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經濟·科技

深圳“反避稅”四十年:與跨國企業共舞

曲宇湛 田聰聰
2020年08月25日15:58 | 來源:深圳特區報
小字號
原標題:深圳“反避稅”四十年:與跨國企業共舞

  2000年7月20日, 深圳市稅務部門與某知名企業召開轉讓定價調整論証會。

  反避稅是稅收中貌似神秘高冷、實則專業前沿的一個領域。深圳是反避稅的“發源地”:1987年國內首次反避稅立法、1988年國內首次正式反避稅調查、2005年協助國家稅務總局開創國內雙邊預約定價安排談簽先河,都是從深圳起步和完成的。

  一部反避稅史,也就是一支稅務部門與跨國企業的“協奏曲”,其間的節奏或激越或平緩,或高昂或徘徊,跌宕起伏、扣人心弦。

  從蛇口出發

  1979年,改革的春風吹過南海海岸,“時間就是金錢,效率就是生命”成了蛇口工業區醒目的口號,曾經的邊陲小鎮車水馬龍,工廠裡機器轟鳴不停,到處是一片熱火朝天的建設景象。

  “那時候去蛇口還叫做出差,交通可不像現在這麼方便,很多地方都是泥土路,去一趟蛇口當天還無法來回,要在當地住一晚。”深圳市稅務局第四稅務分局副局長吳葉祥在回憶自己參與的第一個反避稅案件時如是說。

  在一片欣欣向榮的特區發展景象背后,深圳稅務干部們留意到一個奇怪的現象:在深圳投資的外資企業蓬勃發展,其中不乏規模較大的知名企業,可是在年終匯算清繳時,有些企業繳納的稅款卻遠低於預期,甚至有部分企業一直處於虧損狀態。稅務人員發現,這一現象在“兩頭在外”的企業中表現尤為明顯。為維護國家稅收權益,深圳稅務在無先例可借鑒的情況下,大膽地走上了一條“摸著石頭過河”的反避稅探索之路。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1987年,深圳稅務借鑒國際反避稅經驗,邀請全國稅務專家多次論証后,提請市政府制定了深府〔1987〕464號文,這部《深圳經濟特區外商投資企業與關聯公司交易業務稅務管理的暫行辦法》是我國第一次就反避稅予以立法。該辦法隨后被財政部稅務總局以〔87〕財稅外字第376號予以轉發推行至全國。

  1988年,蛇口一家外資電機企業進入了稅務干部的視線,該企業規模大、產量高、市場口碑好,淨利潤卻連年嚴重偏低,具有典型的避稅嫌疑。此外,該企業知名度高,案例一旦成功取得突破,將具備相當的示范與震懾效應。

  但由於缺乏先例,相關法律仍不完善,企業難以理解,所以對調查工作的配合度非常低,對於稅務人員要求提供的再售價相關資料,企業隻提供部分片面數據,而對於要求提供的採購資料,企業卻提供了整整一個集裝箱的文件。

  當時的稅務人員大多是“懂稅務的不會外語、會外語的不懂稅務”,面對大量的經營資料,調查人員分工協作,邊查邊學、邊學邊試,利用休息時間爭分奪秒學習業務知識和外語知識,有的在吃飯時和走路時都在討論案件細節,有的沉迷於案件分析忘記下班的時間,還有的利用業余時間奔波於各企業廠房開展同行業調研……通過加班加點對資料進行歸類和整理,篩選出各類交易的材料進價、貨物售價、交易量等經營數據,梳理出財務比率、可比數據、行業特點等信息﹔通過研究國際案例,結合企業自身特點,調查人員終於找到成本和利潤這一突破口,經過反復測算和多輪談判,最終選用“成本加成法”,成功完成國內第一個反避稅調查調整案例,實現中國反避稅零的突破。

  在稅務總局在湖北襄樊召開的沿海14城市反避稅工作會議中,深圳稅務就此全國首例調查案件進行了經驗分享和匯報,自此,全國各地陸續開始了反避稅調查實踐與探索。

  深圳反避稅首例調查案件的實踐探索歷程,契合和詮釋了深圳特區“勇於創新——大膽探索——形成經驗——推廣全國”的開拓精神。

  從“我”到“我和你”

  2002年,一篇網文“深圳,你被誰拋棄”在深圳市引起了極大關注,文章對深圳人才外流、企業外流、如何保持經濟特區的發展優勢予以分析,成為深圳人熱議的話題。深圳反避稅人順應時代發展,將反避稅工作內容從傳統的案件調查拓展到案件調查與服務並重。

