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經濟·科技

高質量建設“兩地一區”(推進長三角一體化建設)

——訪安徽省委書記李錦斌

本報記者  朱思雄
2020年01月17日08:41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規劃綱要》(以下簡稱《規劃綱要》)日前正式公布,標志著這一國家戰略進入了全面實施階段。安徽將如何緊扣“一體化”和“高質量”兩個關鍵,畫好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的“工筆畫”?記者就此專訪了安徽省委書記李錦斌。

  記者:安徽全域進入《規劃綱要》規劃范圍,安徽如何認識把握和學習貫徹《規劃綱要》?

  李錦斌: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是習近平總書記親自謀劃、親自部署、親自推動的重大戰略。我們深切感到,推動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是國家的大戰略、長三角的大機遇、一市三省的大責任,更是安徽必須奮發作為的大舞台。安徽作為長三角“大家庭”的重要成員,就應有成員的樣子和擔當。一是緊扣“一體化”,謀深謀透思路。從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的高度,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推動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的重要講話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圍繞長三角“一極三區一高地”總定位和安徽“兩地一區”(具有重要影響力的科技創新策源地、新興產業聚焦地和綠色發展樣板區)分定位,集中開展“大調研、深謀劃、抓落實”。二是緊扣“高質量”,落細落實行動。胸懷兩個大局,貫徹新發展理念,承辦長三角地區主要領導座談會,同步舉辦第一屆長三角一體化創新成果展和長三角一體化發展高層論壇,堅持上海龍頭帶動、聯手蘇浙揚皖所長,出台《安徽省實施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規劃綱要行動計劃》,明確9個方面、216項具體舉措和30個重大工程,形成貫徹落實國家戰略的安徽“施工圖”“任務書”。三是緊扣“一盤棋”,聚焦聚力合作。按照“三級運作、統分結合”的工作機制,力推省市縣三級加強與滬蘇浙對接,特別是堅持以項目化帶動一體化,2019年1至11月,滬蘇浙來皖投資實際到位資金5931.1億元,同比增長12.1%,佔全省比重達51.1%。

  記者:安徽科教資源豐富,擁有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等創新平台,將如何下好創新“先手棋”,打造科技創新策源地?

  李錦斌: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安徽時指出,安徽實施創新驅動、產業升級有優勢。我們把握創新安徽活躍強勁的優勢,攜手滬蘇浙共建長三角科技創新共同體和G60科創走廊,力爭取得更多並跑領跑成果。一是創建高能級創新平台網絡,厚植原始創新優勢。安徽大科學裝置數居全國前列,擁有高校110所、科研機構超過6000家,在皖院士38人,柔性引進院士235人。依托這些科研基礎和資源,我們推進“四個一”創新主平台和“一室一中心”分平台建設,推動上海張江、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兩心共創”,涌現出全球首顆量子通信衛星“墨子號”、全球首台光量子計算機、全球首條量子保密通信網絡“京滬干線”等一批“安徽首創”重大成果。二是搭建高精尖創新“攻尖”體系,厚植技術創新優勢。圍繞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組織實施科技重大專項,第一批36個項目累計完成投資50億元。合肥長鑫存儲內存芯片自主制造項目投產,蚌埠玻璃研究院成功研發世界最薄0.12毫米觸控玻璃,淮北相邦公司研發的陶鋁新材料重量輕、硬度大,運用於航天航空和汽車制造等領域的關鍵部件。三是構建高效能成果轉化機制,厚植制度創新優勢。規劃建設合肥濱湖科學城,用足用好省科技成果轉化引導基金、區域創新發展聯合基金等,新建10萬平方米的安徽創新館等一批轉化平台,構建“政產學研用金”六位一體的科技大市場。實施重大項目要素“周轉池”制度,建立“土地要素跟著項目走、能耗指標圍著項目走、嚴守生態保護紅線優化路徑走”工作機制。

  記者:安徽制造特色鮮明,2019年又成功舉辦世界制造業大會,在打造新興產業集聚地上有什麼思路舉措?

