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經濟·科技

看“河南速度”下的數字經濟發展之路

2020年09月29日17:27 | 來源:人民網-財經頻道
小字號

  作為新興工業大省,河南正在加速發展數字經濟,擁抱科技創新時代的浪潮。9月28日,在河南省會鄭州舉行的2020數字經濟峰會暨黃河鯤鵬生態發展大會上,全國鯤鵬計算產業人才與河南本地人才雲集於此,共同見証河南數字經濟發展的新篇章。

  抓住機遇 跑出“河南速度”

  在萬物互聯的智能時代,河南敏銳意識到多樣性計算時代,構建鯤鵬計算產業生態是數字經濟的重要環節,也讓河南迎來了的重大發展機遇。河南將攜手鯤鵬產業生態伙伴,大力支持黃河鯤鵬產業發展,共享機遇、共謀發展、共創未來。

  數字是“河南速度”最好的証明:2019年12月17日,致力於構建鯤鵬計算產業生態的黃河科技集團有限公司成立,並發布“Huanghe”品牌﹔2019年12月29日,從選址、建廠到投產,僅用58天,基於鯤鵬架構的首條黃河鯤鵬服務器和台式機生產線就實現投產和首批產品交付,刷新了河南實體企業落地的最快紀錄。

  事實証明,河南的選擇沒有錯。鯤鵬計算產業生態是以頭部優勢產業快速推動其他產業結構化升級轉型的排頭兵﹔是以生態化的創新發展推動其他行業的創新步伐﹔是筑巢引鳳的承載者,以產業集群化優勢快速吸引人才聚集,推動河南城市經濟群發展。

  這是因為鯤鵬產業生態所代表的“計算”,是新基建的底座,是各行各業數字化、智能化轉型的基礎。河南大力落實發展鯤鵬計算產業生態,就能快速切入計算產業的核心賽道,進而帶動各行各業的數字化、智能化轉型,推動整個河南的科技創新騰飛。

  科技創新的發展,為人才建設提供了強有力的保障。河南從農業、制造人才的沙場逐漸轉變成為高科技人才縱橫的疆域。越來越多的河南本地人才正在成長起來,而遍布全國的河南籍人才,乃至外省人才也在形成回流之勢。

  人才建設 打造“河南模式”

  在人才建設方面,河南率先探索出一條政府推動、產學研深度結合的獨特模式。河南省教育廳2020年11號文件明確提出,加大軟件人才培養力度是落實河南省數字經濟發展重大決策,為河南省打造國內一流、國際先進的數字經濟發展高地提供人才支撐的重要保証。在政府、企業、學校的共同努力下,一個鯤鵬生態系統建設軟件人才培養校企合作的方案出爐,並強勢落地: 課程委托的中原鯤鵬生態創新中心導入,保証了課程與產業的緊密結合﹔課程結束后,學校選派優秀學生到鯤鵬生態企業實習,符合企業聘用條件的學生到企業就業﹔同時,鯤鵬生態企業也選派教師進行授課,企業和高校也開展合作科研,將鯤鵬技術作為博士、碩士研究生選題研究領域。

  鯤鵬產業學院,是校企合作、產教融合的重要載體。在這裡,緊密對接鯤鵬產業鏈和創新鏈,“產、學、研、轉、創”多主體、多功能深度融合,成為鯤鵬產業生態人才的培養地和后備軍。而且,鯤鵬產業學院覆蓋了省內高水平綜合大學、特色骨干大學、應用技術類型本科院校、高職高專院校等不同層次,這意味著更多的專業人才將生生不息的誕生。

  6月11日,河南大學鯤鵬產業創新學院成立,這是國內首個國家“雙一流”建設高校成立鯤鵬產業創新學院,意味著河南省高校與鯤鵬生態企業協同培養高層次鯤鵬人才邁出重要一步。截止9月8日,河南省已經有20個鯤鵬產業學院創立。

  科技創新人才打造的“河南模式”,是一個正向運轉的閉環:鯤鵬產業學院培養更多的專業人才,將會助力鯤鵬產業生態更快發展,進而有更多的人才可以培養,有更多的人才可以實現就業,這反過來又會推動河南的科技創新不斷上台階,吸引更多的人才回歸。

  盡銳出擊 推動“科技落地”

  快速崛起的鯤鵬產業生態與產教融合的人才打造模式的深度結合,是鯤鵬推動各行業數字化、智能化轉型應用的落地。這樣,不僅為人才提供更好的發揮空間,也讓人才打造的“河南模式”閉環加速運轉。

  因此,在9月28日2020數字經濟峰會暨黃河鯤鵬生態發展大會舉行的黃河鯤鵬開發者大賽頒獎儀式,就具有特別的意義。

  正如這個大賽的宗旨:“推動各行業的應用系統完成基於鯤鵬架構下的適配、遷移及商用部署,推進基於鯤鵬架構下的軟件生態實現政務、教育、商業等全場景的應用”,各行各業的開發者加入進來,盡銳出擊,推動科技落地,享受到創新所帶來的價值。

  一位從事智慧燈杆管理系統的開發者在採訪中所說,在將鯤鵬的物聯網平台、園區視頻分析、人臉識別等32項技術運用在智慧城市的場景中,與其他雲服務器相比性能提升了25%,能耗降低了50%。而且,與傳統燈杆相比,智慧燈杆可以實現多杆合一,可以節省場地空間,而且在搭載5G平台后,智慧燈杆也為5G的部署提供了載體。加上公共WiFi、充電樁、攝像頭等多功能特性讓其產品更具競爭力。與此同時,他還提到其團隊幾乎都來自河南本地,這樣的大賽能夠幫助他們開闊眼界,提升開發水平。

  由此可見,黃河鯤鵬開發者大賽為人才們提供了一個實戰的舞台,讓他們可以在技術與應用結合的過程中快速成長起來,在推動河南高科技人才的孵化和培育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參賽的開發者中,既有成熟的公司,也有初創企業,更有來自高校的學生。例如,有兩位來自河南本地的大學生就表示,在大賽中,鯤鵬所提供的培訓讓他們學到了很多東西,這是在學校中所學不到的。而且,在答辯過程中,評委的專業點評也讓他們受益匪淺。

  最終,北京科藍軟件系統有限公司、河南電子口岸有限公司、南陽理工學院、北明軟件有限公司、無錫微茗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分別獲得黃河鯤鵬開發者大賽五個賽道的一等獎。其中,南陽理工學院就是高校參賽者,其參賽作品《基於端邊雲協同的智能化評測教學輔助系統》獲得C賽道的一等獎。

  后記:河南的人才磁力效應

  現在的河南正在加速發展搶佔全國的人才高地。究其原因,是“快、准、戰”三個字。

  “快”:河南,敏銳地抓住了鯤鵬計算產業生態這個重要機遇,從無到有,以“唯快不破”的魄力和速度,迅速拿出成體系的人才培養規劃,讓鯤鵬計算產業生態成為河南人才馳騁的沃土。

  “准”:河南,在鯤鵬計算產業生態中將人才放到工作的首要位置,政府推動,產學研深度融合,讓專業的鯤鵬計算產業人才生生不息。

  “戰”:產教融合,無論是課程還是之后的實習,或是黃河鯤鵬開發者大賽這樣的實戰演練,將會讓鯤鵬計算產業人才獲得更好的成長空間,進而實現更高的自我價值。(牛廣文)

由此,河南形成了強大的人才磁力效應,不僅對於河南本地,更是將吸引全國的人才,鯤鵬展翅、盡顯神通。

(責編:畢磊、夏曉倫)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