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撇一捺看發展”大型主題調研採訪系列
活力“呼包鄂” 筑牢生態“綠”底色
編者按:當前,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為集中展現我國中西部廣闊腹地推進經濟高質量發展從理念到實踐的全新變化,人民網啟動“一撇一捺看發展”大型主題調研採訪。
“一撇”即“胡煥庸線”,“一捺”即“西部陸海新通道”,通過走訪企業生產一線,充分展示各地因地制宜發展特色產業、發揮區域比較優勢的成效和經驗,全面反映社會各界積極響應創新發展的澎湃動力,深刻揭示中國經濟強勁韌性背后的改革密碼。
從巍巍大興安嶺向南、再沿陰山山脈向西、直到賀蘭山腳下,坐落在我國正北方的內蒙古是我國北方面積最大、種類最全的生態功能區,也是我國最早成立的少數民族自治區。
2019年7月16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內蒙古考察並指導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時指出,內蒙古地處祖國北疆,自然和生態資源十分豐富,民族文化多姿多彩,發展潛力巨大,戰略地位重要。
1250多億噸的煤炭、7000多億立方米的天然氣、逾億噸的稀土保有儲量和58.6億立方米的黃河配給水量……內蒙古“呼包鄂”(呼和浩特、包頭、鄂爾多斯)地區有著豐富的自然資源,做大做強呼包鄂城市群,可帶動內蒙古自治區的經濟實現高質量發展。
在巍峨的陰山南麓,“中國乳都”呼和浩特、“草原鋼城”包頭與“煤海”鄂爾多斯呈“品”字形坐落在黃河兩岸。“呼包鄂”,作為內蒙古自治區中西部的核心區,經過多年的改革發展, 探索出一條著力培育和做大做強優勢特色產業、不斷提升產業水平的高質量發展新路子,已成為內蒙古最具活力的城市經濟圈。
挖煤不見煤炭黑,稀土不再賣“土價”
走進包鋼稀土鋼板材廠智能倉庫,無人吊車將鋼卷平穩地送入生產線,生產線的另一端,工人們正在將成品打包,這裡的鋼材中含有稀土,所以比普通的鋼材更堅、更韌、更強,主要用於生產汽車、家電,產品的銷路更是延伸向“一帶一路”沿線國家。
包鋼稀土鋼板廠,無人吊車正抓取鋼卷入庫。人民網 陳立庚攝
內蒙古土地遼闊、資源富集,資源型產業在很長一段時間裡都是內蒙古“發家致富“的主要來源。隨著改革發展的步伐不斷加快,傳統產業的升級轉型迫在眉睫,如何走出“挖煤賣煤、挖土賣土”的傳統發展方式,一場傳統產業提質增效的生動實踐正在上演……
“傳統的煤化工項目相對低級和粗放,而我們這個項目,實現了將煤炭高效、清潔的利用,對煤炭的能源轉化效率可達60%。”國家能源集團鄂爾多斯煤制油分公司總經理王建立底氣十足地說:“這是國內首個百萬噸級煤直接制油示范項目,而且都是靠我們國家自主研發的!”
