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經濟·科技

談談心鼓鼓勁聽聽建議 這次座談會賦予企業家精神新內涵

孫陽 車柯蒙 栗翹楚
2020年07月23日07:15 | 來源:人民網-財經頻道
小字號

7月21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京主持召開企業家座談會,並發表重要講話。習近平總書記這樣描述主持召開本次座談會的初衷:“一是同大家談談心,二是給大家鼓鼓勁,三是聽聽大家對當前經濟形勢、‘十四五’時期企業改革發展的意見和建議。”

座談會上,7位企業家代表先后發言,參會市場主體涵蓋國有企業、民營企業、外資企業、個體工商戶代表和港澳台資企業。企業性質覆蓋廣,企業規模跨度大,可以說,特殊時間節點下為企業家召開的這次特殊會議,無疑具有重要意義和深刻內涵。

通讀講話全文,在保護和激發市場主體活力方面,習近平總書記指明四個方向﹔弘揚企業家精神,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五點希望﹔集中力量辦好自己的事,習近平總書記則更加詳細地闡述了新發展格局。對此,人民網財經專訪多位專家學者,解讀這次企業家座談會釋放的重要信號和時代意義。

留住青山 贏得未來

給市場主體吃下“定心丸”

1.23億戶市場主體,3858萬戶企業,8261萬戶個體工商戶,用習近平總書記的話來說,這些市場主體是我國經濟活動的主要參與者、就業機會的主要提供者、技術進步的主要推動者,在國家發展中發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今年以來,受疫情沖擊和外部環境影響,這些市場主體的生存發展受到了極大考驗。與此同時,作為疫情防控的重要力量,很多市場主體也作出了突出的貢獻。

我國經濟一季度大幅下滑,二季度企穩回升、由負轉正,增長3.2%,數據折線圖的背后,是大量市場主體的堅守與付出。

習近平總書記提到,要千方百計把市場主體保護好。

在扎實做好“六穩”工作、落實“六保”任務的總基調下,落實好紓困惠企政策,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構建親清政商關系,高度重視支持個體工商戶發展,成為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激發市場主體活力的四方面重要抓手。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宏觀經濟部副部長馮俏彬在接受人民網財經記者專訪時表示,在全力抗擊疫情的過程中,宏觀政策充分做到了企業有困難,政府對症下藥,保護好市場主體成為重要著力點,體現了政策溫度和前瞻思路。

“舉例來看,針對疫情初期一些企業面臨流動資金緊張的困難,一系列財稅和金融政策集中出台,增加了財政補貼和稅收優惠。同時,加大信貸支持,壓降融資成本,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而針對部分個體工商戶租金壓力大的情況,我們又出台了一系列減租降費的政策,在政策導向和實際支持上都給予了市場主體充分的關照。”馮俏彬說。

國研新經濟研究院執行院長朱克力在接受人民網財經專訪時這樣說,“我們的舉措和成效可以用‘千方百計’和‘事半功倍’兩個詞來概括。”

朱克力認為,在外部環境挑戰加劇、疫情沖擊依然存在的情況下,為實現“六穩”“六保”目標,從中央到各地區、各部門相繼出台的一系列保護支持市場主體的政策措施,不斷增強了億萬市場主體的安全感和獲得感,從而最大程度保護和激發市場主體活力。

立足當下 著眼未來

賦予企業家精神新內涵

座談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改革開放以來,一大批有膽識、勇創新的企業家茁壯成長,形成了具有鮮明時代特征、民族特色、世界水准的中國企業家隊伍。企業家要帶領企業戰勝當前的困難,走向更輝煌的未來,就要弘揚企業家精神,在愛國、創新、誠信、社會責任和國際視野等方面不斷提升自己,努力成為新時代構建新發展格局、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推動高質量發展的生力軍。

談到這次座談會對弘揚企業家精神的重要意義,馮俏彬認為,習近平總書記的講話拓展了企業家精神的時代內涵,為企業家在困境和挑戰中奮勇前進指明了方向。

“通常我們理解的企業家精神,主要在創新精神和冒險精神,通過創造財富實現自身價值。習近平總書記特別強調要增強愛國情懷,要誠信守法並承擔社會責任,這就要求企業家在行動上要與時俱進,在思想上更要有規則意識和法制意識。” 馮俏彬表示。

商務部研究院產業國際化戰略研究所所長崔衛杰在接受人民網財經專訪時表示,對中國企業來說,愛國是企業家心無旁騖做實業的基本前提,創新是推動企業創新、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關鍵,誠信守法是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建設的重要保障,社會責任是企業立足社會的根本要求,國際視野是企業利用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兩種資源的重要要求。

當前,中國企業家應當如何把握機遇,化危為機?採訪中,多位專家建議,要以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弘揚企業家精神的講話為指引,充分利用好紓困惠企政策紅利,把握新一輪產業發展機遇。

中國工業經濟聯合會經濟研究中心副主任劉興波在接受人民網財經專訪時表示,疫情沖擊下,全球產業鏈、供應鏈均收到影響,中國企業需要重構企業自身生態,創造新的市場,向產業鏈上下游延伸,同時,整合周邊技術,建立區域的產業協同創新機制。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對外經濟研究部綜合研究室主任、研究員趙福軍認為,下一步,中國企業的高質量發展離不開四個方面:一是充分利用好紓困惠企政策紅利﹔二是不斷推進商業模式、技術、產品等方面創新,打造競爭新優勢﹔三是瞄准國內市場,加快轉型升級﹔四是立足未來我國國內重大需求進行創新布局。

暢通大循環 打造新優勢

明確如何辦好自己的事

在今年全國“兩會”上,習近平總書記講過,面向未來,我們要逐步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

這次座談會,習近平總書記道出了背后的主要考慮:

在當前保護主義上升、世界經濟低迷、全球市場萎縮的外部環境下,我們必須充分發揮國內超大規模市場優勢,通過繁榮國內經濟、暢通國內大循環為我國經濟發展增添動力,帶動世界經濟復蘇。

此外,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絕不是關起門來封閉運行,而是通過發揮內需潛力,使國內市場和國際市場更好聯通,更好利用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兩種資源,實現更加強勁可持續的發展。

崔衛杰認為,按照習近平總書記在座談會上的講話精神,要充分發揮國內超大規模市場優勢,採取有效措施擴大內需、釋放消費潛力,暢通國內大循環﹔要聚焦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對標國際高標准經貿規則,優化有助於集聚國際高端要素、推動國內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政策制度體系,營造良好的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同時,可以充分發揮自貿試驗區、自由貿易港、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試點等新高地的示范帶動作用,加快構建更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體制,更好地聯通國內市場和國際市場。

朱克力則建議,一方面,要注重通過推動產業數字化轉型,以增量帶動存量,同時充分考慮外部環境和市場實際,避免預期不穩引起的潛在風險﹔另一方面,要緊緊抓住制度創新這個改革開放的“牛鼻子”,在發揮國內超大規模市場優勢、構建完整內需體系的同時,以助推國內國際雙循環為取向,積極培育新形勢下中國參與國際競爭合作的新優勢。

“習近平總書記對於集中力量辦好自己的事的深刻闡述,是在明確中國自身發展定位,並深刻分析外部環境不確定性的前提下提出的,這是中國這艘大船在歷史風浪中繼續前進的必然選擇。” 馮俏彬說。      

(責編:任妍、孫陽)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