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為新時代的中國擔負先行探路任務
為了擔負起重大的歷史使命,下一步深圳應當在五個方面率先走在全國前列:一是率先建設體現高質量發展要求的現代化經濟體系﹔二是率先營造彰顯公平正義的民主法治環境﹔三是率先塑造展現社會主義文化繁榮興盛的現代文明城市﹔四是率先形成共建、共治、共享、共同富裕的民生發展格局﹔五是率先打造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麗中國典范。
2020年是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8月18日也是《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支持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的意見》正式發布一周年。在這個特殊的歷史時刻,回憶過去,思考現在,展望未來,眺望南國,遙祝深圳,有特別重要的意義。
一、設立深圳經濟特區為社會主義制度注入了新的生機和活力
新中國成立以后,逐步建立起了社會主義制度,開始了社會主義建設的探索,中間走過彎路,曾較長時間在低收入裡徘徊,如何建設社會主義,確實困擾著我們。廣東寶安縣隔深圳河相望的香港,20世紀50年代以后迅速躍升為亞洲重要的交通樞紐和貿易中心,香港的繁榮富裕與寶安的貧窮落后形成強烈反差。據《廣東改革開放史》記載,1966-1978年,香港農民人均收入從1600港元(折合人民幣448元)增至13600港元(折合人民幣4365元),年均增長80%,而同期寶安人均收入從108元增至134元,年均增長僅2%,兩者的收入比從4︰1擴大到32︰1,巨大的經濟落差導致廣東珠三角等地出現了“逃港潮”。當時流行的民謠說:“寶安隻有三件寶:蒼蠅蚊子沙井蚝,十室九空人離去,村裡隻剩老和小。”70年代末,全黨和整個國家都希望國家有一個新的變化。鄧小平呼吁:貧窮不是社會主義,社會主義必須擺脫貧窮。1978年底,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作出了把黨和國家工作重點轉移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上來的重大歷史決策,開啟了改革開放的偉大探索。正是在這個大的背景下,深圳經濟特區脫穎而出並逐步成長起來,40年來,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不斷成長壯大提供了一個真實樣板,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贏得了極大的尊嚴榮譽,也為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四個自信”增加了底氣。
第一,深圳為擺脫貧窮的社會主義勇敢先行探路居功至偉。時代走到了關鍵時刻,深圳踏上了歷史舞台。1977年11月,鄧小平到廣東考察,敏銳地注意到了發生在深圳的逃港事件,他明確提出:“逃港,主要是生活不好,差距太大了。”他談到了問題的症結:“看來最大的問題是政策問題。政策不對頭,是個關鍵。這也是個全國性的問題。”1978年7月,主政廣東的習仲勛到寶安等地調研逃港潮問題,也深刻感受到原因在於經濟落后,而經濟落后的症結在於思想和體制的束縛以及政策的僵化。當時廣東省委在給中央的報告中坦承“人民生活欠賬不少”。在鄧小平、葉劍英、習仲勛等領導的大力推動下,“殺開一條血路建特區”。經過40年的發展,深圳從一個邊陲小鎮發展成為約2000萬人口的現代化、國際化特大城市,GDP總量位居全國第三,2019年達到2.69萬億元,近年已經超過了香港。人均國民收入排名第一,約20萬元。這說明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土地上是能夠長出現代化特大型城市的,特區姓“社”不姓“資”,社會主義不僅能夠擺脫貧窮,還能夠富起來、將來也能夠強起來。誠如鄧小平的題詞:深圳的發展和經驗証明,我們建立經濟特區的政策是正確的。
第二,深圳為堅持改革開放路線不動搖作出了重大貢獻。經過40年的改革開放,深圳創下了舉世矚目的深圳速度和深圳質量,一個最重要的經驗就是堅持改革開放不動搖。當時,習仲勛代表廣東省委經過慎重考慮,向中央匯報,向鄧小平匯報,強烈希望給廣東特別是深圳特殊的政策。在鄧小平等中央領導的大力支持和習仲勛等的努力爭取下,深圳經濟特區設立開啟了“春天的故事”。40多年來深圳經歷了各種爭論、各種風雨,但深圳克服困難、頂住壓力,一直堅持著改革開放不動搖,一直把是否有利於發展社會主義社會的生產力、是否有利於增強社會主義國家的綜合國力、是否有利於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當成改革的一個最重要的方向。看准的事情就堅持,深圳堅定捍衛改革開放路線,得到了黨和國家領導人的支持。鄧小平晚年到深圳視察,就表達了對深圳這方面的贊許。習仲勛晚年一直住在深圳,原深圳市委書記厲有為回憶他曾去看望習仲勛時說:“有您坐鎮深圳,我們深圳改革開放就有了力量,有了主心骨。”
