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撇一捺看發展”大型主題調研採訪系列
貴陽、遵義:融入陸海新通道 做優產業謀趕超
編者按:當前,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為集中展現我國中西部廣闊腹地推進經濟高質量發展從理念到實踐的全新變化,人民網啟動“一撇一捺看發展”大型主題調研採訪。
“一撇”即“胡煥庸線”,“一捺”即“西部陸海新通道”,通過走訪企業生產一線,充分展示各地因地制宜發展特色產業、發揮區域比較優勢的成效和經驗,全面反映社會各界積極響應創新發展的澎湃動力,深刻揭示中國經濟強勁韌性背后的改革密碼。
“天無三日晴、地無三尺平、人無三分銀”,“夜郎自大、黔驢技窮”,曾經的貴州被外界貼著“三言”“兩語”的標簽。
騰籠換鳥,鳳凰涅槃。今天的貴州底氣十足地大聲喊出了 “三言”“兩語”的新詮釋:涼爽的天氣、清爽的空氣、養生的福地,山地公園省、多彩貴州風。
守住發展和生態兩條底線,培植后發優勢,貴州奮力趕超。2019年前三季度,貴州GDP增速僅次於雲南增速8.8%,以增速8.7%的成績和西藏並列第二。其中,貴陽和遵義兩地GDP總量佔據了全省近“半壁江山”,增速更是雙雙超過10%。
大數據崛起、高鐵“十字路口”縱橫相連、臨空經濟示范區加速建設……貴陽正在匯聚高質量發展資源要素﹔革命聖地、轉折之城,“紅白綠”——紅辣椒、白酒和綠茶等傳統產業從轉型升級到獨領風騷,遵義正在打造高質量發展的地區樣本。
做大做強實體經濟 夯實高質量發展根基
“設計師們通過AI驅動的生成設計,可以把一輛傳統方式制造的電動車主體結構部件總數減少100倍,並用金屬3D打印方式完成制造,僅僅需要90個小時。”貴州翰凱斯智能技術有限公司創始人及CEO喻川向記者介紹。
在貴陽國家高新區無人駕駛實訓基地,記者試乘了搭載翰凱斯自主研發無人駕駛系統的汽車,該系統可以自主識別紅綠燈、路況等復雜的環境信息。截至目前,翰凱斯已經獲得了來自美國等多個國家的企業訂單。
翰凱斯技術人員向記者展示自動駕駛的轉向原理。人民網記者 畢磊攝
對於自動駕駛的未來,喻川認為,高級別自動駕駛行業最大的挑戰是很難找到合適的場景實現規模化的商業化。如果總想以新技術去適應舊城市,那永遠是事倍功半的。但如果在城市的設計階段就完全融入自動駕駛,車路、車樓協同,人車、車“車”分流,就能直接規模化地實現自動駕駛綜合應用。
“今年以來,我們在德國、法國、意大利、印度等設立境外商務代表處,圍繞先進裝備制造、中高端消費品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數字產業、健康醫藥等‘六大新產業’,大力開展全球化招商引業工作,為貴陽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支撐。”貴陽市市長陳晏向人民網記者表示。
提及貴州的食品制造業,“老干媽”自然是不得不提的一家老牌民營企業。“老干媽”是如何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對此,“老干媽”總經理助理李鑫從3個方面給出了回答:首先,加強安全生產,從手工生產全面轉向工業化、智能化生產﹔其次,從管理入手,加強人才引進﹔第三,加強品牌文化建設和產品研發力度。
“以產品品質為例,‘老干媽’一直堅持用玻璃瓶作為包裝,雖然增加了很多材質成本和運輸成本,但為了保証辣椒醬的口感和品質,我們不會選擇廉價的塑料瓶作為包裝。” 李鑫特別舉例道。
同時,“老干媽”的穩步發展引領了上下游相關產業發展。據統計,僅“老干媽”一家企業就帶動了玻璃瓶、紙箱、瓶蓋等15家上游配套產業發展,其中貴州有7家,此外還帶動相關原材料供應商110多家。原材料供應方面,每年干、鮮辣椒總採集量4萬噸,還結合貴州土地情況,發展生姜、大蒜、蔬菜生產基地等。
