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經濟·科技

874萬畢業生迎來最難就業季:企業縮招、毀約、尷尬雲招聘

楊智杰
2020年06月29日08:13 | 來源:中新經緯
小字號

  874萬畢業生迎來最難就業季:企業縮招、毀約、尷尬雲招聘

  不能一直給公務員、國企“開口”,靠體制給學生“兜底”。更長期的應對路徑,還是要靠重振市場經濟,提供更長效的就業支持機制

  校招變局

  本刊記者/楊智杰

  發於2020.6.29總第953期《中國新聞周刊》

  進入6月,校招已到后半場。

  即便沒有發生疫情,史上最大規模的874萬畢業生,也將迎來最難就業季。根據數據,今年報名參加考研的人數是341萬人,在教育部宣布研究生擴招之后,這其中大約有100萬畢業生可以繼續讀研。再扣除專升本、讀博、留學等畢業生群體,剩下的大部分學生將面向就業市場。

  疫情,無疑使得這一局面雪上加霜。越來越多的數據,透露出不容樂觀的形勢。“985”高校華南理工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近期透露,截至5月25日,該學院本科生就業率為35.17%,其中簽約率僅為14.48%,研究生就業率為48.53%。面對就業率不足五成的嚴峻形勢,學院不得不向校友發出“求助信”,為畢業生提供更多就業資源。

  Boss直聘研究院數據顯示,盡管面向應屆生的招聘需求在春季持續復蘇,招聘時間線延后,招聘周期也有所延長,但截至5月20日,今年應屆畢業生春招的整體招聘規模較2019年同期下降27%。

  供需失衡

  王楓就職於一家A股上市房地產公司的HR(人力資源部門),往年春節后,公司會盡快啟動春招計劃。但今年,計劃被叫停。

  過去幾年,王楓所在的公司每年會招聘超過500人的應屆生,盡管秋招是重頭戲,來年春招也會對空缺崗位進行補錄,人數超過百人。他告訴《中國新聞周刊》,招聘應屆畢業生是公司人才儲備的重要戰略,但是疫情以來,公司業績下滑,現有員工都被裁員,所有的招聘全部按下了暫停鍵。

  從1月起,受疫情所累,國內樓市總體呈負增長。國家統計局公布,2020年1~2月份,全國住宅銷售面積同比下降了39.2%,銷售額則同比下降了35.9%。市場交易放緩也使得房企現金流壓力倍增,開發投資和到位資金均同比下降近兩成。以往“財大氣粗”的房地產開發商,也開始收緊錢袋子。王楓透露,公司“下半年還會有校招計劃,但力度不會有往年那麼大。”

  民航也是受沖擊嚴重的行業。春節過后,國內航班因疫情影響大量取消,民航局頒布最嚴格的“五個一”規定,國際航班也大幅縮減,民航營收數據出現斷崖式下跌。

  民航院校的畢業生,在這個春天,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寒流”。“國內幾所民航類學校都有一個普遍特點,80%以上的學生畢業后都會直接找工作。”中國民航大學就業辦教師劉闊對《中國新聞周刊》介紹,以往,民航這類行業內院校的就業情況相對比較好,基本不愁找工作,但是今年壓力倍增。

  劉闊發現,春節過后,往年第一時間主動聯系中國民航大學發布招聘信息的企業們卻遲遲沒有動靜。就業處的老師們開始主動出擊,他們列了一個清單,囊括了全國各地與民航相關的企業,挨個打電話,咨詢並邀請企業加入春季招聘。“大家都屬於民航業,也挺支持我們的工作。”劉闊說,但是也有企業很為難,目前校招崗位需要重新核算,可能不像以前有那麼多崗位空出來。

  新冠疫情重創各行各業,面臨資金鏈危機,一些公司不得不做出裁員、降薪、停薪留職的決定。寄希望於春招的畢業生,在春節過后等來的卻是企業大規模縮招。智聯招聘校園事業部總監孫凌感觸頗深,往年春節后的3月是他最忙的時間,但3月初,他接觸的企業中,約有30%明確提出了終止所有招聘,40%表示觀望,等待溝通。

  “同比來看,在新冠肺炎疫情和經濟下行壓力綜合影響下,與去年同期相比,本季度大學生招聘需求人數減少了16.77%,但求職申請人數增加69.82%。”中國人民大學中國就業研究所聯合智聯招聘公司發布的《大學生就業力報告》提到,3月份畢業生進入春季招聘市場,遇到了顯著的供需矛盾。

  上述報告統計,網絡游戲業招聘需求人數同比減少67.9%,而求職申請人數同比增加14.0%。此外,受此次疫情影響,交通/運輸、IT服務(系統/數據/維護)、旅游/度假、汽車/摩托車等行業的大學生就業形勢也較為嚴峻。