第三,深圳為堅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改革方向樹立了時代標杆。深圳是中國改革開放的窗口和試驗場,深圳能夠迅速崛起,歸功於堅持市場取向的社會主義經濟體制改革帶來的制度紅利。深圳市委原常委、副市長張思平在《深圳奇跡——深圳與中國改革開放四十年》一書中特別強調“市場機制+民營經濟”的發展格局,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是深圳經濟成功的最根本的制度體制機制方面的保障。我非常贊同這一觀點,從深圳經濟特區設立以來,許多經濟改革都是圍繞著這些方向不斷展開、不斷突破的,特別是通過政府職能的轉變,通過審批制度改革和大部門機構改革,完善公共服務創新,為市場創造了一個好的投資環境,使深圳成為全國最重要的高科技產業基地,服務業比重已經超過了60%,基本上達到了發達國家水平。正是這樣的體制先行先試優勢,使深圳匯聚天下英才、搭建創造平台,唱出時代大戲。
第四,深圳堅持解放思想、敢闖敢試的創新精神彌足珍貴。鄧小平在1992年視察南方談話中說:深圳的重要經驗就是敢闖。沒有一點闖的精神,沒有一點“冒”的精神,沒有一股氣呀、勁啊,就走不出一條好路,走不出一條新路,就干不出新的事業。應當說這是對深圳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評價。深圳經濟特區設立以來,解放思想、實事求是,敢於突破傳統意識形態思想觀念的束縛,敢於突破計劃經濟體制的束縛探討改革創新新路,敢於突破阻礙改革開放的法律法規及有關政策,能夠創造性地貫徹國家有關部門對工作改革的部署和要求。敢闖敢試、勇於擔當、敢於作為、善於創新,証明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干出來的。鄧小平也講過:不干,半點馬列主義都沒有。“深圳奇跡”不是喊口號喊出來的,真正體現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與中國國情相結合,並在中國大地上得到了進一步的創新和發展。深圳是馬克思主義的忠實擁護者,是當代馬克思主義、21世紀馬克思主義——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堅定踐行者。
二、深圳擔負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的光榮使命
深圳長大了,進入壯年了,有著光榮與夢想的深圳,不願淪為“平庸的城市”,希望繼續前行。2019年8月,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作出了《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支持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的意見》,支持深圳高舉新時代改革開放旗幟、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有利於在更高起點、更高層次、更高目標上推進改革開放,形成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擴大開放新格局﹔有利於更好實施粵港澳大灣區戰略,豐富“一國兩制”事業發展新實踐﹔有利於率先探索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新路徑,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提供有力支撐。在這個文件中,為深圳進行了戰略定位,即高質量發展高地、法治城市示范、城市文明典范、民生幸福標杆、可持續發展先鋒。中央給深圳的定位,應當說非常高遠,五個方面要求甚高、標准甚嚴,寄予厚望。
有了定位,也明確了目標。到2025年,深圳經濟實力、發展質量躋身全球城市前列,研發投入強度、產業創新能力世界一流,文化軟實力大幅提升,公共服務水平和生態環境質量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建成現代化國際化創新型城市。到2035年,深圳高質量發展成為全國典范,城市綜合經濟競爭力世界領先,建成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創新創業創意之都,成為我國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城市范例。到本世紀中葉,深圳以更加昂揚的姿態屹立於世界先進城市之林,成為競爭力、創新力、影響力卓著的全球標杆城市。展望深圳的未來,非常鼓舞人心。
為了擔負起重大的歷史使命,下一步深圳應當在五個方面率先走在全國前列:一是率先建設體現高質量發展要求的現代化經濟體系﹔二是率先營造彰顯公平正義的民主法治環境﹔三是率先塑造展現社會主義文化繁榮興盛的現代文明城市﹔四是率先形成共建、共治、共享、共同富裕的民生發展格局﹔五是率先打造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麗中國典范。實現這五個方面的率先,要認真總結深圳經濟特區創立40年的經驗啟示,堅持改革開放路線不動搖,堅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改革方向不偏離,堅持解放思想、敢闖敢試創新精神不懈怠,努力為建設強起來的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繼續擔負起“探路先鋒”的重任,並成為成功樣板,使深圳經驗具有世界影響和國際意義。
三、當前和“十四五”時期深圳需要重點考慮的工作之建議
