蟹都匯:以“蟹文化”禮遇世界

在花正濃、酒最香的九月,蟹都匯迎來了第十三個年頭。
很多人說,守著陽澄湖的蟹,還要做什麼品牌?一隻蟹苗,一株水草,一個螺螄,一塊淤泥,還原大自然的和諧生態,大自然就會給我們最好的味道。
但蟹都匯創始人黃晟昱認為,口碑不能僅憑天生,否則,世上哪會有這麼多偉大的品牌?
01/以“品牌”思維做生意
2003年,蟹都匯創始人黃晟昱開始在東北做螃蟹生意,隻做中間商,從供應商處進貨,再為酒店、飯店供應螃蟹,賺取中間的差價。對於初入水產行業的黃晟昱來說,這樣簡單的經商模式容易上手,隻要打通兩頭的關系就可以了。
黃晟昱有一股子干勁,肯吃苦,很快就掙了錢,但快速致富並沒有讓他沖昏頭腦。他深刻認識到,這樣的經營模式只是在掙“快錢”,受到供應商產品質量和價格波動的影響,而作為客戶來源的酒店和飯店由於不是最終消費者,也在不斷壓低他的利潤空間,畢竟人家也是要掙錢的。這樣一來,生意的好壞不能掌握在自己手裡,“螃蟹”作為唯一的產品又沒有任何附加值,風險大,發展受到極大制約。
基於這樣的想法,2005年,黃晟昱成立了第一家大閘蟹專賣店,讓產品直接面向所有具備螃蟹消費需求的人群,從根本上解決拓客難的問題,讓生意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隨后,品牌“蟹都匯”正式注冊成立,在整個行業品牌化意識淡薄的情勢之下,率先邁上以品牌勢能引領企業高質量發展的道路。如今,蟹都匯在全國200多座城市開設超500家直營店,並首創“螃蟹銀行”,通過售賣螃蟹禮券,讓消費者“一券在手,品質無憂”。
02/好蟹不論出身
最初和所有做螃蟹生意的商家一樣,蟹都匯將品牌特色定位在享譽盛名的“陽澄湖大閘蟹”。但黃晟昱從事水產生意多年,非常清楚這其中的門道,畢竟陽澄湖就那麼大,怎麼可能產出那麼多螃蟹滿足全國消費者的需求?很多商家將“洗澡蟹”、“過水蟹”以次充好,賣出天價。在黃晟昱看來,這種做法雖可賺取暴利,但損害消費者利益,更在不斷消耗著整個行業的信譽。
彼時的黃晟昱開始重新思考品類思維的正確性,在經營實踐中重新為蟹都匯尋找更適應市場的品牌定位,不再局限於“陽澄湖”,而是“隻為提供真正好蟹”。
黃晟昱認為,吃蟹吃的是口味,中國之大,怎麼可能隻有陽澄湖一個地方產得出好蟹呢?
這一轉變幫助蟹都匯迅速走上了品牌發展的快車道。每年,蟹都匯都會派出專人從蟹源入手,一路追蹤優質蟹苗的流向,做好各大螃蟹湖區的養殖戶跟蹤拜訪,掌握當年優質大閘蟹的貨源情況。
同時,蟹都匯與陽澄湖、太湖等湖區的蟹農建立穩定的合作關系。一到捕蟹季節,蟹都匯就專門聘請有著十幾年選蟹經驗的“驗蟹師”,以“肥、大、腥、鮮、甜”和“兩杠一星屁股翹”作為標准,在全國知名產蟹湖區挑選上等好蟹。
03/以“蟹文化”禮遇世界
最初,黃晟昱創立“蟹都匯”品牌,一是讓全國的消費者花錢買到放心蟹,二是希望養好蟹的蟹農能賣上好價錢。十三年間,蟹都匯秉持“隻為提供真正好蟹”原則,嚴把標准和工序關,精挑細選正品好蟹,在規模化、專業化的品牌發展道路上前行。
蟹都匯和所有正在茁壯成長的中國民營企業一樣,需要在這急速變化的時代裡,掌握新本領、培養新能力、迸發新智慧。當初,蟹都匯開專賣店,辦“螃蟹銀行”,不斷開創行業先河。如今,蟹都匯對未來有了新的期許:以“好蟹”為基礎,擴充產品品類,搭建高端“禮文化”平台。
自古以來,中國人就喜愛用美酒佳肴款待貴賓;好酒佳釀,佐以肥大豐碩的大閘蟹,可謂人間美食,盡在於此。
“我們習慣把美好的食物留給最重要的人,隻有嚴苛再嚴苛,才不負所托。”黃晟昱說道。
用美食禮敬大國,以文化禮遇世界。《大國品牌養成記》之蟹都匯品牌故事片《味在苛求》正在CCTV-1播出,敬請關注。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