  4月8日,Boss直聘發布的《2020應屆生春招趨勢報告》也顯示,貿易、進出口行業受到國外疫情的二次沖擊,紡織、鞋履、小商品等領域外貿訂單數急劇下降,貿易/進出口的崗位校招比去年同期降低了43.1%。能夠吸納大量應屆生就業的服務業和貿易行業需求同樣降低四成。收縮程度最大的是金融行業,較2019年同期降幅超過一半。

  “就業人數持續增加,招聘需求大幅下降,就業進程整體延后,順利畢業和成功就業壓力交織。多方因素疊加,畢業生普遍感到就業壓力大。”全國政協委員、華東師范大學副校長戴立益在接受媒體採訪時,總結了今年“最難就業季”的幾個特點。

  隨著公司復工,疫情在國內得到一定控制,企業的招聘需求逐漸回升。Boss直聘近期的報告稱,截至5月20日,受疫情沖擊較大的五個主要行業招聘需求均有不同程度的恢復。其中,餐飲的招聘幾乎回歸正常,同比2019年恢復了92.9%,酒店對人才的需求恢復到了去年的87.5%,貿易/進出口、廣告/傳媒的招聘需求回升至去年的7成以上。旅游業尚未恢復元氣,招聘需求只是去年的51%。

  並非所有行業都在縮招,統計發現,互聯網企業、機械/制造業、能源/化工/環保行業應屆生需求量卻不降反升。

  今年2月,北京字節跳動科技有限公司宣布,春季招聘為大學生開放超過6000個全職及實習生就業崗位。“今年的需求比往年翻了一倍,去年的校招需求是3000人左右。”字節跳動相關負責人告訴《中國新聞周刊》,這主要是因為公司處於快速發展階段,對人才有大量需求。疫情也並沒有影響字節跳動的招聘節奏,春招從2月持續到4月底,截至6月初,字節跳動已經給3500余位學生發放了offer。

  Boss直聘研究院的報告也提到,人工智能、5G、工業互聯網、物聯網等“新基建”熱門產業的應屆生招聘力度普遍提升,面向應屆生的崗位規模較去年同期均有1~5個百分點的提高,應屆生崗位佔比也高於全行業均值。

  雲招聘的尷尬

  受疫情影響,線上招聘了成為2020屆春季校園招聘的主流方式。

  3月4日,教育部發文,“教育系統在疫情沒有得到有效緩解之前,要暫停舉辦各類高校畢業生現場招聘活動。要充分利用部、省、校三級聯通的就業網絡體系以及社會招聘網站,聯合舉辦24365校園招聘服務活動(24小時365天招聘活動),各地各高校要組織畢業生積極參加上述網上招聘活動。”

  智聯招聘告訴《中國新聞周刊》,截至6月4日,今年春季智聯招聘平台已經舉辦1217場空中雙選會,超過73萬家企業參與,發布280多萬個職位。Boss直聘、前程無憂等各類招聘平台,甚至快手、釘釘等互聯網公司也為線上招聘提供了新的渠道。

  線上招聘看似熱鬧,但效果到底怎樣?對大部分企業而言,線上招聘是疫情下的無奈選擇。企業HR與應聘者全程無接觸招聘,更加安全,成本也相對更低。但是如此大規模的初體驗,招聘雙方都出現諸多水土不服,很大程度影響了春招的進展和效果。

  “部分企業跟我們反饋,有時候和學生聊著天,突然對方就黑屏或者斷線了。”中國民航大學就業辦劉闊注意到,這些意外造成面試不順暢,可能會成為學生的減分項,影響企業對應聘者的選擇。

  湖南科技大學招生就業處處長蔣利平告訴《中國新聞周刊》,線上招聘雖不受地域限制,但也正因為這份便利,存在弊端。學生海量投簡歷,用人單位的簡歷查看率直線下降,據他們統計,大約隻有35%。學校為此曾給400多家用人單位一一發去短信,提醒他們及時查看學生投遞去的簡歷,最終有100多家給予了肯定回復。

  另一組數據更能說明問題。2月至今,湖南科技大學舉辦了8場線上招聘會,提供了超過10萬個崗位。但截至5月中旬,網上簽約人數為500人左右。而往年舉行的線下招聘會,每場會提供2萬到3萬個崗位,大約會有1000人達成意向。

  “線上視頻面試給我們的選人帶來了很大的阻礙,這是一個比較關鍵的難點。”TCL華星光電技術有限公司人事經理陳潔娜告訴《中國新聞周刊》,以往線下面試時,從見到學生走進房間到開始自我介紹,3分鐘內基本上就可以判斷出對方是否是公司想要的人,能有效識別這個候選人是否是公司的黃金目標人群。但在線上招聘,人力資源部門分崗位安排畢業生面試,學生隔著屏幕自我表現,面試官很可能會忽略一些肢體語言等因素的觀察。

