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要素市場化配置首份中央文件印發 將引導要素向先進生產力集聚
完善要素市場化配置是建設統一開放、競爭有序市場體系的內在要求,是新時代加快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重要內容。4月9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關於構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場化配置體制機制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明確了要素市場制度建設的方向及重點改革任務,並就擴大要素市場化配置范圍、促進要素自主有序流動、加快要素價格市場化改革等作出了部署。
“作為中央關於要素市場化配置的第一份文件,《意見》對於形成生產要素從低質低效領域向優質高效領域流動的機制,提高要素質量和配置效率,引導各類要素協同向先進生產力集聚,推動經濟發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加快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具有重大意義。”國家發展改革委有關負責人在接受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採訪時表示。
深化經濟體制改革內在要求
經過40多年改革開放,我國商品市場發育較為充分,目前商品和服務價格已由原來的97%以上由政府定價,轉變為97%以上由市場定價。同時,要素市場建設和改革也取得了重要進展,資本、土地、勞動力市場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市場配置要素資源的能力明顯增強。
“但是,與商品和服務市場相比,要素市場發育還不充分,存在著市場決定要素配置范圍有限、要素流動存在體制機制障礙、要素價格傳導機制不暢等問題,影響了市場發揮資源配置的決定性作用。”該負責人表示,正因為此,完善要素市場化配置是深化經濟體制改革、建設高標准市場體系的客觀要求。
要素市場化配置還是解決我國經濟結構性矛盾、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根本途徑。“要素配置扭曲具有很強的傳導性和擴散性,由此造成了一系列經濟結構性矛盾和問題。加快要素市場化改革,是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解決制約全局深層次矛盾的重要突破口。”該負責人說。
“從破除無效供給來看,過剩產能特別是‘僵尸企業’的存在,就是要素配置扭曲的集中表現。要推動‘僵尸企業’出清,就要加快形成市場決定要素配置的機制,釋放錯配的資源。”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市場所副所長劉泉紅說,從培育新動能角度來看,要擴大優質增量供給,就要建立促進要素自由流動的機制,使科技創新、現代金融、人力資源等現代生產要素,能夠從低質低效領域向優質高效領域流動,提高要素宏觀配置效率,共同支撐實體經濟發展,形成協同發展的產業體系。
完善要素市場化配置,還有利於讓要素活力競相迸發,為經濟發展注入新動力。中國經濟改革研究基金會理事長宋曉梧表示,一方面,宏觀經濟發展依賴微觀主體活力,企業是組織生產要素的主體,企業活力是否充分釋放,取決於要素活力是否競相迸發﹔另一方面,數據等新型生產要素對其他生產要素的效率有倍增作用,已和其他要素一起融入價值創造過程中,形成了新的先進生產力,它們對於推動我國經濟轉向創新驅動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提高靈活性科學性協同性
要素市場是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現代市場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但在實踐中,不同要素的市場化程度差異較大,面臨的問題也各不相同。
對此,上述負責人表示,在推進要素市場化配置過程中,既要從整體上擴大要素市場配置范圍,加快發展要素市場,也要根據不同要素屬性、市場化程度差異和經濟社會發展需要,提高要素配置的靈活性、科學性、協同性,構建起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場化配置體制機制。
針對不同要素領域,《意見》分類提出了深化要素市場化配置的改革方向,明確了完善要素市場化配置的具體舉措——
在土地要素方面,著力增強土地管理靈活性。一是靈活產業用地方式,推動不同產業探索增加混合產業用地供給。二是靈活土地計劃指標管理,探索建立全國性的建設用地、補充耕地指標跨區域交易機制。
在勞動力要素方面,著力引導勞動力要素合理暢通有序流動。一是暢通落戶渠道,探索推動在長三角、珠三角等城市群率先實現戶籍准入年限同城化累計互認,放開放寬除個別超大城市外的落戶限制,試行以經常居住地登記戶口制度。二是暢通職稱評審渠道,推進社會化職稱評審。
在資本要素方面,著力完善多層次資本市場制度。一是完善股市基礎制度建設,制定出台完善股票市場基礎制度的意見。二是完善債券市場統一標准建設,統一公司信用類債券信息披露標准,對公司信用類債券實行發行注冊管理制。
在技術要素方面,著力激發技術供給活力,促進科技成果轉化。一是激活產權激勵,開展賦予科研人員職務科技成果所有權或長期使用權試點,並行推進職務成果“三權”改革和所有權改革試點。二是激活中介服務活力,建立國家技術轉移人才培養體系。
值得關注的是,數據作為一種新型生產要素寫入了《意見》。“此舉旨在通過加快數據要素市場培育,充分發揮數據要素對其他要素效率的倍增作用,使大數據成為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新動能。”劉泉紅說。
完善政府調節與監管
“生產要素與商品的屬性不同,比如勞動力要素附著在勞動者個體身上,土地要素天然帶有一定公共性,要素市場建設不能完全等同於商品市場建設。”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副院長陳彥斌說。
據悉,《意見》在大幅減少政府對要素直接配置、推進要素配置市場化改革的同時,強調要完善要素價格形成機制和市場運行機制,明確政府對要素價格、市場運行的調節和監管內容,健全推進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的組織保障機制。
首先,要加快要素價格市場化改革,規范引導要素市場價格行為。上述負責人表示,《意見》提出要完善主要由市場決定要素價格機制,分類提出完善土地、勞動力、資本等要素價格機制的舉措,推動政府定價機制由制定具體價格水平向制定定價規則轉變,加強要素價格管理和監督。
其次,健全要素市場運行機制,建立分類統一、規范有效的交易規則和服務體系。健全要素市場化交易平台,夯實要素市場交易基礎設施。完善要素交易規則和服務,引導形成有競爭力的市場交易規則和服務體系。提升要素交易監管水平,規范交易行為,加強信用體系建設,健全交易風險防范處置機制。
值得關注的是,在健全要素收入分配機制上,《意見》提出要健全生產要素由市場評價貢獻、按貢獻決定報酬的機制,承認物質利益原則和合理的收入分配差距,強化以增加知識價值為導向的收入分配政策。“這些舉措充分尊重了科研、技術、管理人才,充分體現了技術、知識、管理、數據等要素價值,必將極大調動各方積極性。”宋曉梧說。
“從整體上深化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就要充分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決定性作用,推動要素配置依據市場規則、市場價格、市場競爭實現效益最大化和效率最優化。與此同時,也要更好發揮政府作用,不斷完善政府調節與監管,做到‘放活’與‘管好’有機結合,引導各類要素協同向先進生產力集聚。”陳彥斌說。(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顧陽)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