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部委部署肺炎疫情防控:堅決遏制疫情蔓延勢頭

人民網北京1月23日電 (記者喬雪峰) 近日,針對我國多個省市區發生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多部委召開緊急會議並下發通知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進行防控,要求各單位各部門與衛生健康等部門密切協作,採取切實有效措施,堅決遏制疫情蔓延勢頭,因地制宜落實交通運輸工具和車站、港口客運站等場所通風、消毒和旅客體溫檢測等要求。
交通運輸部:堅決遏制疫情蔓延勢頭
為春運一線人員提供口罩等防護物品 確保身體健康
1月21日,交通運輸部部長李小鵬主持召開部務會,研究部署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涉及交通運輸的有關工作等。會議指出,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發生以來,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習近平總書記等中央領導同志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批示,研究部署疫情防控工作。會議決定啟動交通運輸部Ⅱ級應急響應,配合衛生健康等部門開展疫情聯防聯控工作。
當前正值春運期間,大量旅客通過交通運輸工具大范圍大面積流動,疫情防控工作尤其困難復雜。交通運輸部要求,各部門、各單位要高度重視、高度負責、高度警醒,從嚴、從實、從細貫徹落實好交通運輸系統的疫情聯防聯控工作,確保春運工作安全平穩有效。一要密切關注疫情發展變化,在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多部門協調機制下繼續同衛健委等保持溝通聯系。二要加強防控工作指導,督促各級交通運輸部門配合衛生健康部門,落實車站、碼頭等重點場所和汽車、船舶等密閉交通運輸工具的通風、消毒、測體溫等必要措施。在聯防聯控工作機制下,配合衛生健康部門在交通樞紐客運場站提供場地設置旅客體溫監測設施。配合農業農村、市場監管等部門,做好活禽運輸的查驗和禁運工作。三要做好行業內的各項防范工作,加強春運一線交通運輸人員安全防范。四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統籌解決好火車、汽車、飛機、輪船等交通出行方式票務退改簽問題。五要加強應急運力儲備,確保疫情防控人員以及防治藥品、器械等運送及時、准確到位。
記者從交通運輸部獲悉,自啟動Ⅱ級應急響應全力做好疫情聯防聯控以來,組織落實、任務落實、工作落實、制度落實有序有效推進。交通部強調,在交通運輸系統內切實做好清整環境工作,加強設施通風、消毒,尤其是做好參與春運管理服務一線人員的自我防護,為他們提供口罩等必要防護物品,確保一線人員身體健康。指導各級交通運輸主管部門配合衛生健康部門在交通運輸工具、場站張貼疫情防范指南或注意事項,提醒人民群眾做好防范。
民航局:加強對旅客健康巡查 做好工作人員的安全防護
適當增加航空器通風 加大航后消毒力度
1月21日,民航局下發《關於進一步做好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及民航防控總體工作指南、運輸航空公司防控工作指南、運輸機場防控工作指南等3個附件,要求民航各相關單位做好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 民航局要求各運輸航空公司、各運輸機場及時修訂完善本公司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處置工作方案。各運輸航空公司要重點做好機組人員的安全防護,加強對乘機旅客的健康巡查,適當增加航空器通風,加大航后消毒力度。要為經停疫情爆發地或以疫情爆發地為始發地或目的地的航班適當增配衛生防疫包,加強地面工作人員健康管理和安全防護。 各運輸機場要重點做好人員安排和物資儲備,加強候機樓和員工工作區域的通風和定期消毒工作,加強對候機旅客的健康巡查。同時,各運輸機場要按照當地政府要求及時啟動相應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響應,配合當地衛生部門或出入境檢驗檢疫部門做好體溫檢測和疑似病例的排查及后續留觀、交接和報告工作。要配合當地衛生部門和入境檢驗檢疫部門對乘機旅客進行必要的告知,在適當位置設置旅客健康提示牌,加強衛生防病知識宣傳。 民航局要求,航空公司和運輸機場要做好應急人員和物資的保障工作;民航各地區管理局要加強對轄區內航空公司和機場的監督檢查,確保各項防控措施切實落實﹔民航系統其他相關單位根據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處置職責,開展疫情防控工作。
工信部:建立防控應急物資保障工作機制
緊急協調口罩生產 全力增加市場供應
工業和信息化部已於1月21日印發《工業和信息化部關於做好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應急物資供應保障工作的通知》,對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工業和信息化主管部門做好疫情防控應急物資保障做出部署。
一是建立防控應急物資保障工作機制,細化責任,落實到人。二是摸清本地區防控應急物資的生產供應情況,採取有效措施,做好生產組織和調度工作。三是確定防控應急物資重點聯系企業並准確掌握其生產供應情況。
此外,針對近日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加重導致相關類型口罩需求量暴增的情況,工業和信息化部正按照重大傳染病聯防聯控工作機制要求,緊急協調各省、區、市工業和信息化主管部門組織本地口罩生產企業克服春節期間用工困難,盡快抓緊生產,全力增加市場供應。
