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經濟·科技

大江東︱新模式新經濟!上海危中搶機活力迸發

2020年03月28日14:25 | 來源:全國黨媒
小字號

  上海浦東大道2566號,“叮咚買菜”前置倉。分揀員來回穿梭、分揀裝袋,送菜小哥進進出出、照單配送。新冠肺炎疫情猖獗的2月份,該公司營收突破12億元。

  叮咚買菜上海聯洋前置倉裡,分揀員忙著從冷藏櫃中按單取貨。謝衛群攝

  突如其來的疫情,對上海經濟的影響確實不小,但危機中也蘊藏著新機遇。上海市委書記李強在基層調研時表示,要高度關注疫情帶來的影響,積極捕捉行業發展新機遇,拓展企業發展新空間,加大支持新興產業發展力度,在危機中加快培育新動能。

  據大江東工作室觀察,以第三產業和先進制造業為主的上海,積極應對疫情影響,努力化危為機、危中搶機,經濟發展呈現出不少新亮點。

  新模式、新服務,上海本土互聯網企業異軍突起

  春節放假前,“叮咚買菜”創始人兼首席運營官梁昌霖雖然做好了過年不打烊的准備,可到了1月下旬,他明顯感覺到疫情的復雜嚴峻,要求全體高管迅速返崗,立即部署到全國各地採購蛋禽蔬菜水果等生鮮食品。當有的地方交通受阻時,他們已完成大量採購﹔當市民宅家,他們的下單量不斷刷新紀錄。“危機中有商機。我們在上海創業不到3年,許多消費者本來會用一年甚至更長時間來習慣我們,沒想到現在一個多月就做到了。”梁昌霖說。

  上海財經大學電商教授勞幗齡說,與新零售模式用實體嫁接數字化不同,“叮咚買菜”從一開始就用數字化整合上下產業鏈,不僅有移動平台,還有延伸到全國的生產基地,在全國有550個前置倉,加上自有快遞小哥,具備完整產業鏈,因此很快抓住機遇。

  29分鐘送達,叮咚買菜快遞小哥在上海流動,成了一道疫情中的風景。謝衛群攝

  類似的還有 “平安好醫生”。這家互聯網企業專門提供尋醫與網上問診服務,旗下簽約了一批醫生。疫情期間,“平安好醫生”與武漢等56個城市相關機構密切合作,提供新冠肺炎實時在線問診,開通抗疫義診專線,免費提供新冠肺炎咨詢和疫情防護指導,並與高鐵管家等30多家行業龍頭企業對接,輸出24小時在線問診服務。

  一個多月來,該平台累計訪問11.1億人次,APP新注冊用戶量增長10倍,新增用戶日均問診量是平時的9倍。

  而位於浦東的“1藥網”,僅僅一個多月,APP下載量增長500%,每天醫生處理量達300人次。

  圖為1藥網的業務圖示。

  類似的故事還有很多。拼多多乘勢推出“宅經濟”、“百億補貼節”等活動,在2月27日“百億補貼節”首日前12個小時內,售出商品超過500萬件﹔當天活躍用戶數超過1.1億,多款大牌商品“上線即秒光”﹔在線廣播喜瑪拉雅快速上線幾十檔疫情專題專輯,截至2月底,抗疫內容總播放量超過7億﹔年輕人社區嗶哩嗶哩(B站)預計一季度營收增長118%﹔技術專業平台——華為Welink業務量增長80%,為上海4萬企業和30萬人提供了服務。

  上海一批本土互聯網企業,在疫情中正異軍突起。

  新技術、新融資,上海科創企業實力充分體現

  疫情大考面前,上海生物醫藥、人工智能兩大產業表現不俗。

  1月26日,國家藥監局首批通過4家企業4個新型冠狀病毒檢測產品,上海佔了兩席——之江生物和捷諾生物生產的2個品種新型冠狀病毒核酸檢測試劑盒,很快投入應用。

  截至3月5日,上海企業累計向全國各地提供檢測試劑盒360多萬人份,部分還出口海外。

  有關疫苗和抗體藥物的研發也在加速推進。上藥集團、斯微生物、君實生物、三優生物等企業的研發進展順利。

  上海還有一批新興技術和產品率先應用到武漢疫情防控第一線,如微創 電生理遠程心電監測技術。有相當一部分新冠肺炎患者合並患有心血管疾病,導致免疫功能下降和紊亂,更易發生感染,死亡率更高,因此需要提高警惕和及早干預。微創公司所屬子公司遠心醫療和武漢海星通技術公司合作,應用可穿戴式遠程單導聯心電監測設備,結合遠程心電+雲數據服務+互聯網醫療的行業技術,通過心電終端實時傳輸ECG全數據到雲平台,方艙內患者的心電數據遠程實時傳輸至智能方艙指揮中心,醫生可對患者進行全天候高質量的實時心臟監護並發布報告,及時掌握患者心電情況,將病情管理關口前移,警惕患者由輕症轉向重症,降低疾病突發風險,提高病情管控效率。

