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經濟·科技

推動綠色創新合作 串起太平洋上“璀璨珍珠”

周密
2019年10月14日16:34 | 來源:人民網-財經頻道
小字號

2019年10月20-21日,第三屆中國-太平洋島國經濟發展合作論壇將在薩摩亞首都阿皮亞舉行,論壇主題是“開放合作,共享發展”。中國將與參會的太平洋島國共同謀劃下一階段雙方經貿合作發展路線,形成共同推動合力。與會各方將圍繞共同關心的貿易(含電子商務和服務貿易)、農林漁業、旅游和基礎設施投資,以及環保和氣候變化等議題舉行4個分論壇,並推動相關領域的企業分組交流對接。

與中國改革開放的進程相伴,中國與太平洋島國間的經貿聯系日益緊密。中方關注並尊重太平洋島國的發展需求,雙邊經貿業務更為平衡。據中方統計,2018年中國與太平洋島國地區(含未建交國和未獨立地區)貿易額86.6億美元,同比增長5.6%。在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等平台的支持下,雙邊貿易可持續水平不斷改善。2018年,8個建交的太平洋島國在首屆進口博覽會上聯合參加了國家展,島國企業參加了企業展,展示了具備貿易潛力的熱帶農產品、旅游和珠寶等。2018年,中國自太平洋島國進口46.8億美元,同比增長34.6%,超過中國對太平洋島國出口(39.8億美元),中國已成為所羅門群島的第一大貿易伙伴和出口市場,巴布亞新幾內亞、斐濟的第二大貿易伙伴,薩摩亞的第三大貿易伙伴。中國對太平洋島國主要出口電機、電氣、手機、機械器具及零件等機電產品,從太平洋島國主要進口液化天然氣、原木、鎳等能礦資源和原材料,以及金槍魚等產品。截至2018年底,中國對島國地區直接投資約32.5億美元,涉及採礦、農漁業、批發零售等領域。截至2018年底,中國在太平洋島國地區累計簽訂工程承包合同額148.7億美元,完成營業額106億美元,涉及建筑、道路、機場、水利、電信等領域。

經貿的可持續發展既要有經濟、產業的互補基礎,更需要制度性的保障。中國已經與8個太平洋島國簽署了共建“一帶一路”合作諒解備忘錄,為雙方通過協同努力,增進發展戰略對接、改善基礎設施聯通條件和發展水平、促進貿易投資便利化、加大各領域交往和相互理解達成了共識。而中國-太平洋島國經濟發展合作論壇則是雙方間最高級別的經貿對話機制,本次論壇將為與會各方探索促進開放融通的貿易關系,探討貿易拓展的新模式,推進互惠互利的農業務實合作,提升農業合作附加值,推動高質量、可持續的旅游和基礎設施合作,把握旅游和基礎設施合作的機遇與挑戰,共同推動綠色和可持續發展,以及統籌協調經濟、社會、環境之間的關系等內容提供交流互動的重要平台。在多邊經貿協定推進受阻的情況下,雙邊自由貿易協定得到了更多關注。通過自由貿易協定,參與方可以為提高自身優勢商品、服務進入對方市場,鼓勵本國企業與外資開展雙向投資創造更多機會,實現良好的制度保障。中國已經與太平洋島國開始探討自由貿易協定,分別與斐濟和巴布亞新幾內亞啟動了自貿協定聯合可行性研究工作。

當今世界,貿易保護主義對傳統經貿規則與秩序帶來了巨大的挑戰,增加了經濟下行風險,使得國際貿易環境的不確定性大大增強。太平洋島國盡管面積不大,經濟體量較小,但正逐漸在全球發揮更為重要的影響力。同時,太平洋島國是有著相似發展理念,希望公平參與全球經貿合作的經濟體。技術進步已經深刻改變了國與國的經貿合作方式,技術創新、貿易模式創新和制度創新等各種創新在提高資源利用效率、減少對環境負面影響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

作為新發展理念的重要內容,綠色發展在中國得到了廣泛的認同與實踐,也是太平洋島國發展本國和對外經貿關系中的重要理念。中國經濟正在轉向高質量發展,太平洋島國迫切需要採取措施應對全球氣候變化的威脅,增強參與全球經濟的能力,提高自身發展的基礎設施水平,推動貿易的多元化和可持續。

“一帶一路”倡議為促進各方相互理解提供了更多合作空間,獲得了太平洋島國的認同和積極參與。“一帶一路”跨越亞洲、大洋洲和美洲,太平洋島國地理位置特殊,在提高沿線國家間貨物和服務貿易的效率、降低物流成本,促進產業跨境協同與合作方面可發揮獨特作用。同時,經由太平洋島國的物流、資金流、信息流和人員流動也將給太平洋島國創造更多的發展機會。

“一帶一路”參與方正在努力建設綠色之路、創新之路。以技術進步為推動,以制度創新為保障,散布於廣袤太平洋上的粒粒“珍珠”,更有可能串成一串串發出璀璨光芒的“項鏈”,吸引全球更多關注和商貿活動,為社會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創造更好條件。

(作者系商務部研究院美大所副所長,太平洋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員)

(責編:孫陽、付長超)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