我們在充分肯定深圳過去40年中所創造出的歷史業績和經驗啟示的同時,從中也能看到它存在的一些問題和短板,正確認識這些問題和短板對於做好未來工作,實現黨中央賦予深圳的重大歷史責任,應當說非常重要。在過去的探索中,由於復雜的原因,還有一些工作沒有完全到位,比如過去有些改革仍然缺乏整體性、系統性和配套性,民主法治、社會文明建設與經濟高速增長不夠協調﹔民生社會領域的建設和改革仍然滯后,共建、共享、包容發展的體制機制還有待進一步完善等。未來深圳應著重抓好以下工作。
第一,繼續發揮深圳作為國家級高科技創業區的領頭羊作用,大力聚焦建設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主陣地,為我國產業鏈安全穩定和提高競爭力提供強有力的支持。深圳沒有名牌大學,也沒有國家級研究機構,甚至曾經還有過“文化沙漠”的批評意見。但是在改革開放中,都發生了神奇的變化。復旦大學經濟學院院長張軍主編的《深圳奇跡》對許多產業的發展奧秘進行了揭示。深圳高科技企業蓬勃發展,成為全國領先的創新城市,有人說“深圳是中國硅谷”。在深圳走出了華為、騰訊、中興、比亞迪、大疆等世界知名企業,涌現出了一批中國平安、招商、萬科、恆大等領軍企業,在未來的發展中,鑒於疫情沖擊帶來的國際國內環境變化,我國產業鏈安全穩定受到一定挑戰和威脅,為了防止出現斷鏈受阻,必須聚焦補鏈、穩鏈、強鏈,精准解決痛點和難點,進一步瞄准“卡脖子”的核心技術進行科技創新,培育科技創新型企業推動產業升級,向產業鏈、供應鏈中高端攀升,打造全球創新創業創意之都,搶佔科技和產業競爭的制高點,特別需要創造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成為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新平台的發源地,為我國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穩定和提高競爭力提供強有力的支持。
第二,為構建完整的內需體系,助力加快形成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特別是加強粵港澳大灣區的互動合作交流作出新的貢獻。最近一段時間,習近平總書記多次提到“加快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這是我國未來發展的戰略棋局,也是我們應對當前國際國內環境挑戰掌握發展主動權的關鍵一招,將成為我國“十四五”規劃中的重要內容。深圳有基礎、有能力在國內國際雙循環中發揮帶頭引領作用,要建設更高水平的開放型經濟,推動由商品和要素流動型開放向規則等制度型開放轉變,並成為經濟制度和國際規制的探索者,加快國內制度規則與國際接軌,落實好《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成為粵港澳大灣區的強大引擎,同時發揮粵港澳大灣區的特殊地位,為推動粵港澳大灣區的合作循環發展,豐富“一國兩制”事業發展新實踐,增強國內國際兩個市場、兩種資源的黏合度,採取一切措施堅決防止兩個循環生態體系的脫鉤,對整個國家實現雙循環的戰略目標作出新的貢獻。
第三,在建設高標准的市場經濟體制,解放、發展和保護生產力,創造世界一流營商環境方面要走在前列。新時代加快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要堅持以供給側改革為主線,更多採取改革的辦法,更多運用市場化法制化的手段,創新制度供給。特別要夯實市場經濟基礎性制度,加快要素市場化配置的進程,保障市場公平競爭,全面完善產權制度,全面實施市場准入負面清單制度,全面落實公平競爭審查制度,構建親清的新型政商關系。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營商環境的改善,近些年來採取了很多措施,下大功夫來推進“放管服”改革,得到了世界銀行的高度評價。打造好的營商環境就是解放、發展和保護生產力。深圳有好的營商環境基礎,這是政府、市場和社會共同發力配合的結果,服務型政府的貢獻也值得充分肯定。深圳要發揮優勢,深化綜合授權改革試點,精心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的營商環境,把打造世界最優營商環境作為追求的目標,千方百計把市場主體保護好,更好地解放、發展和保護生產力,弘揚企業家精神,激發市場主體活力。
第四,推動共享發展,推動共同富裕發展,在完善超大型城市和諧治理、推動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方面作出新的突破。新發展理念強調了共享發展,逐步實現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也是體現社會主義優越性的一個重要方面。為了使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揮更大的引領作用,特別需要統籌做蛋糕和分蛋糕的關系,把效率和公平掌控得更好。深圳居民收入增長的速度,仍然滯后於經濟發展和政府收入增長的速度,收入分配差距還是比較大的,幾百萬低收入市民的生活還不富裕,特別是社會救助、社會福利等政策和制度體系方面還存在著缺陷,大量深圳非戶籍常住人口被隔離在社會保障網之外。面對住房保障嚴重缺失而導致的高房價高租金,工薪階層壓力山大。看病難看病貴問題,教育不公平不均衡,還不能滿足市民的需要。特別值得注重的是非戶籍常住市民成為深圳公平共享包容發展的弱勢群體和利益受損群體,應當高度重視解決。下一步在共享發展方面,在推動共同富裕方面,應當說還需要更大的努力和作為,也有更大的空間,這也應當成為“十四五”規劃中的一個重點。
〔作者系全國政協委員、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