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經濟·科技

沉甸甸的收獲 甜蜜蜜的幸福

劉江偉 周世祥
2019年09月29日08:44 | 來源:光明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沉甸甸的收獲甜蜜蜜的幸福

  湖南省花垣縣十八洞村擺起長龍宴。作為精准扶貧“首倡地”,十八洞村不僅成功摘掉了貧困的帽子,還成為小康示范村。新華社發

  山西省柳林縣賈家垣鄉曹家溝村村民馮探貴在收割掃帚草。2019年,曹家溝村種植掃帚草270畝,預計產量可達到14萬株左右,產值超過80萬元。新華社發

  江西省萬安縣果農在採摘成熟的井岡蜜柚。井岡蜜柚是萬安縣的特色產業,2019年蜜柚豐收,產量預計突破1800萬斤。新華社發

  在河南蘭考黃河灘區易地搬遷扶貧社區谷營鎮姚寨新村社區,居民黃玉英展示搬遷前的老房子照片。新華社發

  新中國成立之初的生活場景。

  “的確良”襯衣展示。

  改革開放初期的農村家庭和城市家庭場景。

  在貴州省遵義市播州區團結村,一群青年扶貧干部走村串戶摸底調研。新華社發

  三個家庭場景變化,濃縮了70年的民生變遷。

  新中國成立之初的20世紀50年代,一張土炕、一盞煤油燈、兩三件家具,幾乎是一個鄉村婚房的全部家當。改革開放后的80年代,一戶城市家庭內,電視、冰箱、電風扇、縫紉機成了“標配”。進入新時代,走進普通的居民住宅,寬敞的客廳,齊備的電器,處處透出幸福與安逸。

  走進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大型成就展展廳,處處都是“變”的氣息、“新”的印跡,民生改善帶給人們的幸福感,鐫刻在每塊展板上,每個時光坐標裡。

  1、民生兜底 織就一張社會保障“安全網”

  一張溫情脈脈的照片吸引觀眾駐足。

  20世紀70年代,一個農村家庭的孩子患病得到救治,周圍的人流露出幸福的笑容。這是上海市川沙縣江鎮公社“赤腳醫生”王桂珍到社員家裡送藥的情景。

  “什麼是‘赤腳醫生’?”有觀眾問。“‘赤腳醫生’是農村社員對‘半農半醫’衛生員的親切稱呼,他們利用‘一根針,一把草’緩解了廣大農村地區缺醫少藥問題。”講解員回答說。

  新中國成立之初,我國人均預期壽命隻有35歲左右,衛生機構和衛生設施少之又少,天花、鼠疫、血吸虫病等地方病、傳染病嚴重威脅著人民特別是廣大農民的健康。

  一群經過簡單培訓、沒有編制的“赤腳醫生”,憑著簡陋的醫藥設施,走家串戶,擔負起了農民的基本醫療衛生保健事業,溫暖了數億中國人的心。

  隨著時光的穿梭,“赤腳醫生”早已成為歷史名詞。“2002年10月,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建立。”“2007年7月,國務院印發《關於開展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試點的指導意見》。”“2016年2月,建立統一的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制度。”一塊塊展板,記錄下我國醫療保障體系不斷完善和創新的足跡。

  新中國成立70年來,人民群眾的健康獲得感不斷增強,一條致力於讓近14億人過上美好生活的健康中國之路正在鋪就。

  生病不愁,養老也無憂。一張黑白的照片,雖不起眼,卻標注了我國養老保險制度改革的一大步。1992年,沈陽市企業退休職工在領養老保險金時,笑容滿面。

  成效的背后是國家精准施策。1991年6月,企業職工養老保險制度改革正式啟動,探索建立起基本養老保險、企業補充養老保險和職工個人儲蓄性養老保險相結合的制度。

  2009年9月,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試點正式開始。2014年2月,統一的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制度建立。截至2018年年底,全國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參保人數已達5.24億人。

  幼有所育、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弱有所扶……民生持續改善,彰顯著黨和政府濃濃的民生情懷,提升著百姓的“幸福指數”。

  民之所望,政之所向。新中國成立70年來,一個覆蓋全民、城鄉統籌、權責清晰、保障適度、可持續的多層次社會保障體系正逐步形成,織就了一張民生保障“安全網”。2016年11月,中國政府獲得國際社會保障協會授予的“社會保障杰出成就獎”,展現出社會保障事業的大國擔當。

  2、扶助貧困 全面小康一個都不能少

  成就展上,展出了一張1979年12月鄧小平會見日本首相大平正芳的照片。那次會見,首次提出了“小康”目標。

  擺脫貧困,奔向小康,是中國人念茲在茲的共同夢想。1978年,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開啟了改革開放的光輝歷程,也開啟了我國波瀾壯闊的大規模減貧歷程。

