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經濟·科技

農資“忽悠團”屢打不絕 測土配方“叫好不叫座”

2019年11月25日08:10 | 來源:經濟參考報
小字號
原標題:農資“忽悠團”屢打不絕 測土配方“叫好不叫座”

  近年來,農民受假劣化肥、農藥、種子等農資坑害事件頻發,危害極大。

  肥料被稱為糧食的“糧食”,“庄稼一枝花,全靠肥當家”。《經濟參考報》記者近日在江蘇、山東、貴州、湖北、新疆等多地走訪了解到,各地組織實施化肥零增長行動、因地制宜推行測土配方施肥頗有成效。但一些地方仍存在化肥過量、盲目施用等問題,假冒偽劣化肥充斥,農資“忽悠團”屢打不絕,肥料市場秩序混亂監管乏力,農民使用化肥缺科學指導,測土配方施肥叫好不叫座,不利於發展現代農業。

  價格上漲明顯用肥不當現象突出

  一些農戶盲目購肥、隨意用肥現象仍然存在,一些地方肥害事件時有發生,局部地區化肥過量使用造成面源污染,導致土壤板結、酸化、地力下降等。

  種子、農藥、肥料是農業生產“三駕馬車”,我國是全球化肥第一生產大國和消費大國。《經濟參考報》記者走訪了解到,當前農民使用農藥化肥漸趨理性,既看品牌更關注質量,使用量有所降低。

  當前,很多種糧大戶普遍理性施肥,甚至自發“試驗”比對肥效。山東濱州市秦皇台鄉瓦屋張村種糧大戶張學真幾年前購買肥料隻注重低價,如今更理性。他介紹,優質緩釋肥160元一袋,第二年小麥返青時再追20斤尿素即可。低質化肥80元一袋,但第二年還需追肥兩遍,多花100元還損害地力。

  濱州中裕食品有限公司白茅嶺小麥種植基地管理員張洪國種了100畝地,他把地塊一分為二,其他植保條件相同僅肥料品牌不一樣,自發進行肥效比對“試驗”。“不只是我,許多種植大戶都這樣做‘試驗’。糧食是大宗商品,大戶對價格極其敏感,因天氣不好造成的減產可以接受,但不能被‘假化肥’給害了。”他說。

  盡管越來越多的農民意識到了合理使用優質化肥的重要性,但化肥價格的上漲,還是給農民增添了不小的負擔。貴州遵義市四渡鎮觀壩村村民王大碧是種植蔬菜大戶,每年使用農家肥約200噸、商品有機肥約50噸、化肥約20噸。“農家肥從周圍的養豬場、養雞場拉,一年投入運費約1萬元﹔商品有機肥800元每噸,每年大概花4萬元﹔往年化肥投入2萬多元,但今年尿素價格從2400元每噸升至2900元每噸,鉀肥從2800元每噸漲到3200元每噸,種植成本推高不少。”王大碧說。

  多位受訪的農戶表示,化肥施用量在農業生產裡佔成本逾10%。對比發達國家,我國化肥施用量要高出30%左右。湖北棗陽市隆興園豐合作社理事長阮聯平介紹,前兩年他買了兩台產自意大利的玉米播種器,肥料和種子一起下,這台機器自動控制施肥量上限,最高為70斤每畝。“通常情況下,我們一畝地起碼要下100斤肥料,利用率低,成本高。”

  種糧大戶普遍意識到化肥等農資重要性,但部分散戶仍然隻圖便宜,且使用不當。在山東惠民縣農豐農資商店,一位果農帶著根部上方腐爛發黑的樹苗進門就罵:“你這個農資不行,是不是坑人!”經過農資經銷商耐心解釋,他才逐漸平靜下來。原來藥和肥都沒問題,但農民為了省錢,將使用一次的量分兩次用,且用法不對。

  此外,氮肥嚴重過剩、磷肥偏多,鉀肥使用不足也導致農作物產量上不去。俗語說,氮長葉子磷長果,鉀肥不足長柴火。江蘇宿遷市上塘鎮種糧大戶許賢棟說,一些小廠生產的化肥雖然包裝標識的氮磷鉀總含量達標,但實際含鉀量偏低,抽穗坐果時才能看出差異。還有部分農民不信任有機肥。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六師109團工作人員張中平透露,去年他們使用過有機肥,成本高出近一倍卻不見效果,今年都換回普通肥了。“有機肥是假劣肥料‘重災區’,不敢用。”