  圖為方艙醫院的醫生為患者接上心電終端,實時傳輸ECG全數據到雲平台。微創公司提供

  上海的醫療和智能設備也醒目登場:聯影醫療累計向全國發出CT、DR等設備360余台,方艙CT完成21台安裝。達闥機器人提供的雲端智能機器人,為武漢方艙醫院、協和醫院提供醫療護理、病區消毒和藥品配送等服務。巨哥電子、深藍科技等研發的紅外測溫監控系統,在機場、高鐵、地鐵、樓宇實現了規模化應用。

  利用金融中心的實力,上海加速對科創企業的扶持力度。

  復工最為繁忙的時候,和元生物技術(上海)股份有限公司用兩項發明專利授權融資獲得貸款500萬元,解了燃眉之急。

  國內首單專利知識產權暨疫情防控証券化項目,日前在浦東成功發行。在上海証券交易所和浦東新區支持下,浦東科創集團作為主發起人的浦東科創1期知識產權資產支持專項計劃(疫情防控ABS)完成首期發行,優先級發行利率3.59%,儲架規模10億元,首期3800萬元已到位。首期項目入池的基礎資產基於9家高新技術企業,計有60個授權發明或實用新型專利。這些高新技術企業覆蓋了生物醫藥、高端制造、電子設備以及電信服務等行業,其中3家企業與疫情防控和救治相關。

  浦東科創集團董事長傅紅岩認為,知識產權証券化模式的意義,在於讓企業從“單打獨斗”找融資,變成國資機構背書服務、“整體打包”獲貸款的模式,為知識產權所有者提供了以知識產權為依托的全新融資途徑。

  新投資、新政策,上海經濟發展新動能加速積聚

  抗疫不鬆懈,引資不再等。

  3月5日,格科微電子(香港)有限公司與上海自貿區臨港新片區管委會簽訂合作協議,在臨港投資建設“12英寸CIS集成電路特色工藝研發與產業化項目”。該項目預計投資22億美元,計劃今年年中啟動,2021年建成首期。從春節前初步接洽、節后正式洽談,不到1個月便議定了落地方案、簽署了投資協議。

  此前的2月13日,臨港新片區通過“雲簽約”,推動超過200億元的項目落地,涉及12個項目。

  3月18日,閔聯臨港園區三期標准廠房(智芯谷)項目正式打樁,總投資達10億元。這是效果圖。

  臨港地區集聚了積塔、新昇等一批集成電路企業,涉及設計、制造、封裝、測試、材料、裝備等全產業鏈。此次格科微電子投資建設的項目,一方面可延伸企業產業鏈、提高市場競爭力,另一方面也有助於新片區完善集成電路產業生態,拉動集成電路材料、裝備、芯片制造等領域產業集聚,推動產業規模提升。

  新片區、新政策正發揮作用。還是3月5日,《臨港新片區優質企業跨境人民幣結算便利化方案》發布。當天,萊德沃重工機械(上海)有限公司作為新片區首單優質企業,在交通銀行完成便利化跨境人民幣匯出款業務,臨港新片區優質企業便利化結算措施正式落地。

  為了突出金融支持臨港新片區建設,在優質企業認定上,《方案》向集成電路、人工智能、生物醫藥、航空航天、新能源和智能網聯汽車、智能制造、高端裝備等新片區重點發展產業領域的企業傾斜。中國銀行上海分行副行長張欣園介紹,對符合條件的優質企業,銀行可憑企業收付款指令,在“展業三原則”基礎上,直接為企業辦理貨物貿易及服務貿易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企業無需事前、逐筆提交真實性証明材料。

  “跨境支付通過網銀上傳付款指令,不出門就能把業務辦成,這是真正的便利化。”萊德沃重工機械(上海)有限公司負責人這樣點贊。

  新投資、新政策不斷落地,上海經濟發展的新動能正在加速積聚。

(責編:白宇、岳弘彬)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