  線上面試也會讓一些企業的招聘陷入被動局面。中冶陝壓重工設備有限公司,是位於陝西的一家國有大型裝備制造企業。該公司人力資源部一名工作人員告訴《中國新聞周刊》,今年3月,公司開始參加線上春季校園招聘會,有30多個技術類工程師的崗位空缺。為了更快招到人才,公司還新開兩個網上招聘端口。但直到6月初,這些崗位仍然沒有招滿。

  往年,中冶陝壓重工設備有限公司會參加機械類對口院校的校園招聘會,或者申請專場招聘會,向畢業生介紹的公司信息更多樣,互動更及時,一次線下雙選會,公司至少可以收到七八十份簡歷。但今年春招,參加一次線上招聘會,他們收到的簡歷隻有二三十份。“線上招聘,學生看到的只是海量企業中的一個名字而已,感受力可能沒有線下那麼敏感。”上述工作人員表示。

  招聘節奏被明顯打亂了。春季招聘中,一直有“金三銀四”的說法,3~4月是春招的黃金期。上述HR提到,往年到了6月,公司的新人已經基本招滿,7月進行新人培訓,但是到目前為止,還有許多崗位沒有招滿,她預計,新人培訓也可能推遲或者擱淺。

  “線上招聘讓我們非常被動。”陳潔娜坦言,通過線上招聘,無法知道學生在每個環節流失的原因,也不知道是否有足夠的人力、物力投入去把控人員的流失。陳潔娜團隊擔心,屆時公司會面臨尷尬的境地——前一屆校招沒收尾,后一屆校招又要開啟了。

  在她看來,整個招聘市場,沒有為大規模雲招聘做好准備,“疫情的發生在意料之外,企業如何應對春招都是摸著石頭過河,包括做校園招聘的獵聘、前程無憂、智聯等平台,對他們來說也是一場猝不及防的行動。”

  毀約率上升

  疫情給校招帶來了很多不確定性。不止未能找到工作的學生焦慮,即使已經手握offer的畢業生,也可能面臨煮熟的鴨子飛走的意外。

  吳小飛是中國民航大學的應屆畢業生,去年9月,計劃考研的他給自己留了條后路,同時參加秋招,找工作保底。過程出乎意料的順利,9月18日,學校正式秋招的第一天,國內一家知名航空公司前來招聘,要求專業對口、過英語六級。投簡歷和面試后,吳小飛第二天就收到錄取通知,並在當天簽了就業協議,約定后續提交體檢報告。

  2月初,研究生筆試成績推遲公布,復試延期,有一份工作在手的吳小飛少了些忐忑。幾天后,他卻突然接到該航空公司電話,稱就業協議被退回。“按照他們的說法,這是沒有法律效應的協議。”吳小飛心裡不平,“對方給的理由是,過去一段時間對我們考察,不合格。但是公司沒有給出任何細則,也沒有說我哪條不合格。招生時也沒有說有考察,對我們唯一的考察,是體檢報告。”

  遭遇無理由毀約,吳小飛並非個例。他告訴《中國新聞周刊》,去年秋招,該航空公司在中國民航大學招聘了20位畢業生,其中有10個人都被退了就業協議。“有比我更慘的同學,因為簽了工作,直接放棄考研。如果這個公司毀約,就沒有工作了。”吳小飛認為,這種做法任性且不負責任,“這是第一批來學校招聘的公司,后面的秋招,我們都沒有參加,把我們最好的秋招機會也浪費了。”

  最終,由中國民航大學出面交涉,該航空公司調整決定,繼續聘用這批畢業生,但是改變了入職條件:要麼繼續在原定的工作城市,換一個崗位﹔要麼崗位不變,換個城市。其他的同學都選了不換崗位換城市,但吳小飛對這份工作已經不抱期望。3月下旬,吳小飛收到進入研究生復試的通知,未來又多了一種可能性,“我現在准備考研復試,上岸的幾率挺大的。”

  但不是所有人都像吳小飛一樣擁有選擇。一位2020屆環境工程應屆畢業生在知乎上分享,去年10月底,他與一家國企簽訂就業協議,原計劃可以舒適地過完畢業季,但是4月底,他收到了公司解約通知和一筆違約金,不得不在春招的尾巴重新投入找工作的大潮。但春招形勢要比去年秋天更為嚴峻,他將知乎的簽名改為“疫情下的畢業生,前途迷茫”。評論區裡,有十多個學生留言,講述同樣被公司毀約的經歷,有的原因很簡單,“僅僅是因為發生了疫情”。