  1982年12月,“三西”農業建設專項扶貧計劃啟動,拉開了中國開發式扶貧的序幕。

  1986年5月,國務院貧困地區經濟開發領導小組成立,專責推進有計劃、有組織、大規模的開發式扶貧。第一個扶貧改革試驗區——畢節開發扶貧生態建設試驗區正式成立。

  1994年4月,國務院印發《國家八七扶貧攻堅計劃(1994-2000年)》,這是中國第一個有明確目標、對象、措施和時限的扶貧開發行動綱領……扶貧的步伐,蹄疾而步穩。

  整齊劃一的樓房、干淨寬闊的街道、來回奔馳的汽車……展板上展出的“今日閩寧鎮”照片,很難讓人想象那裡曾經是戈壁荒灘,“空中不飛鳥,地上不長草,風吹沙礫滿地跑”。

  1996年9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啟動東西對口扶貧協作。福建與寧夏建立對口幫扶關系,將生活在“一方水土養不了一方人”的西海固地區困難群眾搬遷出來。閩寧鎮大踏步趕上了時代的腳步,實現了從“干沙灘”到“金沙灘”的鳳凰涅槃。

  目前,東西部扶貧協作已經形成東部9省市幫扶中西部14個省區市,全國支援西藏和新疆,東部343個經濟較發達縣區和中西部573個貧困縣開展攜手奔小康行動的局面。

  脫貧之路,腳步不停。黨的十八大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告別貧困的號角頻頻吹起。成就展標注了在全國范圍內開展貧困人口建檔立卡工作、設立扶貧日、建立貧困退出機制等一個個重要節點。

  一張十八洞村的照片,讓石登高注視良久。他是湖南花垣縣委駐十八洞村工作隊隊長,作為“最美職工”代表前來參觀成就展。“你看,這就是我們村。”他回頭邊跟記者說,邊拿出手機拍照。

  2013年,習近平總書記在十八洞村考察時,首次提出“精准扶貧”,隨后成為扶貧工作的基本方略。精准識別扶貧對象、精准發展特色產業、精准激發內生動力,在干部群眾的努力下,2017年2月,十八洞村宣布退出貧困村。

  十八洞村是我國扶貧成就的一個縮影。經過70年的接續奮斗,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的脫貧攻堅,我國實現了人類有史以來規模最大、持續時間最長、惠及人口最多的減貧進程,取得了重大歷史性成就。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一個都不能少。這是黨中央給人民的庄嚴承諾。新時代的追夢人,腳步從未停歇,在擺脫貧困的路上,將譜寫改天換地的壯麗篇章。

  3、美好生活 讓人民有沉甸甸的獲得感

  “屹立東方”展區,十余件“的確良”襯衣擺放在玻璃展櫃中,有格子的、條紋的、斑點的,花色各樣。

  時光被拉回到20世紀70年代。當時隨著上海石化等工程相繼建成,中國開始大規模生產以化纖為原料的“的確良”。“的確良”,這種不用從地裡長出來的布,解決了生產棉花與糧爭地的問題,也改善了老百姓的衣著狀況。

  勾起觀眾回憶的,還有一組全國各地的糧票。作為20世紀50年代至80年代中國在特定經濟時期發放的一種購糧憑証,糧票在中國百姓的生活中使用了40多年,直到1993年正式退出歷史舞台。這背后,折射出糧食從供給制向商品化的轉變。

  鐘表、錄音機、電視機……展廳中的一件件小物件,見証了人們衣食住行的變化,折射出時代的偉大變遷。

  從一衣穿多季到一季穿多衣,從填飽肚子到舌尖上的享受,從居者憂其屋到居者優其屋,從車馬很慢、書信很遠到千裡之地一日還……歷史証明,人民群眾生活的質量提升是實實在在的,幸福感和獲得感是沉甸甸的。

  充足的糧倉、飽滿的果實,農民豐收節的場景,吸引觀眾圍觀拍照。2018年,我國將每年農歷秋分設立為中國農民豐收節。而展覽開幕次日,正值第二個中國農民豐收節,億萬農民群眾正努力播種辛勞、揮洒汗水、收獲幸福。

  從推動“四好農村路”建設到農村環境治理,從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到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農民越來越美好的生活成為黨的十八大以來改善和發展民生的生動例証。

  帶領人民創造美好生活,是中國共產黨始終不渝的奮斗目標﹔不斷增進民生福祉,是中國發展的根本目的。70年來,尤其是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通過推出一系列重大戰略舉措,出台一系列重大方針政策,推進一系列重大工作,努力改善人民的生活水平。

  數據是最好的証明。全國居民恩格爾系數從1978年的63.9%降至2018年的28.4%,城鄉居民已從基本的吃穿消費向發展和享受型消費升級﹔國內旅游人數從1993年的4.1億人次增加到2018年的55.4億人次﹔黨的十八大以來,群眾文化機構每年開展活動近200萬次,服務群眾達五六億人次……

  走出“時光隧道”,一艘在藍天碧海中搏擊的航船模型正揚帆遠航。在新的征程上,中國共產黨將牢記“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的奮斗目標,引領中華民族這艘巨輪駛向偉大復興。

  (本報北京9月28日電 記者劉江偉、周世祥)

   本版圖片除署名外均為本報記者閆匯芳攝

(責編:楊曦、庄紅韜)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