵公機’這些基礎設施建設有看法,認為沒必要搞這麼大規模。現在回過頭來看,實際上這些基礎高施真管用了。”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院長白重恩說,大規模的基礎設施建設,帶來了三個明顯的好處:吸納大量的農民工,支撐經濟高速增長,讓市場更高效、更暢通。

  “仿佛我們是在不經意間,選擇了一條最正確的路。”白重恩說。

(責編:白宇、岳弘彬)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