  李錦斌:我們把握安徽制造特色鮮明的優勢,統籌推進“三重一創”,健全推動先進制造業、振興實體經濟的體制機制,加快農業、制造業、服務業高質量發展。一是著眼賦能增效,提升傳統產業鏈。實施智能制造工程和制造業數字化轉型行動,深化質量提升行動,實施1000個億元以上技改項目,打造新型“銅牆鐵壁”,海螺集團和銅陵有色集團2019年首次雙雙躋身世界500強行列。安徽冰箱、洗衣機、彩電、空調四大家電產量佔全國1/5,筆記本電腦產量佔全球1/8,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速連續12年居全國前列。二是著眼打造支柱,做強戰略性新興產業鏈。深入推進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發展工程,積極構建“芯屏器合”現代產業體系,合肥集成電路、新型顯示器件、人工智能和銅陵先進結構材料入選首批國家級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合肥智能語音入選國家先進制造業集群,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創新試驗區獲批。三是著眼引領未來,布局先導產業鏈。推動人工智能、物聯網、大數據、雲計算、區塊鏈等技術創新和產業發展,加快江淮大數據中心、超算中心、5G布局等重大項目建設。

  記者:長江經濟帶生態環境突出問題整改現場會前不久在安徽召開,安徽如何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打造綠色發展樣板區?

  李錦斌:我們把握美麗安徽生態資源良好的優勢,打好藍天、碧水、淨土保衛戰,推動生態環境質量持續好轉。一是從點位入手,切實把突出生態環境問題整改好。突出精准治污、科學治污、依法治污,持續開展“三大一強”專項攻堅行動,強化美麗長江(安徽)經濟帶沿江1公裡、5公裡、15公裡岸線分級管控措施,強力推進中央環保督察反饋問題和長江經濟帶生態環境警示片反饋問題整改。二是往面上拓展,切實把好山好水保護好。探索推廣林長制改革,全國首個林長制改革示范區在安徽揭牌運行,林長制改革入選中央改革辦2019年十大改革案例。推深做實河(湖)長制,在全國率先探索跨省流域新安江生態補償機制試點,新安江水質常年優於地表水Ⅱ類、接近I類,並將試點經驗復制到滁河、洪澤湖等跨省流域。三是向制度發力,切實把綠色江淮美好家園建設好。統籌山水林田湖草一體化保護和修復,促進生態系統健康,提高生物多樣性。按照“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理念和標准,深化巢湖新一輪綜合治理,推進100平方公裡環巢湖濕地公園和15.3平方公裡合肥駱崗中央公園建設,努力還景於民、還岸於民、還水於民。

  記者:長三角一體化是全方位的一體化,除了在創新、產業和生態上的合作,安徽在其他領域取得哪些一體化成果?

  李錦斌:我們在長三角一體化進程中,不僅注重在合作中出成果,也注重在學理念、抓融合上促提升。一是推動思想觀念等高對接。學習滬蘇浙“投‘雲’就是投未來”的戰略眼光,增強謀劃思路舉措的前瞻性﹔學習滬蘇浙從嚴從實、善作善成的實干作風,提升黨員干部攻堅克難的斗爭精神﹔學習滬蘇浙在城市新區規劃建設、先進制造、公共服務等方面的先進經驗,推進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二是推動開放合作無縫對接。發揮安徽“左右逢源”雙優勢,加強與“一帶一路”參與國家和地區務實合作,認真落實促進中部地區崛起再上新台階政策舉措,復制推廣上海等自貿試驗區改革試點經驗,積極爭創自貿區,大力推進皖江城市帶承接產業轉移示范區、中新蘇滁、張江蕭縣、蘇皖合作示范區等省際產業合作園區建設。三是推動民生保障融合對接。全面融入長三角“一網通辦”,長三角居民在定點醫院均可享受門診“一卡結算”,合肥、上海等7城市地鐵掃碼乘車“一碼通行”,在社會保險服務等領域實現一地認証、全網通辦、異地可辦、就近辦理。積極引入滬蘇浙優質醫療、教育資源,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成果正在更多更好惠及民生。


  《 人民日報 》( 2020年01月17日 10 版)
(責編:楊曦、庄紅韜)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