  如何在反避稅領域切實做好納稅服務?這要求反避稅工作從單一的國家利益視角轉變為國家利益與企業利益雙重視角,深圳反避稅人將目光轉向了雙邊預約定價。

  調查案件之后,企業可能遇到雙重征稅問題,被母公司所在地稅務部門和中國稅務部門雙重征稅,增加了額外稅負。

  而雙邊預約定價安排可以起到為跨國企業消除雙重征稅的作用。雙邊預約定價安排,是指兩國稅務主管當局與企業通過談判,就企業未來年度關聯交易的定價原則和計算方法達成一致,為其未來多個年度的經營提供稅收確定性,有效避免雙重征稅。

  雙邊預約定價安排的談簽對促進國際經貿往來,保護和擴大跨國貿易和投資,避免跨國納稅人雙重征稅的風險具有重要意義。當時雙邊預約定價已經是國際上通行的消除雙重征稅的做法,但在我國卻是一片空白。隨著反避稅調查的深入,外資企業對於預約定價安排的需求日漸顯現,為促進企業穩定發展,深圳市稅務局協助國家稅務總局率先啟動雙邊預約定價工作。

  第一次探索預約定價安排,大家都保持高度的謹慎,沒有國內現成經驗,就反復研究國際慣例,進行了充分的理論准備和可行性研究,就D企業的預約定價與其母公司所在國稅務機關開展了多輪磋商,於2005年4月19日正式簽署了我國首例雙邊預約定價協議。

  這一工作在國內外引起強烈反響,海內外各大知名媒體紛紛報道,其他國家主管稅務當局獲得了這一消息后,向在華投資的部分大企業提出了利用雙邊預約定價方式解決轉讓定價問題、避免雙重征稅的建議。一些在華投資的世界知名跨國企業紛紛向國家稅務總局和境外相關稅務局咨詢並簽署預約定價協議。這次協議的簽訂被稱作“中國國際稅收領域的裡程碑事件”,反避稅工作實現了從“我”到“我和你”的跨越。

  從“對手”到“伙伴”

  2004年,一家生產打印機和復印機的外資企業銷量連年增加,但利潤率卻遠低於同行業平均水平,這引起了深圳市稅務局的注意。

  稅務人員很快發現了該企業的避稅疑點,隨即對其展開調查。開始的時候,該企業對調查工作抱著抵觸的態度,調查人員多次與企業負責人談話,通過擺法律依據、講發展形勢,成功說服企業提供相關資料,經過清查和核對,順利找到企業利潤轉移的確鑿証據,查補稅款近億元。

  迫於雙重征稅的壓力,該企業在后續發展過程中面臨諸多困難,在聽了深圳市稅務局做的政策介紹后,便主動向中國稅務部門提出相應調整的相互磋商申請。深圳市稅務局協助國家稅務總局,與該企業母公司所在國稅務機關展開多輪磋商,成功為企業消除重復征稅,減輕企業經營負擔。

  嘗到“甜頭”的企業終於意識到,稅務部門不是他們的死對頭,而是為自己的發展保駕護航的好伙伴。2012年,該企業進一步提出簽訂預約定價安排,有效提高了稅收確定性,穩定在華經營的業績預期。

  現在,這家外資企業保持著良性、持續的發展,他們不再談“反避稅”色變,不再把反避稅工作者拒之門外,而是把他們當作可靠的朋友,對我國稅收規則的遵從度和對稅收權益的認同度大大提升。

  40年滄海桑田,時代巨變,身處改革開放的前沿,深圳反避稅承載了特區發展的歷史積澱,有著獨特的地理和歷史優勢。

  2018年8月15日,國家稅務總局深圳市稅務局第四稅務分局挂牌成立,作為全國僅有的三家反避稅專業機構,第四分局堅持“管理、服務、調查”三位一體的反避稅工作格局,打造了涵蓋6大語種的高端外語人才隊伍和高質量反避稅專業人才隊伍,始終重視從稅收角度服務對外開放和經濟發展,持續優化稅收營商環境。

  “目前有400多家日本企業進駐深圳,改革開放以來,也有很多企業長期在深圳開展業務,由於整體的法律制度的不同和語言的問題等原因,很難把握稅務關系的動向,今天的研討會對日本企業來說應該是非常有意義的,希望今后能與深圳市政府有密切的交流。”廣州日本總領事館的大聖寺利幸先生在2018年深圳市稅務局舉辦的日資企業稅收政策宣講會上對深圳市政府和深圳市稅務局表示了衷心的感謝。

  現在,當年因為反避稅與深圳稅務結緣的跨國企業,有的成功實現轉型升級,經營范圍不斷擴大﹔有的剛剛主動來電,要與稅務部門繼續開展第四輪預約定價談簽﹔有的已經完成了第二輪預約定價談簽,並計劃持續擴大經營規模。

  四十不惑,繼續出發。作為國內反避稅戰線的先行者,深圳市稅務局將繼續在反避稅實踐中開拓創新,以先行示范區的擔當作為,努力為全球跨境投資者營造更加公平高效、穩定可預期的國際一流營商環境,服務經濟社會發展大局。(曲宇湛 田聰聰)

(責編:李都也(實習生)、李棟)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