從烏黑的煤炭轉化成如水般清澈的油品,煤制油技術在這裡實現了裡程碑式的跨越,對應對“富煤、貧油、少氣”的能源結構,具有著戰略性的意義。下一階段,企業將著力研發煤基特種油品,開發稀缺性高端產品市場,推動煤基新型燃料軍用民用雙向轉移。
同樣涉足煤制油領域的伊泰集團,從過去將煤加工成石腦油和輕質柴油的初代產品,到油品深加工形成的一些初級化工品,再到如今研發特種蠟和新材料,使整個產業體系得到了升級。
伊泰集團高附加值的煤基精細化學品和新材料。人民網 陳立庚攝
“大家知道有一種恆溫的‘55度杯’吧?倒入熱水就可以把水變涼,倒入冷水也可以把水加熱,依靠的就是一種由咱們的油品開發出的相變材料。”內蒙古伊泰煤基新材料研究院研發部主任張曉龍說。
“元素周期表裡有氫氦鋰鈹硼……每一個元素佔了一個格,稀土則是結構性質特別相似15個元素站在一個格裡,加上鈧、釔共17個元素構成了稀土。在生活中我們用的各種數碼設備都離不開稀土,在工業領域它更是‘維生素’……”中國科學院包頭稀土研發中心主任池建義為採訪組揭開了神奇的稀土究竟“神”在哪裡。
包頭擁有世界最大的白雲鄂博稀土礦,輕稀土儲量居全球第一。過去,由於技術落后,“稀土之都”包頭市的稀土賣了“土價錢”。目前,包頭市稀土企業達到141家,已經形成採選、分離、冶煉到新材料、器件、裝備完整的產業體系,擁有永磁、儲氫、催化、拋光、合金五大功能材料產業鏈並進一步延伸到終端應用產業,已經成為我國最大的稀土原材料供應、功能材料生產加工和研發應用基地。
傳統產業產業鏈的不斷延申,使產業集聚效應顯現。前不久,“伊利智慧健康谷”項目在呼和浩特啟動,作為國內乳業的排頭兵,“伊利現代智慧健康谷”將在呼和浩特高起點規劃打造集智能制造、科技創新、工業旅游、商業配套為一體乳業高質量發展綜合體,為打造“中國乳都升級版”貢獻力量。
昔日“挖山”變“護山”,生態優勢金不換
綠色是內蒙古高質量發展的底色。採訪組沿黃河逆流而上,在塞外青城看到了生態大數據修復大青山的綠色動能。
走進蒙草生態草博園,工作人員一邊在寒冬中培育種苗,一邊在草原大數據平台上勾勒生態修復的設計方案。“地方經濟的可持續發展需要依托當地生態環境不斷向好。”蒙草生態執行總裁高俊剛用手指在大數據平台上一點,呼和塔拉萬畝草原的水、土、氣、人、草、畜等生態指標一應俱全。
大青山是呼和浩特的“母親山”。由於過去歷史上常年私挖濫採,導致大青山前坡的呼和塔拉滿目瘡痍。隨著呼和浩特市“攬山入城”的戰略向縱深推進,生態修復專家先從生態大數據平台調取該地20至50年前的鄉土植物本地數據,從2000畝的試驗推廣到2萬畝的系統修復,昔日荒蕪的土地被大數據生態修復技術喚醒。
經過3年的生態建設,呼和塔拉草原飛沙走石恢復成百花盛開的天然草地。呼和塔拉也作為內蒙古70年大慶主會場實現了生態的可持續發展。
生態環境保護一定要算大賬、算長遠賬、算整體賬、算綜合賬。內蒙古生態狀況如何,不僅關系全區各族群眾生存和發展,也關系東北、華北、西北乃至全國的生態安全。
綠水青山和金山銀山的內在邏輯如何梳理?沿黃河逆流而上,在包頭市大青山南坡礦山治理項目,採訪組看到從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的 “挖山人”正在變成如今的“護山人”。
距黃河直線距離不到20公裡的包頭市大青山南坡礦山環境治理項目已初具規模。山頂上修建的22個圓形水庫解決了旅游觀光用水難題,礦山修復挖出來的石頭被鋪成路,引流黃河水填補的山坑變成一汪汪清澈的“湖泊”……2017年至今,包頭市出重拳整治非法採石、碎石企業86家,工業企業14家,同時還啟動大了青山南坡礦山環境治理和生態修復工程。
“‘生態+’就是讓綠水青山真正變成經濟發展的金山銀山。”包頭市青山區農牧局副局長王天理說,近年來當地探索出一條政府引導、社會參與、市場運作的發展模式,通過打造山、水、林、田、湖、草生態景觀旅游綜合體讓周邊居民的生活更有保障。
截至目前,青山區大青山南坡綠化生態修復工程累計投資18.18億元,其中生態企業在施工過程中累計雇佣農民工1萬余人次,幫助附近村民增收3170萬元。“生態+”旅游產業融合鄉村振興戰略,讓這個生態景觀旅游綜合體未來可期。
