茭白產業帶動農民增收致富

走進羨塘鎮龍虎村茭白種植基地,兩米多高的茭白密密麻麻地樹立在水田中,茂盛的葉子將在田裡割茭筍的工人遮擋得嚴嚴實實。6月下旬茭白成熟后,每天都有幾十名工人在這裡割茭筍,龍虎村村民楊小芬就是其中之一。據了解,自2019年10月份龍虎村發展茭白育苗基地開始,她就一直在基地務工,從最初的育苗、分苗到現在割茭筍,不到一年的時間,她在茭白育苗基地務工存下來的錢已經有一兩萬了。
“一天9個小時,老板給我們100元一天,大概一天也要割四五百斤。對我們農民來說,這是一個好項目。可以在家帶孫子,還可以賺到錢”楊小芬開心地說到。
近年來,貴州省惠水縣羨塘鎮堅持以基層黨建作為農村產業發展力量源泉,採取“支部+合作社+公司+農戶”模式,通過土地流轉、務工收入、銷售收益等機制,帶動農戶種植茭白,順利實現了企業與農戶利益雙贏,進一步鞏固提升了脫貧攻堅成果。
茭白是多年生水生植物,栽種一年可連續收割五年。茭筍口感鮮嫩肥美又不失清脆爽口,且具有去煩熱、解酒醉等功效,因而成為人們餐桌上常見的蔬菜之一。
2019年,經過認真研究與考察,羨塘鎮決定在水源充沛、地勢平坦、海拔、土壤、氣候均適宜的龍虎村發展茭白種植,並引進實力雄厚、種植經驗成熟的企業,帶動周邊農戶發展茭白種植。龍頭企業負責流轉土地、培育種苗、技術培訓、統購統收,合作社隻需組織人力來進行后期管理和維護。
“對於有意願種植的農戶和合作社,我們公司負責提供土地、肥料、農藥,還提供技術培訓指導,待農戶種成之后,我們以每斤一元的價格收購,然后銷往全國各地”惠水利君堂農旅開發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楊倩充滿信心的說道。
看見家門口的茭白產業發展得很不錯,並且有龍頭公司提供技術和銷售保障,今年3月,龍虎村村民陳開義接手管理了230畝茭白地,並請了同村的工人幫他打理。到目前為止,陳開義已經收割了9萬斤茭白,折合收入9萬元。
“每天都是25個到30個人幫我干活,除草、打藥、施肥,從(今年)6月20日開始收割茭白,割到現在,有9萬斤都是我的。(收成)還可以,這一季還可以,滿意。”陳開義滿臉笑容。
在產業結構調整中,羨塘鎮牢牢把握產業發展“八要素”,以龍頭公司為經營主體,採取“黨支部+合作社+公司+農戶”模式,通過土地流轉、務工收入、銷售收益等機制,帶動農戶種植茭白,順利實現了企業(合作社)與農戶利益雙贏,進一步鞏固了脫貧攻堅成果。
據村黨支部書記羅洪開介紹,到現在為止,龍虎村種的茭白有1280畝,每一畝採摘量為3500斤左右,按照每斤1元的保底收購(價),現在每畝能實現3500元的產值。
“從(今年)6月20日到今天,我們初步測算,已經採了12萬斤,也就是說,已經有12萬元的收入了”(李國立、吳藝飛)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