如同紅紅火火的辣椒產業,在遵義的正安縣,吉他形狀的路燈十分顯眼。正安被稱為“中國吉他制造之鄉”,有50多家和樂器相關的企業匯聚在此,這裡生產的吉他銷往全球。
“以前我們一家人都在廣州打工,現在家鄉的吉他產業發展起來了,都回來就業了,我每個月可以賺3000多元。”神曲樂器制造有限公司的調音師代紅霞滿意地告訴記者。在正安,借勢吉他產業的發展,像她一樣返鄉就業的不在少數。
代紅霞正在給剛出廠的吉他調音。人民網記者 夏曉倫攝
“起初,人們還不敢相信如此質量上乘的吉他是由一群貴州大山深處的農民制造的。”神曲樂器總經理鄭傳玖說,恰恰具備吃苦耐勞精神的正安農民才能造出如此做工精細、專業的吉他產品,這也正符合勞動密集型的吉他產業的需求。
如何推動吉他產業高質量發展?正安縣相關部門負責人在接受記者採訪時給出了答案:正安正在全力推動標准體系建設錘煉吉他品質,實施標准化戰略,推進吉他制造從數量擴張向質量提高,著力培育正安吉他制作工匠,提升產品品質。
數據顯示,2018年產銷吉他602萬把,同比增長18.9%﹔產值60億元,同比增長20%﹔截止2019年7月底產銷吉他386萬把,同比增長8%。預計到年底將突破700萬把,產值將達70億元以上。
構建綜合交通運輸體系 拓展高質量發展空間
要想富,先修路,一路通,百業興。正安吉他產業的不斷壯大,離不開交通基礎設施建設的跨越式發展。
近幾年,貴州先后作出“交通優先”“交通先行”等戰略部署,實現全省村村通路、通客運。尤其是《西部陸海新通道總體規劃》的出台,明確把貴陽和遵義納入重點物流樞紐、大型貨運場站、鐵路物流基地、運輸干線重點項目建設及樞紐經濟建設重點。可以說,西部陸海新通道的建設,為兩地帶來了千載難逢的機遇。
記者在貴陽中心城區北部的都拉營國際陸海通物流港看到,項目一期工程建設正在緊張有序進行當中。這裡緊鄰滬昆、川黔、黔桂、貴廣等五條鐵路干線,為中國鐵路路網主骨架“八縱八橫”中心通道及連接西南、東中部、西北和南部沿海地區的重要交匯點。
都拉營國際陸海通物流港正在如火如荼的建設中。人民網記者 夏曉倫攝
貴州鐵投都拉物流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周斌告訴記者,都拉營物流港預計年運輸量可達500萬噸,業態定位為集裝箱、鋼材、建材、商品車、城市快消品、糧油、鐵路口岸功能及供應鏈金融服務等。項目建成后,將成為西部陸海新通道上重要的“無水港”,彌補貴陽北部綜合性物流基礎設施的不足,同時,與貴陽綜合保稅區形成“區港一體”聯動發展。
“長久以來,貴陽菜價高於同等區位城市,貴陽市一級批發市場的蔬菜約有三分之二來自外省,物流成本高是主要原因。”貴陽傳化公路港物流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姜峰表示,在我國公路運輸承擔了80%左右的物流運輸重任,但是相對其它海運、空運,無論在物理的設施平台,還是在信息指揮調度層面,總體呈現出小、散、亂、弱的特點。
在傳化智聯基於大數據運營搭建的智能物流服務平台上,記者發現每一個發貨方、每一輛承運車輛,每一名貨運司機都經過實名認証、資質審核。每一張承運訂單的貨物數量、運費金額、行駛路線、准點到達率、信譽度都會產生數據標簽。
這些標簽背后的數據,才是為行業提供前中末段的供應鏈解決方案,為實現黔貨出山提供時效、物流、安全方面保障的有力抓手。
“以遵義辣椒的銷售為例,農產品經銷商通過傳統配貨方式運到貴陽,每噸干辣椒成本150元。但通過傳化智能物流服務平台從線下到線上的系統服務,每噸最高可降低綜合物流成本超過20%。按遵義干辣椒年產量40萬噸來算,如果都能按照這樣的效率來運行,將降低上千萬的物流成本。”姜峰告訴記者。
