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經濟·科技

四川洪雅:積極發展農業產業 全力爭創天府旅游名縣

2019年12月29日15:19 | 來源:國際在線
小字號
原標題:四川洪雅:積極發展農業產業 全力爭創天府旅游名縣

洪雅茶山 攝影 楊曉川

國際在線四川報道(方秦):在四川省委、省政府明確5年內在四川建成50個天府旅游名縣的大背景下,洪雅縣委、縣政府以建設國際康養度假旅游目的地為目標,以良好的生態環境為抓手,出台洪雅縣創建天府旅游名縣實施意見和工作方案,全力構建“宜居縣城—綠色場鎮—美麗鄉村”生態空間新格局。2016年,洪雅獲批“國家生態縣”,並榮獲首屆“全國生態文明獎”。

洪雅“三位一體”種養循環模式成為全國亮點

位於洪雅縣城西部中保鎮的青衣江種養循環現代農業園區,國道351線穿園而過,交通便捷,園區以“生態循環、節能低碳、科技高效、休閑觀光”的現代農業發展理念,整合高標准口糧田、循環經濟沼液還田、現代農業水稻項目等涉農項目資金1.2億元,建成高標准農田1.5萬余畝。

目前,園區做到 “四化”(機械化、規模化、標准化、設施化)聯動,實現 “三力”(農田排灌能力、農機作業能力、耕地生產能力)提升,滿足了現代農業發展要求,洪雅 “三位一體”種養循環模式成為全國亮點。

洪雅蔬菜基地 供圖 洪雅縣委宣傳部

在產業發展方面,園區現已形成以國道351線為中軸線的“一園兩翼”發展格局,先后培育引入專合組織、家庭農場62家,形成以生態果蔬為主導的現代農業產業,其中,蔬菜標准化基地3000余畝,園區內常年性種植生態、綠色的蓮花白、無筋豆、茄子、辣椒等數十種時令蔬菜,中保蔬菜安全放心的品牌已逐步打響。園區內來往客商絡繹不絕。蔬菜已銷往成都、雅安、眉山等城市。綠色藤椒示范基地達2000余畝、綠色獼猴桃示范基地達1000余畝。園區內每年解決農民就近務工1000余人,2018年,園區實現收入8700萬元。

洪雅縣中保種養循環現代農業示范園區蔬菜豐收 供圖洪雅縣委宣傳部

據園區有關負責人介紹,今后,園區將堅持綠色有機發展理念,以現代農業種養循環經濟為引領,堅持“種養循環、綠色有機、產業融合”的發展理念,高起點定位,高品位規劃,高科技支撐,高標准建園,實現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建成集旅游觀光、體驗採摘、生態蔬菜、特色種養於一體的都市近郊現代農業示范園區,打造成四川知名的綠色有機農產品示范基地。

洪雅茶業走向精制川茶

洪雅是國家級生態縣、全國無公害綠茶生產基地縣、全國重點產茶縣,曾被列為四川省12個邊茶生產基地縣和兩個炒青綠茶收購樣品制作縣,2019年被評為中國十大生態產茶縣、中國茶葉百強縣。

洪雅保坪茶園 攝影 何澤瓊

洪雅茶葉歷史悠久,距今2000多年,到清朝乾隆、嘉慶年間,進入鼎盛時期,茶葉總產量居四川省第五位,其中,細茶年產量6500多擔,為巴蜀之冠。2019年,洪雅茶葉面積和產量居四川省第二位。茶葉在地面積達28.5萬畝,其中,有機茶認証面積12800畝。全縣鮮葉年產量逾8萬噸,年產干茶2.47萬噸,鮮葉產值16.34億元,毛茶產值22.79億元,茶葉年綜合產值30億元,茶鮮葉每畝平均收入約6000元。

據了解,洪雅主栽茶樹品種為福選9號、福鼎大白、名山131、蒙山9號、老川茶,其中,分布在海拔700米至1200米的深丘高山區茶葉12萬畝。洪雅縣15個鄉鎮均種植茶葉,“萬畝茶鄉”有中山、東岳、柳江等8個鎮,佔全縣茶葉總面積的90%。洪雅縣涉茶專業合作社和家庭農場112個,其中,國家級示范合作社2個、省級6個、市級6個。洪雅縣有茶葉生產企業16個,生產加工量佔全縣加工量的10%,落戶工業園區食品加工區的茶葉企業有4個。洪雅縣茶葉初加工作坊近300家,加工量佔總量的90%。

近年來,洪雅“雅茶”被授予“中國最佳生態茶園品牌”稱號,曾獲“金芽獎”。2011年,“洪雅綠茶”獲國家農產品地理標志登記。洪雅縣茶葉獲全國馳名商標1個(峨眉雪芽)、市知名商標1個(羅布)。

據洪雅縣農業農村局局長余能武介紹,鄉村振興是一個大課題,農旅相融是洪雅縣實現鄉村振興的重要突破口,在保証農業產業功能的基礎上,合理開發利用農業旅游資源和土地資源,帶動第三產業發展,實現農民增收是洪雅縣農業農村局助力天府旅游名縣創建的重要舉措。

2019年以來,洪雅縣農業農村局以創建中國前鋒村有機茶第一村農業主題公園為核心,積極指導龍聖半山有機農庄、桑果園等農庄創建國家、省、市示范休閑農庄。目前,洪雅春驛家庭農場、洪雅天涯家庭農場等10家被命名為家庭農場省級示范場。洪雅縣和平鄉村農庄、洪雅縣正容白茶園等2家被評為四川省級示范休閑農庄。“洪雅縣農業農村局正在積極對接四川省農業農村廳,力爭再申報命名兩個以上省級示范休閑農庄,努力為洪雅創建天府旅游名縣添磚加瓦。”余能武說。

(責編:馮粒、曹昆)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