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經濟·科技

“一參一控”限制放寬 券商系公募將擴容

2020年08月10日08:00 | 來源:人民網-國際金融報 
小字號

隨著申請公募牌照限制的放寬,更多資管機構將參與到公募基金行業中,有利於做大公募基金公司業務,同時有利於資管業務的拓展。

公募基金管理辦法再次迎來重大修訂。

為增強公募基金行業服務實體經濟能力,支持行業機構做優做強,創造良好的行業發展生態,証監會日前發布《公開募集証券投資基金管理人監督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下稱《管理人辦法》),意見反饋截止時間為8月30日。

本次修訂最大亮點在於“一參一控”限制放寬。此前因該項限制導致多家頭部券商或其資管子公司缺乏公募牌照,新規放寬限制后,一些大型公司可以按照“一參一控一牌”同時控制一家基金公司和一家公募持牌機構。

此外,該項修訂還將推動行業良性發展。業內人士對《國際金融報》記者表示,監管傾向於打造國際一流資產管理機構,未來行業強者恆強的局面將會加劇,一些中小公司的成長之路將會愈發艱難。

推出“一參一控一牌”

根據《管理人辦法》,備受業界關注的公募牌照“一參一控”限制放開。按照新規中“一參一控一牌”的要求,同一主體或者受同一主體控制的不同主體控制的其他公募基金管理人數量不得超過1家,參股基金管理公司的數量不得超過2家,其中控制基金管理公司的數量不得超過1家。

與此前的“一參一控”略有不同,“一參一控一牌”允許同一主體同時控制一家基金公司和一家公募持牌機構,這意味著部分券商以及旗下券商資管將擁有申請公募牌照的資格,將推動券商旗下產品公募化改造進程。

東方財富Choice數據顯示,目前券商中持有公募牌照的僅13家,包括6家証券公司及7家券商資管子公司。分別是高華証券、東興証券、國都証券、華融証券、山西証券、中銀國際証券、渤海匯金資管、財通資管、華泰資管、東方資管、長江資管、浙商資管、中泰資管。

而一些大型券商由於此前“一參一控”的限制,還未拿到公募牌照。比如,中信証券、國泰君安、招商証券、海通証券、銀河証券、廣發証券、中信建投、國信証券等。

上海法詢金融資管研究部總經理周毅欽在接受《國際金融報》記者採訪時表示,按照這次擬修訂的牌照制度,放寬“一參一控”限制,券商的資管子公司將可以申請公募基金牌照,進而開展公募業務,將便利券商大集合產品公募化改造。隨著申請公募牌照限制的放寬,更多資管機構將參與到公募基金行業中,公募基金行業競爭或加劇。

武漢科技大學金融証券研究所所長董登新對本報記者表示,此次修訂將有利於做大公募基金公司業務,另一方面有利於資管業務的拓展。資管和公募基金在一定程度上有相互聯通之處,資管業務的拓展對公募基金而言會有更多利好。

券商資管公募化將提速

《管理人辦法》征求意見稿推出后,券商人士紛紛點贊。有券商人士表示,目前公司已經在推動公募化進程。據記者了解,券商若想拿下公募牌照,主要有兩種方式:一種是集團申請公募牌照,另一種是通過資管子公司申請公募牌照。

証監會官網顯示,8月5日,民生証券申請設立公募基金公司的資格審批已經獲得一次書面反饋。

此前,天風証券一直渴望拿下公募牌照,2015年與長江証券聯手擬設立一家公募基金公司,但最終未能實現。2018年,天風証券積極推動公募牌照申請工作,目前未有最新消息。天風証券在去年收購恆泰証券股權之后,間接控股新華基金。

有券商人士認為,《管理人辦法》若能推出,將為券商大集合產品的公募化改造提供便利,約7360億元的存量大集合產品有望轉變成為真正的公募產品。

証監會表示,為順應資管新規過渡期延期一年,《証券公司大集合資產管理業務適用操作指引》過渡期同步延長至2021年底,為券商資管產品的公募化改造留出更多時間。據不完全統計,中金公司、浙商証券、中信証券、國泰君安、太平洋証券等10家券商已完成22隻大集合產品的公募化改造。

興業証券認為,在基金投顧資格放開背景下,券商資管部門也可基於自身投研和產品創設能力,為財富管理條線提供特色化的公募基金產品,為自身帶來業務新增長點。

推動公募良性發展

此次《管理人辦法》還有四個方面值得公募行業關注:進一步完善基金公司治理機制,突出強化長期激勵約束機制,要求基金管理人建立自上而下、由內而外的長期考核制度,加強行業文化建設﹔加強對公募持牌機構的業務監管,統一公募基金管理業務的監管安排,進一步提高公募基金業務的規范化程度﹔致力打造國際一流的財富管理機構,支持優質公司集團化運營,完善子公司監管安排,提高綜合財富管理服務能力﹔明確基金管理人退出機制安排,構建進退有序的行業生態。

對於建立長期考核制度,董登新認為,鼓勵基金管理人長期投資更有利於投資者的長期收益,看中長期收益而不是短期眼前利益,否則基金也會變成一個“大散戶”,這其實是一個很重要的導向。

對於支持優質公司集團化運營,興業証券認為,未來基金公司或將進一步加大與券商大股東內部的集團化協作。同時,支持優質基金公司設立子公司專門開展資產管理及相關業務,有助於基金公司整合內部資源,完善業務鏈條,利好優質公司進一步發展。數據顯示,目前135家公募基金公司中(除去券商以及券商資管),有56家屬於券商系公募,佔比達到四成。

對於未來行業競爭,董登新認為,公募基金牌照目前仍然是稀缺的,基金行業也需要構建一個進退有序、優勝劣汰的機制,使整個行業不斷做大做強。

目前來看,公募基金市場已成紅海,頭部化趨勢愈發明顯,中小型基金公司的發展面臨嚴峻挑戰。7月17日,証監會相關部門發布《支持証券基金行業實施組織管理創新》的文件,鼓勵基金公司實施市場化並購重組,提升自身行業競爭力。

滬上某中型公募相關人士對《國際金融報》記者表示,其實上述管理辦法與金融行業其他機構指導原則一致,行業要推動良性發展,這意味著告別之前的野蠻生長時代。

周毅欽認為,大中型基金公司的規模集中度越來越明顯,強者恆強是資管所有子行業未來的大趨勢。監管層力推打造國際一流資產管理機構,允許優質基金公司圍繞主業推進集團化運營。同時,完善市場化退出渠道,實現“進退有序”,強化“扶優限劣”,未來中小基金公司獨立發展之路將更加艱難。

(責編:李都也(實習生)、李棟)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