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經濟·科技

“數讀”工業通信業70年發展“成績單”

工業增加值增長971倍 數字經濟規模超30萬億

2019年09月20日16:00 | 來源:人民網-財經頻道
小字號

人民網北京9月20日電 (記者車柯蒙)工業是立國之本、強國之基,信息化是推動時代進步的強大引擎。今日,工業和信息化部部長苗圩在國新辦舉行的新聞發布上表示,新中國成立70年來,我國始終把實現工業化作為國家經濟建設的戰略重心,高度重視並抓住信息革命的歷史性機遇,針對不同階段的形勢任務,實施正確的發展戰略和政策舉措,中國的工業通信業發生了巨大變化。

工業經濟規模躍居全球首位

經過70年的發展,我國工業經濟規模躍居全球首位。我國已經擁有41個工業大類、207個工業中類、666個工業小類,形成了獨立完整的現代工業體系。

1992年我國工業增加值突破了1萬億元人民幣大關,2007年突破了10萬億元大關,2012年突破了20萬億元,2018年突破了30萬億元。

工業增加值從1952年的120億元增加到2018年的30多萬億元,按不變價計算增長約971倍,年均增長11%。

2018年,我們國家的制造業增加值佔全世界的份額達到了28%以上,成為驅動全球工業增長的重要引擎。在世界500多種主要工業產品當中,有220多種工業產品中國的產量佔居全球第一。

建成全球規模最大信息通信網絡

70年來我國建成了全球規模最大的信息通信網絡,光纜長度超過4500萬公裡,電話用戶總規模達17億戶,互聯網寬帶接入用戶達到4.4億戶,網民數量8.54億。

我國積極推進寬帶中國的建設和網絡的提速降費,2014年以來,固定和移動寬帶平均下載速率提升近7倍。

光纖進戶的比例達到了91%,100兆以上用戶數佔比達79.4%,世界領先。

技術創新能力大幅提升

隨著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深入實施,我國在主要領域和方向上實現了“佔有一席之地”的戰略目標,工業通信業技術創新能力大幅提升。

2017年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研發投入的強度由2004年的0.56%提高到2018年的1.06%,規模以上工業有效發明專利數達到了93.4萬件,比2004年增長了29.8倍。

我國自主研制的復興號高速列車、第三代核電“華龍一號”等都達到國際先進水平,涌現一批以華為、中車等企業為代表的領軍制造企業。

以移動通信產業為例,我國歷經“2G跟隨、3G突破”,實現了“4G同步”、“5G引領”的歷史性跨越,5G標准必要專利數量全球第一。在信息通信技術的強力牽引下,截至2018年底,我國數字經濟規模達31萬億元,佔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達到1/3。

工業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

70年來,我國工業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進一步加快,智能制造發展取得了積極成效。制造業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水平不斷提升。

截止到2019年6月,企業數字化研發設計工具普及率達69.3%﹔關鍵工序的數控化率達49.5%。

同時,開展網絡化協同、服務型制造、大規模個性化定制企業比例,分別達到了35.3%、25.3%和8.1%。

工業互聯網發展邁出堅實步伐,國內具有一定影響力的工業互聯網平台超過了50家,重點平台平均連接設備數量達59萬台。

2018年,數字經濟的規模達31.3萬億元,居全球第二位。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加快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為我國搶抓第四次工業革命機遇奠定堅實基礎。

中小企業蓬勃發展

70年來,我國的中小企業、民營企業蓬勃發展,從小到大,由弱到強,在增加就業、穩定增長、促進創新方面發揮了獨特的重要作用,作為國民經濟生力軍的作用也日益凸顯。

截止到2018年底,我國中小企業的數量超過3000萬家,個體工商戶數量超過7000萬戶,貢獻了全國50%以上的稅收,60%以上的GDP,70%以上的技術創新成果和80%以上的勞動力就業。

(責編:車柯蒙、付長超)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