數據顯示,如今的貴陽高速公路通車裡程611公裡,輻射全省﹔高鐵路網聯通北京、香港、成都、重慶等城市,四通八達﹔貴陽龍洞堡國際機場開通國際航線23條,聯通世界﹔城市道路突破1700公裡,運轉高效,西部地區交通樞紐的地位日益凸顯。
交通暢了,貴州百姓干勁更足了、生活更美了。這些交通“毛細血管”的疏通,改善了貧困地區生產生活條件,拉近了貧困地區與外界的距離,也促進了農村產業升級向縱深推進。
做活生態產業“文章” 確保高質量發展可持續
近幾年,貴州提出了“黔貨出山”的響亮口號,貴州的茶葉、辣椒、藥材和水果等原生態產品都成為了“網紅”。
“生態貴椒”,是遵義著重打造特色品牌之一。記者在遵義新蒲新區貴三紅產品展示區看到,這裡琳琅滿目地擺放著近百種辣椒產品,該公司總經理駱弟益介紹起來如數家珍。
“這款‘下飯菜’就是今年的爆款產品,今年5月份就賣出了10萬瓶的好成績,15元一瓶,銷售額上百萬元。”駱弟益說,貴州是我國辣椒種植最早的地區之一,至今已有近400年的歷史。獨特的氣候、優良的生態、精細的耕作,造就了貴州辣椒卓越的品質。
數據顯示,遵義市辣椒種植面積達200多萬畝,佔全球種植面積的3%、中國種植面積的10%、貴州種植面積的40%。截至2018年,遵義市鮮椒總產量達270萬噸、產值11.53億美元,綜合產值22.34億美元。
在遵義新蒲新區蝦子鎮,“中國辣都、魅力蝦子”的廣告格外醒目。“這裡有基地、有加工、有市場,已形成一條集產、銷、研為一體的全產業鏈條。現在家家戶戶都種植辣椒,當上了職業椒農,日子也一年過得比一年好。”遵義市新浦區蝦子鎮辣椒產業辦主任奉澤麗說。
種得出來,還要賣得出去,就要有“口碑”。
2017年8月,中國辣椒城的正式開園運營,規劃建設了辣椒交易市場、物流園區、綜合配套產業、智慧物流、交通資源整合等多種配套設施,致力打造全球辣椒採購交易中心。
“中國辣椒城不是單純的交易市場,它集辣椒生產、加工、儲存、配送全產業鏈一體化運作,每年可滿足75萬噸的辣椒交易量,56萬噸冷鏈倉儲周轉量。”貴州交投農業產業發展有限公司副總經理付陸說。
除了聞名遐邇的辣椒,遵義的茶葉也聲名遠揚。
走在遵義市湄潭縣的大街上,隨處可見茶元素以及茶文化,這裡是全國著名的農村改革試驗區,也是久負盛名的“茶城”。湄潭栽培茶葉歷史悠久,“高海拔、低緯度、寡日照、多雲霧、富鋅硒”的自然地理環境特別適宜於茶樹生長,產出的茶葉品質優良。
站在湄潭金花村“七彩部落”觀景台上,可以看到蔥蘢的茶園環繞村寨,黔北民居傍水而修,依山而建。
金花村支部書記馮燕青告訴記者,以前,金花村村民隻單一從事第一產業,2015年,金花村通過“資源變資產、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東”的三變改革開始抱團發展行動,開始茶旅一體化的發展道路,在七彩部落有很多村民開了民宿、建了茶廠,當起了老板。部落之家還聚集了一批以手工制茶體驗、茶文化傳播為一體的小微企業,均由合作社統一規劃、統一管理。
“我是一個幸福的農民”標語矗立在茶園中,格外引人注目。人民網記者 夏曉倫攝
“我是一個幸福的農民!”雖然以前只是一句口號,但如今卻變成了現實。據馮燕青介紹,如今的金華村大清溝村民人人是股東、戶戶可分紅。2018年,全村農民人均收入達19680元,其中,七彩部落近4萬元,全村旅游綜合收入達3600余萬元,村集體經濟盈利310萬元,實現了“茶區變景區、茶園變公園、茶山變金山”。
借山水之靈氣,繪發展之勝景。生態優勢已成為貴州最為獨特的優勢。從過去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自種自用,到現在面向市場,以市場為導向,參與市場競爭,貴陽和遵義正在深入推進的農村產業革命,做活生態產業文章。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