財政部、醫保局:確保確診患者不因費用問題影響就醫
1月22日,財政部與醫保局聯合印發了《關於做好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醫療保障的緊急通知》。
《通知》要求,各地醫保及財政部門要確保確診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患者不因費用問題影響就醫,確保收治醫院不因支付政策影響救治。一是對於患者發生的醫療費用,在基本醫保、大病保險、醫療救助等按規定支付后,個人負擔部分由財政給予補助。二是對於其中的異地就醫患者,先救治后備案,報銷不執行異地轉外就醫支付比例調減規定。三是患者使用的符合衛生健康部門制定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診療方案的藥品和醫療服務項目,可臨時性納入醫保基金支付范圍。四是對收治患者較多的醫療機構預付部分醫保資金,及時調整有關醫療機構的醫保總額預算指標,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醫療費用單列預算。
此外,《通知》還要求各地做好醫保和醫療救助基金收支動態監測和統計分析工作,在工作中遇到重大問題和情況,要及時向國家醫保局和財政部報告。
三部門:免收到達離開武漢的退票手續費
在做好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涉及交通運輸的有關工作同時,為更好滿足旅客訴求,1月21日晚,交通運輸部和國家鐵路局、中國民航局及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決定,對選擇鐵路、公路、水路、民航等交通出行方式的旅客,免收其到達、離開武漢的火車票、客車票、船票、機票的退票手續費。
鐵路方面,自即時起至2020年1月24日24:00止,在車站、12306網站等各渠道,已購買武漢出發和到達的各次列車火車票的旅客,自願改變出行計劃需退票的,鐵路部門均不收取退票手續費,購買乘意險的一同辦理,包括票面到站或發站為武漢市范 圍內武漢、漢口、武昌、南湖東、湯遜湖、廟山、普安、紙坊東、后湖、金銀潭、天河機場、天河街、花山南、左嶺、烏龍泉南、土地堂東、山坡東站。
公路、水路方面,各級交通運輸部門全力確保春運安全暢通,明確對已經購買涉及武漢車、船票的旅客,當提出退票要求時,客運企業應當辦理免費退票,不得收取任何費用。
民航方面,要求各運輸航空公司高度重視旅客服務工作,針對已經購買涉及武漢航班機票的旅客,如有退票要求,航空公司應當予以免費辦理。
生態環境部:部署肺炎疫情醫療廢物環境管理工作
及時、有序、高效、無害化處置肺炎疫情醫療廢物
為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生態環境部於1月21日印發《關於做好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醫療廢物環境管理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部署各地及時、有序、高效、無害化處置肺炎疫情醫療廢物。
《通知》要求地方各級生態環境部門高度重視肺炎疫情醫療廢物環境管理工作,切實做好醫療廢物收集、運送、貯存、處置活動中環境污染防治工作的監督管理﹔加強與衛生健康等部門的協調與配合,形成合力,聯防聯控。
已發生肺炎疫情的地方,地方各級生態環境部門要參照有關疫情醫療廢物管理預案科學應對並妥善處置醫療廢物。未發生肺炎疫情的地方,要密切關注疫情發展動態,做好應對准備工作。
為保障肺炎疫情醫療廢物處置能力,《通知》要求各省級生態環境部門應立即組織建立行政區域內各地市間的醫療廢物協同應急處置機制,科學調配醫療廢物處置資源﹔醫療廢物處置單位要優先收運和處置肺炎疫情防治過程中產生的醫療廢物。
國家林草局:做好野生動物疫源疫病監測防控工作
遏制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蔓延勢頭
國家林業和草原局黨組22日召開會議,要求各級林草主管部門認真做好野生動物疫源疫病監測防控工作,有力配合相關部門遏制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蔓延勢頭。
這次會議對各級林草主管部門提出三項要求:一是扎實做好野生動物疫源疫病監測防控,嚴格執行野生動物疫源疫病監測網絡直報制度,嚴密關注、及時報告和妥善處置野生動物非正常死亡和疫病發生情況。二是強化科技攻關,全力支持配合科技部門開展疫情防控應急技術科研攻關。三是配合公安、市場監管等執法部門嚴厲打擊各類破壞野生動物資源違法行為,切實維護生態安全和公共衛生安全。
三部委:對可能攜帶病毒的野生動物實施封控隔離
對其他未經檢疫合格的野生動物一律嚴禁進入市場
市場監管總局、農業農村部、國家林業和草原局21日聯合下發《關於加強野生動物市場監管積極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緊急通知》,要求各地各有關單位加強重點環節重點場所監管,突出飼養、繁育、運輸、出售、購買等環節,加強檢驗檢疫力度,對竹鼠、獾等可能攜帶新型冠狀病毒的野生動物,在其飼養繁育場所實施封控隔離,嚴禁對外擴散,禁止轉運販賣。對其他未經檢疫合格的野生動物,一律嚴禁進入市場。
國家郵政局:應對疫情保障寄遞物流服務不中斷
為做好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國家郵政局啟動Ⅱ級應急響應,保障寄遞物流服務不中斷。
據介紹,春節期間部分寄遞企業業務量較大,國家郵政局要求,建立寄遞服務不中斷保障機制,尤其是制定從湖北寄出包裹的安全防控方案。加強從業人員健康防控,確保郵遞員和快遞小哥在投遞過程中的健康安全。郵政管理系統和寄遞企業要提升樓宇、食堂衛生水平,在工作場所採取通風、消毒、測體溫等必要措施。落實值班值守制度,加強屬地管理、信息報送。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