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春運”透視深圳40年的變遷
原標題:從“春運”透視深圳40年的變遷
2002年,旅客挑著行李趕車。
2002年春運,深圳火車站排隊買票的人,武警維持秩序。
2003年,回家過年的人想把好東西都帶給家人。
2011年,深圳春運進入高鐵時代。
2011年,進入高鐵時代,旅行變得舒適、便捷了。
2019年春運,深圳北站等著進站上車的旅客。從著裝和表情上不難看出“春運”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2019年春運期間,深圳北站兩位旅客盛裝出行。
深圳40年的發展,從 “春運”的變化可見一斑。
上世紀八十年代,改革開放讓中國流動人口逐漸龐大起來。春節期間,民工流、學生流、探親流、旅游流形成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遷徙,被稱為“春運”。
深圳作為一個移民城市,外來人口佔比近七成,春運壓力相當大。火車票一票難求,回家過年對深圳人來講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
上世紀八九十年代,許多深圳人都有過這樣的經歷:為了買火車票通宵排隊。因為買票人太多,隻能出動武警來維持秩序。數千排隊買票的人被分成若干個100人左右的方隊緩緩前行,以避免擁擠造成踩踏事故的發生。夜晚氣溫較低,排隊的人穿著厚厚的衣服,帶著小塑料凳,還要准備一些食物以免挨餓。因為出入不方便,上廁所都成問題。好不容易排隊到售票窗口,可票賣完了,隻能等第二天排隊繼續“戰斗”。
買票難,乘車也不容易。那時,沒有座位的站票比較多,綠皮車車廂內非常擁擠,走廊上、廁所裡都擠得滿滿當當的。那時,物資還比較緊缺,旅客都是大包小包,肩挑背扛地將大彩電、電腦、美食、服裝和當時很受歡迎的港貨往家鄉搬。
如今,深圳“春運”已經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人們回家過年的交通方式有高鐵、飛機、長途大巴、私家車等多種選擇﹔在家坐著,用手機就可以網上購票,刷臉就可以上車、上飛機,不再熬夜排隊買票了﹔快遞、電子商務迅速發展,網上購物應有盡有,非常方便,再也不用大包小包往家背東西了。你完全可以穿著時裝,優雅地坐高鐵或坐飛機回家過年,盡情享受輕鬆返鄉的感覺。
從“春運”的變化可看出,我們的生活越來越美好了。(記者 廖萬育 文/圖)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