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灣風:專訪姚景源,大灣區佔有天時地利
我國的經濟特區自1980年設立以來,已經走過了40年光輝歷程。最早的4個經濟特區中,有3個在廣東——深圳、珠海和汕頭。
在經濟特區40周年之際,人民日報媒體融合又邁新步,推出了視頻訪談節目《人民e財經》,這檔節目由人民日報麻辣財經工作室、全國黨媒平台、人民網強國論壇聯合制作,我們粵港澳大灣區工作室也參與了首期節目錄制。在人民網演播室,記者採訪了國務院參事室特約評論員姚景源。
敢闖、敢試、敢為人先,“拓荒牛”殺出了一條血路
40年間,特區人敢闖、敢試、敢為人先,憑著一股子“拓荒牛”的勁頭,硬是殺出了一條血路。
深圳從一個人口隻有3萬人的邊陲小漁村,發展到人口上千萬的現代大都市。“深圳速度”,已經成為人們的心目中的標杆。珠海也是1979年破縣立市,1980年成為第一批經濟特區,開辦了中國第一家三來一補企業,開創了國內吸引外資的先河,如今實現了跨躍式發展。
深圳和珠海,原本只是小漁村、小縣城,為什麼成為經濟特區之后,就能夠發展這麼快速、這麼迅猛呢?
“搞經濟特區,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一個重要內容。實踐証明,我們搞經濟特區的政策是正確的。” 姚景源說,在那個時候我們這麼大個國家,基本狀況就是人口多,底子薄。所以,我們必須要有一個突破。怎麼突破?一是借鑒國際上的好的先進的經驗,二是從我們自身特色出發。我們現在看,深圳、珠海等經濟特區的成功,應當說是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一個重要成果。
姚景源說,經濟特區的第一個任務,就是把它作為一個試驗田,我們所有在改革開放上的一系列的想法,都可以在這裡試驗。第二個任務,就是做改革開放的示范區。因為經濟特區的經驗最終要影響全國,要向全國輻射。這些年,我們能夠不斷地深化經濟體制改革,包括價格改革,甚至包括人事制度改革等一系列的改革,一個重要因素是經濟特區起到了非常好的示范作用。
2019年,中國人均GDP首次突破了一萬美元,但在改革開放起步的1978年,那個時候的人均GDP隻有155美元。“而深圳去年是29498美元,人均GDP接近三萬美元,在全國排名第一。40年深圳GDP增長了1萬倍,確實對全國經濟起到了引領作用。”姚景源說,一開始經濟特區就是深圳、珠海、汕頭、廈門,后來經濟特區從4個增加到7個,之后又增加了上海浦東、天津濱海等新區,還增加了大概50多個國家級高新區,還有幾十個出口加工區,再加上保稅區、保稅港,這些改革開放“實驗田”已經有100多個。
姚景源認為,經濟特區的輻射作用,還體現在它是一個“大學校”,為全國各地培養和輸送了很多人才。通過40年積澱,特區培養了相當多的干部,這些干部懂管理,懂前沿的整個經濟技術發展的狀況,而且他們思想解放,干事創業的能力非常強。同時,深圳、珠海這樣的特區,它還培育了一大批的企業家,數以百萬計的企業家,這個非常重要。現在全國各地特別是中西部,有很多企業家原來最早都是在深圳起步創業的。所以,在總結經濟特區40年成果的時候,不光要看GDP總量翻了多少倍,更重要的它培養了那麼多優秀的干部,那麼多成功的企業家,這是一個了不起的財富。
“在建立特區的時候,我們真的是有一批叫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領導干部,全身心都扑在改革開放事業上。這些不計個人得失的改革家,硬是殺出一條血路,特別令人敬佩。” 姚景源動情地說,正是當年這樣一批改革家大刀闊斧、勇往直前,經濟特區40年來才能取得這麼輝煌的成績。直到今天,很多人仍然懷念他們、敬重他們。
深圳市中心的雕像——拓荒牛。
經濟充滿活力生機勃勃,同時又有良好的生態環境
經濟特區最早起步時,主要是以制造業、工業為主,包括一些勞動密集型的產業。但現在它的產業結構、增長方式和增長的動力,也在不斷地發生轉變和優化。產業更多地向知識密集型、技術密集型方向發展,現代服務業包括金融、保險、科技、教育等,比重在迅速提高。
“在新的歷史時期,我們肩負的任務和使命,比當年解決溫飽、擺脫貧困要更加艱巨。回過頭來,在改革開放再出發過程中,特區特別是特區精神、特區經驗,仍然是指導我們不斷發展的重要基礎。”姚景源說,對廣東來說,最重要機遇就是建設粵港澳大灣區。
粵港澳大灣區,包括廣東省的9個城市,加上香港、澳門兩個特別行政區,形成了一個“9+2”的城市方陣。“在全球的灣區中,粵港澳大灣區無論是區域面積,還是人口總量、經濟總量,條件都是最好的,也是中國經濟最有活力和生機的地區。將來中國最有發展前景的地區,就是粵港澳大灣區。”姚景源表示。
我國第一個百年目標,是從1921年到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我們要實現全面小康。第二個百年目標,就是新中國成立100年,從1949年到2050年。第一個百年目標即將實現,第二個百年目標距現在還有30年。
“未來30年,我們要把國家建設成為一個偉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我把它歸納成一句話,就是國家富強、人民富裕、山河美麗。” 姚景源認為,深圳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先行示范區,又是大灣區中心城市,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粵港澳大灣區仍然要發揮排頭兵的作用。
姚景源分析,未來經濟發展的新格局,是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這恰恰給粵港澳大灣區發展提供了一個新的增長空間。因為我國有超大規模的市場潛力,超大規模的內需潛力,需要不斷地去挖掘,把國內市場的潛力釋放出來,這將為粵港澳大灣區提供新的更加寬闊的市場。“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粵港澳大灣區佔有天時地利。
“在全球經濟面臨嚴重衰退,不確定因素增加的情況下,我們必須集中力量辦好自己的事。現在粵港澳大灣區要做的,一是把自身建設成經濟上充滿活力、充滿生機,要建立全球領先的科技創新中心,同時它也是綠水青山,宜業宜居宜游。”姚景源說,從全國來看,粵港澳大灣區的市場意識和市場建設、市場完善程度是最好的,但是還是要看到差距、找出差距,改革開放再出發,打造未來發展新優勢。(來源:珠海傳媒集團 作者:馮喆 攝影:李建束 李根)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