  往年,公司與學生之間有一方提出解約時有發生,但2020屆的一些畢業生遭遇公司解約,則成了新冠疫情的“次生災害”。

  “疫情下,企業一季度面臨虧損,隻能打保守牌。”王楓對《中國新聞周刊》坦言,他所在公司今年與一部分校招生解約了。原因在於,疫情加上經濟下行,公司進行組織架構調整,有一些區域的事業部被整體裁掉,“舉個例子,比如我們公司在長沙的事業部沒有了,去年秋招招聘的應屆畢業生,我們就隻能調往其他區域。有的學生如果覺得遠,或者因其他理由不願意去,雙方就隻能解約。”

  3月18日,國務院辦公廳發布《關於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強化穩就業舉措的實施意見》,其中特別提到,國有企業今明兩年連續擴大高校畢業生招聘規模,不得隨意毀約,不得將本單位實習期限作為招聘入職的前提條件。

  疫情造成流動性差,一些重視實踐類專業的學生無法實習,也是企業毀約的原因之一。河南財政金融學院招生就業處處長付新超告訴《中國新聞周刊》,“秋招春招大多是招聘實習崗位,很多學生都是通過實習轉化成就業,但是今年沒有這個環節。”另外,學生去年跟一些中小型企業簽訂了實習協議,但今年企業倒閉或者裁員,這些學生被迫“失業”。

  “鐵飯碗”擴招空間有限

  面對慘淡的就業市場,全社會都在幫這一屆應屆畢業生尋找出路。

  以往,許多省份的公務員考試都集中在4月前后進行,今年受到疫情影響,多地推遲省考時間。但在企業大規模縮招的背景下,將求職目標投向公務員考試的畢業生,將迎來利好。

  4月底,山東省成為疫情暴發之后第一個啟動公務員招錄的省份,計劃在2020年招錄7360人,比去年的3047人增加了一倍以上。該計劃也向應屆畢業生有明顯地傾斜,山東省第一次拿出了1021個崗位,專門面向高校應屆畢業生。6月5日,福建省也啟動2020年公務員的招錄,招錄規模擴大,高校畢業生可報考的職位超過錄用計劃的九成。此外,遼寧、河北、江蘇等省份都在今年公務員招錄工作中,增加了2020年應屆高校畢業生的比重。

  事業單位也在向應屆畢業生伸出橄欖枝。深圳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告訴《中國新聞周刊》,今年深圳市共有2020屆高校畢業生近2.88萬人。在事業單位招聘專項行動下,深圳市要求事業單位適當放寬專業技術、基層工作經歷等條件,在計劃補充工作人員數量上,應屆生招考將超過總人數的70%,相較往年有大幅度提升。去年,事業單位的高校畢業生錄取佔比不足50%。此外,6月11日,深圳市公辦中小學面向畢業生公開招聘1382名在編教師,而往年,這些崗位很少招聘應屆生,更多提供給有經驗的求職者。

  深圳市還要求,國有企業要確保招收應屆高校畢業生比上年實現一定比例的增長。“國有企業今明兩年將連續擴大高校畢業生招聘規模”,也是今年教育部等6部門開展就業“百日沖刺”十大專項行動中的一項。

  從全國范圍內,政府還要求充實基層專項計劃行動。“特崗教師”計劃將增加招募規模5000人,今年招募規模將達到10.5萬人﹔“三支一扶”計劃擬招募3.2萬人去基層﹔“西部計劃”等中央基層項目實施擴招﹔將招收40多萬畢業生補充中小學和幼兒園教師隊伍,採取“先上崗、再考証”的舉措。今年也將落實畢業生參軍入伍的優惠政策。粗略統計,這些崗位一共可以提供大約55萬個崗位。

  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儲朝暉長期關注高校畢業生就業情況,他告訴《中國新聞周刊》,“如果從政府角度來解決高校畢業生就業的問題,提供一些比如公共衛生、教育等崗位,我覺得有一定空間,但空間總體來說還是太小。”

  一位教育財政領域的學者也曾對媒體表示,“我們不能一直給公務員、國企‘開口’,靠體制給學生‘兜底’,更長期的應對路徑,還是要靠重振市場經濟,加強高校和用人單位的鏈接紐帶,優化人才培養,提供更長效的就業支持機制。”

  近年來,民營經濟已成為吸納高校畢業的重要去向。2019年,麥可思發布的《2019年就業藍皮書》也顯示,2014~2018屆本科畢業生在民營企業就業的比例從50%上升到54%,高職高專畢業生在民營企業就業的比例從65%上升到68%。但在儲朝暉看來,國家在鼓勵民營企業吸納畢業生的政策上,力度仍然不夠。

  儲朝暉認為,“真正要解決大學生就業問題,必須要為民營企業提供更好的環境,這是潛力最大的方向。”

  (應受訪者要求,王楓、吳小飛為化名)

(責編:李都也(實習生)、李棟)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