  行騙成本低常識亟待普及

  業內人士告訴記者,農資“忽悠團”行騙成本低,監管乏力。山東煙台眾德集團有限公司代理商陳正福說,銷售假劣肥料的多為下鄉“忽悠團”,他們“打一槍換一個地方”,流竄行騙。

  記者走訪了解到,一些農村肥料市場秩序混亂、監管乏力,換包裝、偷含量、傍名牌、套洋名屢見不鮮,一些不法商家虛假宣傳誤導農民,少數商販惡意坑農,農民無從辨別真偽。

  “假冒偽劣化肥充斥市場,小農戶最容易上當受騙。”多位業內人士說。

  “國產肥料仿進口肥料、傍知名品牌肥料、有機肥料仿生物肥料、以‘硝酸銨鈣’冒充尿素、有機肥使用工業廢棄物作為原料……假劣肥料泛濫,在坑農害農的同時,對正規廠家的市場造成嚴重擠壓。”江蘇省宿遷市上塘鎮農經中心副主任殷宗輝說。

  記者走訪了解到,貴州市面上出現“俄羅斯復合肥”,進貨渠道不明。還有一種叫“貴定普鈣”的化肥在市場上暢銷,很受農民歡迎,但記者查詢發現,生產“貴定普鈣”化肥的這家企業早已倒閉。

  陳正福透露,農村“偷含量”化肥多,比如標稱氮磷鉀總含量為48%的復合肥料,實際隻有36%。“因為含量每減少1%,每袋化肥成本大約降低6元,不良商家就這樣以次充好‘偷含量’坑騙農民。”

  湖北棗陽市興隆鎮靈廟村種糧大戶陳大明說,一些“忽悠團”送點牙刷、礦泉水辦場講座就把假化肥賣給農民了,這種類似“給老人賣保健品”的套路,特別容易騙到農村種田的老人。宿遷市泗洪縣天崗湖鄉潘四軍農資銷售點負責人潘四軍說,“‘忽悠團’開著大卡車下鄉接農民,請到城裡大吃大喝,騙得農民紛紛掏腰包買化肥,懂行的人一看,都是假的。”

  多位鄉鎮干部告訴記者,農村肥料市場競爭失序,也與相關部門查處和打擊力度不夠有關,當前還存在多頭管理、多頭執法、職責不明、職能交叉、監管缺位、以罰代管等問題。

  此外,測土配方施肥叫好不叫座,農民反響差。一些農民和種植大戶反映,測土配方施肥理念非常好,節本增效更環保,但“測”和“配”的環節都需要錢,農業部門技術服務中心的人不願來,推廣不開。“幾畝地測試一下可以,普遍推廣開就難了。沒錢大面積測土,就算測了,也找不到人來幫‘配’肥。”江蘇沭陽縣賢官鎮種糧大戶付子來說。

  加強流通監管

  嚴打制假售假

  肥料質量的優劣與使用是否合理,不僅影響農作物生長和農產品質量安全,而且影響生態環境。受訪的農民對假劣肥料深惡痛絕,普遍認為加強肥料市場管理與化肥使用技術培訓刻不容緩。

  許賢棟等建議,加大化肥流通監管力度,從源頭上打擊造假者,同時打擊售假者。一些受訪的農業干部建議,逐步理清農資供貨渠道,打擊一批曝光一批,監管執法延伸到最基層。進一步規范理賠制度,農民、種植大戶在經銷商處購買農資時應簽訂責任書,或賠償協議,便於出現糾紛時追責。

  遵義市新民鎮中心村黃土坎組股份經濟合作社負責人謝福勇呼吁,農業部門多組織技術培訓,引導農民和種植大戶使用新型肥料。相關部門對化肥進行統一的認定和標識,讓假劣化肥“現形”。加強宣傳引導和技術培訓,幫助農民合理購買、使用化肥。

  部分受訪的業內人士建議,探索土地所有權主體法人化。山東省濱州市國盛農業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趙培國呼吁,讓種地的合作社、家庭農場、農業服務公司等法人來控制土地,統一種植、使用肥料,便於農業、工商、稅務部門監管,避免散戶農民自己用劣質肥料,相關部門也難以監管。

  此外,針對一些化肥廠隻賣貨給經銷商而不賣給種植大戶的情況,部分受訪的種植大戶呼吁,化肥生產廠家“開綠燈”,讓種植大戶、合作社直接從廠家購買,節省成本。

(責編:邢鄭、孫陽)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