達拉特光伏發電應用領跑基地採用“光伏+”發展模式,協調推動沙漠清潔能源經濟、沙漠生態治理、沙漠有機農業和沙漠風情旅游等多產業融合發展。人民網 陳立庚攝
採訪組跨過黃河大橋,一場瑞雪如期而至。茫茫的白雪給庫布齊沙漠腹地的達拉特光伏發電應用領跑基地穿上了“冬裝”。2.5畝光伏發電廠區正建在“懸在北京頭上的一壺沙”中。
“沙漠裡有豐富的光照資源和廣袤的閑置土地,”達拉特旗發改委副主任王保和介紹到,光伏企業落地同時,通過“林光互補”模式在光伏板下種植適宜地方的鄉土植物,綠水青山的經濟效益日趨凸顯。
在這裡,紅棗、黃芪、生態鎖邊林等植物倔強生長的場景依稀可見。栽種的經濟作物和生態作物也逐漸讓昔日的沙漠顯現綠洲的影子。在沙漠地區,光伏發電版基樁本身就是很好的固沙工程,發電板大規模安裝后,白天可以為地面植物擋住過強的陽光,減少地面水分蒸發。夜晚又會冷凝少量水分,為植物生長提供更加溫和的環境。
“截止目前,一期項目實施生態建設2萬畝,其中紅棗1.2萬畝、中草藥0.5萬畝、鎖邊林0.3萬畝,”王保和說, 從“沙進人退”到今天的“人進沙退”,“黃沙變黃金”的光伏治沙路徑不僅改變了過去單純政府出錢治沙的方式,也走出了“市場化治沙”新模式。
傳統產業新型化,高端產業促發展
新應用的出現,正在改變草原人民的生活方式,使新興業態成為了草原一道靚麗的風景線。
眼下,內蒙古正在以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能產業為代表的新興技術,不斷推進傳統產業與新興產業融合發展,用高端產業引領科技發展“新引擎”。
“呼和浩特科技創新水平在全區處於領先地位,擁有全區70%的高等院校、30%的科研機構和36.2%的高新技術企業。”呼和浩特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劉文玉表示。
據介紹,呼和浩特市和林格爾新區從全國引進一批科研院所、獨立法人研發機構、科技成果轉化機構,致力於打造乳業、現代能源、大數據、新材料、生物醫藥、節能環保、生態治理、農牧業等自治區優勢特色產業創新平台。
京東物流內蒙古和林格爾新區智能配送示范基地內,智能機器人進行無人配送。人民網 陳立庚攝
採訪組看到,這裡聚集了雲計算、大數據等新一代IT技術在智慧城市建設中扮演的角色,如智慧交通、智慧物流、智慧醫療等。此外還有無人超市、無人機配送、目診儀等連接人們美好生活實際場景應用。
依托三大運營商數據中心、低廉的電價成本和穩定的電力保障系統,以及自身的區位特點和氣候優勢,和林格爾新區已經成為內蒙古大數據產業核心區。
通過大數據的應用,內蒙古各地不斷培育著經濟發展的新動能。“加工處理數據的過程,實際上就是將技術人員在生產過程中的經驗進行數據化、系統化的過程。”對此,內蒙古東方國信商務經理李強做了一個很形象的比喻:“機器本無智慧,智慧由人而生,好與壞的標准都是由人來確定。就好比老中醫通過望、聞、問、切來看病,經驗豐富者便能夠透過現象看到本質。”
李強介紹,東方國信正在探索工業與大數據相結合,全面提升新區制造業信息化水平,不斷延伸工業制造業產業鏈,搭建全面升級改造平台,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
京東方鄂爾多斯市源盛光電有限公司生產的折疊屏。人民網 陳立庚攝
如今,戰略性新興產業已經在“呼包鄂”地區生根,發芽,茁壯成長。包頭市副市長王秀蓮告訴記者,包頭正在持續推進大數據與工業融合發展,構建大數據產業鏈,打造區域性大數據應用發展基地。“鄂爾多斯先后引進建設了奇瑞汽車、京東方、雲泰互聯大數據等一批轉型升級項目。”鄂爾多斯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金武也表示,當地的高端裝備制造、新能源、新材料、雲計算和大數據等戰略性新興產業正在全面興起。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