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眾銀行助力粵澳健康碼跨境互認
9月23日起,內地全面恢復辦理赴澳門旅游簽注,持有效出入境証件的旅客持7天內有效核酸檢測陰性結果証明,並申領“粵康碼”,憑“粵康碼”綠碼即可自由通關。這意味著澳門旅游全面恢復開放。
據了解,今年5月起,“粵康碼”與“澳門健康碼”互認系統便正式啟用。7月15日起,兩地居民通關可免除14天醫學觀察期,持粵康碼通關憑証以及有效核酸檢測陰性結果正常通關。系統啟用以來,持健康碼通關憑証通關人員累計超900萬人次。通關人員首次領碼、轉碼到生成通關憑証,全過程平均時長約1分40秒,再次通關時獲取通關憑証不超過3秒即可完成,實現“快速轉碼、亮碼通關”。而這背后,微眾銀行區塊鏈為粵澳健康碼跨境互認提供開源技術支持,助力粵澳兩地“健康碼互認”。
區塊鏈技術為健康碼互認和居民隱私保護提供解決方案
“粵康碼”與“澳門健康碼”跨境互認的過程中,涉及兩大難題。首先,是健康碼生成、使用過程中的用戶信息安全和隱私保護問題,其安全隱私標准應符合兩地各自用戶隱私保護的相關法規要求﹔其次,由於居民的個人信息及核酸檢測信息等隻有本地權威機構有能力驗証,而澳門和內地相關機構需在用戶數據不直接傳輸和交換的前提下,驗証用戶提交信息的真實有效性,搭建跨地區的數據真實性核驗通道。
此次粵澳兩地利用區塊鏈的技術優勢,解決了這個難題。據了解,此項目基於國產開源區塊鏈底層框架FISCO BCOS研發,並採用微眾銀行區塊鏈開源的實體身份標識及可信數據交換解決方案WeIdentity,將健康碼相關信息轉化為加密的可驗証數字憑証,兩地機構在后台不互聯的情況下依然可以驗証信息的真實有效性。當用戶需要跨境驗証健康碼時,不需要在多個平台重復填寫信息,系統在獲得授權后將自動為用戶轉碼。
舉例來說,澳門居民持“澳門健康碼”前往珠海,在系統申請轉碼,由用戶自行操作提交至“粵康碼”,系統將按照防疫工作的規則自動為其生成“粵康碼”。“粵康碼”收到用戶自行提交的信息,結合區塊鏈不可篡改的技術特性及密碼學方法,可快速驗証用戶提交的信息是否真實有效、未經篡改。整個過程,“澳門健康碼”與“粵康碼”的后台不存在任何用戶數據的直接傳輸,確保澳門健康碼在生成、使用過程中的用戶信息安全和隱私保護,符合兩地法規的相關要求。
區塊鏈技術為數據要素流通提供安全保障
在數字經濟時代,數據正取代勞動力和工業逐漸成為人類社會的基礎性生產要素。數字身份管理和可信數據交換有著廣闊應用前景。據了解,此次粵澳健康碼互轉互認及粵康碼“通關憑証”的應用,首次實現了粵澳防疫數據互信互認,這種由用戶自行驅動的數據提交和核驗機制,有效促進數據要素在用戶知情、授權和主導下的跨地區流通。
微眾銀行區塊鏈負責人范瑞彬認為,除了健康碼所屬的醫療衛生領域,在出入境管理、金融、貿易、服務業等多個業務領域中,都存在跨機構的身份認証和可信數據流通需求。
比如,在跨境金融領域,基於區塊鏈的分布式數字身份和可信數據交換解決方案,可通過鏈上摘要信息及數字簽名驗真、增信、溯源,驗証數據的來源及對象,數據隻有在用戶授權時才會被解密使用,選擇性披露給數據使用方,隱私保護性強,這些特性都使得區塊鏈方案可以更好地滿足業務需求,助力跨境業務的發展。
“在大數據時代,所有人都終將從數據中受益,數據的價值一定是通過交換、分享才能發揮出來,而數據孤島與數據濫用仍然是掣肘行業發展的最大因素。”范瑞彬就目前數據治理的痛點坦言,隨著數據作為新一代關鍵生產要素的巨大價值被逐步釋放,人們對數據所有權的意識覺醒,市場對隱私保護的需求也日益增強。而區塊鏈技術融合零知識証明、同態算法、安全多方計算、選擇性披露等數據隱私保護前沿成果,是推動數據要素安全流通的至關重要的一步。
微眾銀行區塊鏈探索產業應用
據介紹,微眾銀行自2015年開始區塊鏈探索,在產業應用方面,微眾銀行結合自身的業務場景,積極運用區塊鏈技術在對賬、供應鏈金融、司法存証和仲裁等方面落地了自身技術應用,同時開展區塊鏈行業合作及政府合作,目前已經在電子政務、監管科技、版權保護、社會治理等眾多場景中落地了具體應用。
2020年6月5日,微眾銀行聯合北京綠色交易所、北京綠普惠網絡科技有限公司推出首個區塊鏈+綠色出行項目“綠色出行普惠平台”,通過量化個人綠色減排行為,對綠色減排用戶進行獎勵。2019年7月,微眾銀行與人民網共同推出“人民版權”平台,通過引入國家監管機構、權威媒體機構、仲裁機構、公証機構、互聯網法院等多個節點,共建版權保護聯盟鏈,實現版權認証、交易、取証、維權、訴訟全流程線上化。2019年上半年,微眾銀行支持深圳率先全國推出網貸機構良性清退投票表決系統,運用區塊鏈技術解決網貸機構清退流程中的互不信任問題。
生態建設方面,微眾銀行區塊鏈以開源鏈接多方,共建最大最活躍的國產開源聯盟鏈生態圈。截至2020年上半年,FISCO BCOS成功助力生態內眾多合作伙伴數百個應用項目的研發,在生產環境落地的應用超80個,生態圈內聚集了超1000家企業與機構、上萬名個人開發者參與生態共建。(牛廣文)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