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經濟·科技

“窮”村變身模范村 重慶三河村的“三變”記

胡虹 姚於
2019年12月11日10:54 | 來源:人民網-財經頻道
小字號

沙坪壩區三河村的新面貌。唐勝宏 攝

周末的清晨,賴家偉起了個早,利索地拾掇完自己,就開始忙裡忙外。洒掃院子、做好每個房間的清潔、清點庫房存貨、查看廚房准備的菜……再抬頭看看牌匾,覺得“隨緣農庄”四個字有少許灰塵,趕緊拿著雞毛撣子撣了撣。

“周末游客多,一切都要提前准備好,才不會抓不到缰(慌亂)。” 賴家偉笑呵呵的說。一切准備妥,他欣喜地打開大門,准備迎接來三河村游玩的客人。

三河村是重慶沙坪壩區2018年農村“三變”試點村。一年的時間,三河村堅持農業為基、綠色為底、文創發力、一三產業深度融合的發展理念,深度挖掘自然、人文、產業優勢,真正實現了改革見實效、治理有成效、村民得實惠。

閑置的荒地變了資本,土地活了﹔資源化作資產,讓村民的腰包鼓了﹔泥巴路變成了柏油路,鄉村美了,在外務工的村民紛紛回家開起了農家樂,三河村由原來的“窮”村變成了鄉村振興的模范村。

為基、綠色為底、文創發力 破解發展難題

三河村,因三岔河等三條溪河匯集於此而得名。全村共有農戶141戶,農業戶籍人口381人。地形以低丘陵為主,可以說是“一半在山上,一半在山下”。

在“三變”改革之前,三河村村裡的土地,多數都已閑置荒蕪。早年間,因為地形和交通等諸多因素限制,三河村絕大多數勞動力都選擇外出打工,村裡90%以上的土地都被閑置,長滿了一人多高的茅草,僅有幾家人種植了少量的蔬菜自給自足。

“村民人數少,村集體經濟發展乏力,全村無經營性實體經濟項目,主要經營性收入來源為村集體零星土地流轉租金收益,年收入不足1萬元。”三河村第一書記李強說。“那時候的三河村是真的窮。”

如何讓“窮”山村重新煥發生機?

2018年以來,沙坪壩區著力推動產業項目發展。最終,三河村以文創項目為發力點,發展都市現代農業、休閑觀光體驗業、文創產業等,迎來新的發展機遇。

 

“遠山·有窯”。沙坪壩區網信辦供圖

荒地變景點 舊窯變茶舍 村裡有了新產業

蜿蜒的山路,有看不完的風景,而在半山腰,更有引人入勝的“遠山·有窯”。這裡曾經是一座擁有幾十年歷史的龍窯,以燒制日用陶瓷而聞名。因為技術條件的改變,龍窯一度瀕臨倒閉,幾乎成為危房。

2015年,為讓龍窯再現昔日風採,為三河村聚集人氣,重慶大學教授田琦和龍窯主人劉思路聯手將此地打造成為一個集手工制作與文化體驗為一體的公共文化娛樂平台。

“遠山·有窯”面向公眾開放后,很快成為重慶大學城附近的人氣地標,吸引了大批游客。劉思路介紹,目前“遠山·有窯”每年能盈利五十多萬。

除了“遠山有窯”,三河村還有另一個游客打卡點——天籟螢火谷。這是由台灣農業技術團隊與四川美院共同打造的以螢火虫和蝴蝶為引爆點的農業項目,2017年10月正式入駐三河村,成為村裡的重點項目之一。

項目團隊邀請環境設計、農業、生物等專家,恢復了螢火虫等昆虫的生長環境,在此基礎上運用當地原生材料,進行了鄉土再造。把曾經的一片荒地,打造成游客可以觀看漫山螢火,戲水避暑的“打卡”地。

“截至目前,農場累計接待游客5000余人”, 該農場負責人黃紅麗說,未來農場將持續打造“生態+智慧農業”的模式,形成共享農業,賦予農業更多文創價值。“當然,園區的運行良好,也促進周邊農戶增收。”

天籟螢火谷的螢火虫。沙坪壩區網信辦供圖

項目變紅利 農戶變老板 “三變”政策聚農心

“村裡有了產業項目,如何讓項目促進更多農戶創收,我們在這上面花了大力氣。”李強表示,通過引進新項目、轉化老項目,三河村成功吸引4個項目參與改革試點,除螢火谷農場、遠山·有窯外,渡蘭居項目、楠之林雪項目也給當地帶來了巨大變化。

自2018年農村“三變”試點村以來,三河村組建了重慶舜圓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成為農村“三變”改革承接平台。通過打造“村兩委+平台+項目+農戶”的利益聯結機制,以財政資金形成的資產參股“螢火谷”“遠山.有窯”等項目,帶動集體經濟組織成員以承包農地入股聯營,實現了“資源變資產、資金變股金、村民變股民”的“三變”。

通過入股聯營,分別設置了資產類入股收益分配方案和資源類入股收益分配方案。通過協議約定每年分紅的金額和比例,既保障了集體經濟組織、承接平台和集體成員權益,更讓農民股東成員通過股權收益、務工收益、村集體發展紅利收益等多渠道增加家庭收入。

截至目前,舜圓公司已收到可供分配的收益19.18萬元,集體成員除土地入股收益之外,每人平均分紅將超過500元。

“改革首年即讓集體成員享受到發展紅利,極大激發了廣大成員參與投身改革、維護改革成果的積極性。”李強說。

近年來,三河村新修建了鄉村公路754.1米,拓寬改造公路9000米,人行便道1500米,新修建停車場5000平方米,全村鄉村旅游游客日承載量超過3000人。移動、聯通、電信4G網絡已全覆蓋。

新房屋、新街道、新產業……“三變”政策讓三河村呈現著一片欣欣向榮的景象。

“在外漂泊太辛苦,還是回到自家安穩。”賴家偉說。今年56歲的他,在外開了20多年貨車,4年前回到家中,在政府的補貼下,將自己的房子進行了翻新、裝修后,經營起了農家樂。他家離天籟螢火谷很近,這讓農家樂生意更紅火。

“旺季期間,營業額一個月有三四萬左右。”提到收入,賴家偉笑得合不攏嘴,歡快的笑聲回蕩在天籟螢火谷。

(責編:車柯蒙、孫陽)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