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扶貧,從一包樂事薯片開始

2020年可謂是多事之年,接二連三的打擊讓農產品銷售阻力大增,也加大了扶貧助農工作的難度。在此形勢下,國務院扶貧辦等11個部門組織開展了以“萬企參與,億人同行”為主題的全國消費扶貧月活動,並於9月份在全國各地推進,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作為全國消費扶貧月活動的一部分,由百事公司大中華區、物美集團、多點平台及中國扶貧基金聯合推出的“物美扶農,多點樂事”公益項目,在推進甘肅省臨夏州東鄉族自治縣扶貧扶農工作的開展、助力當地農業可持續性發展方面起到了積極的作用,成為了整個消費扶貧月非常亮眼的存在。
“此次百事公司聯合物美集團、多點平台、中國扶貧基金會,四方聯手打造了該公益項目,是希望可以精准做扶農扶貧,助力中國脫貧攻堅戰”。在“物美扶農,多點樂事”公益項目的啟動儀式上,百事公司大中華區食品業務高級副總裁兼總經理謝長安表示,衷心希望“精准扶貧,從一包樂事薯片開始”,用實際行動來履行百事公司“植根中國,服務中國,攜手中國”的長期承諾,踐行百事公司“贏之有道”的企業理念。
“小土豆”撬動“大產業”
談到扶貧,很多人首先想到的是資金、資源的資助。這固然是扶貧的一種方式,但卻並不能解決根本問題,因為它隻能解決貧困戶的燃眉之急。隻有通過產業扶貧的形式,讓貧困地區的人民有了適合自己的謀生之道,才能從源頭上解決貧困地區的生活難題,做到持久而有效的精准扶貧。“物美扶農,多點樂事”公益項目正是一個產業扶貧的優秀案例,它用一顆顆土豆為起點,有效助力東鄉族自治縣扶貧助農、幫助當地貧困農戶脫貧。
9月8日,由百事公司大中華區攜手物美集團、多點平台和中國扶貧基金會發起了“物美扶農,多點樂事”公益項目。整個9月期間,凡消費者在全國500多家物美門店或多點線上平台購買樂事薯片,百事公司將每包捐資0.1元,這筆款項將定向幫扶甘肅省臨夏州東鄉族自治縣貧困農戶種植當地特色“富鋅土豆”。土豆成熟后將由物美公司進行收購,並以此來豐富北京市民餐桌,打造出“從農田到餐桌”的精准扶農扶貧新模式。
據了解,本次“物美扶農,多點樂事”公益項目預計將捐出100萬元公益善款。該筆資金將通過中國扶貧基金會管理和執行,用於支持當地1000貧困農戶購買脫毒種薯、地膜、鋅肥和其它必須生產材料,幫助他們盡快脫貧。在該項目的帶動下,東鄉縣將有望把土豆這一當地農民的主食和主要收入來源,打造為東鄉縣的特色農產品品牌,撬動當地土豆產業的進一步發展。
“從農田到餐桌”,扶貧三位一體
百事公司大中華區食品業務高級副總裁兼總經理謝長安表示,“物美扶農,多點樂事”這個公益項目就是匯集了各方資源,包括百事公司旗下樂事品牌的影響力、物美跟多點平台遍布全國的門店、倉儲、物流、網絡,還有數字化平台的資源,從而實現有機結合,賦能需要關注的社區、群體,並激發消費者和社會的參與,打造可持續的扶貧項目。
消費扶貧、產業扶貧、精准扶貧“三位一體,“物美扶農,多點樂事”公益項目所形成的“樂事資助、物美採購”的全方位立體幫扶模式,不僅形成了“從農田到餐桌”的資源整合,而且實現項目閉環,這種方式也為扶農助農類公益項目注入一股新的思維和方法論。
憑借國際領先的農產品加工技術和豐富的行業資源,百事公司進入中國以來,長期致力於整合上下游供應鏈並助力各地發展可持續農業,為其贏得了良好的社會口碑。據了解,作為全球最大的食品和飲料公司之一,百事公司在全球每年採購超過10億噸土豆、燕麥和橙子等農產品,並為全球農業供應鏈提供超過10萬個工作崗位。僅過去10年,就有超過1萬名中國農戶從百事的農業項目中獲益。此次“物美扶農,多點樂事”公益項目也將成為百事公司大中華區助力中國農業可持續發展的經典案例之一。
贏之有道,百事深耕可持續發展
作為社會的重要組成部分,企業存在的意義不僅僅是尋求盈利發展和市場擴張,更在於物質價值和精神價值的傳遞,在於責任和義務的承擔。長期以來,百事公司一直致力於可持續發展,持續投資中國市場,並秉持“贏之有道”的企業理念,既追求可持續營收增長,同時恪守和諧共生、協同發展的可持續發展理念。此次“物美扶農,多點樂事”公益項目也是百事公司履行“贏之有道”理念的具體表現。
企業創造的財富要取之於民,用之於民,隻有與社會和消費者形成良好的互動,在共融共生中相互受益,企業才可以獲得更長久良性的發展。百事公司正是深知這一點,提出了“植根中國,服務中國,攜手中國”的企業承諾,確保百事不僅是一家在華運營的國際公司,更是一個全面融入了中國社會的全球企業公民。
長期以來,百事公司一直積極在華開展公益項目,已經組織參與和支持了包括“百事圖書館”、“母親水窖”、“百事營養行動”、“母親郵包”、“媽媽制造”等在內的一系列極具代表性的社會公益項目,百事基金會、百事公司大中華區及員工已累計為國內公益事業捐資超過1.76億元人民幣。這些成績成為了百事公司踐行“贏之有道”發展理念的有力証言。
通過“贏之有道”的企業發展理念,百事公司在發展的同時不忘回饋社會和消費者,積極營造多方獲益的共生局面,展現出一個國際品牌應有的形象,走出了一條屬於自己的發展之道!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