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經濟·科技

大山裡走出"唱詩班" 點燃“一千零一夜”最美人間煙火

2020年11月02日14:43 | 來源:人民網-財經頻道
小字號

  10月30日晚,由快手聯合江蘇衛視傾力打造,中國聯通冠名的2020年度娛樂盛典“一千零一夜”大型晚會在江蘇衛視和快手賬號“一千零一夜”(快手ID:40300048)直播間同步播出。據悉,本場晚會快手官方直播間觀看總人數達9008萬,直播間互動總量達1.34億次,最高同時在線人數達315萬,預約直播總人數達到3100萬。

  區別於傳統晚會,本場晚會的一大亮點和特色即是星素同台,通過“明星大咖+快手達人”的跨界合作,眾多經典作品被重新詮釋和演繹,全場幾乎每一個節目都與快手用戶、快手核心價值觀、快手元素進行了深度融合。其中,由郎朗鋼琴伴奏,周深和快手達人天籟小水井合唱團共同帶來的“海妖吟唱”經典曲目《大魚》和《Scarborough Fair》更是讓人眼前一亮。

  說到天籟小水井村合唱團,很多人並不了解,其實早到2012年就登上了春晚的舞台,這些從布滿老土房的村落裡走出來的一群人,從2002年到現在,從普通的苗族農民成為了家喻戶曉走出國門的合唱團,16年來一直堅持著不忘初心,他們的歌聲仍然保留了從1937年相傳下來最初的演唱形態。用苗文填寫的歌詞和融入了苗族民間音樂元素的歌聲,讓這支合唱團具備了不可復制的獨特性。

  小水井合唱團成員中年齡最大的60歲,最小的隻有16歲,可以說是老少齊上陣。合唱團裡的成員們都沒有經過專業訓練,都是憑借與生俱來的好嗓子、好樂感,加上平時愛唱愛練習,演繹出原生態的歌曲。

  據富民縣小水井苗族農民合唱團團長張曉明介紹,小水井村是一個隻有140多戶人家、500多人的貧困村,十八世紀以后,來自於西方的古典音樂、巴羅克音樂傳到了這裡,通過口口相傳的形式,當地的苗族農民通過美聲唱法來演唱這些歌曲,反映出他們內心真善美的東西,同時也形成了一個非常重要的文化價值,也一直傳承到了現在。

  “如今的小水井村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從住的那種茅草屋、土夯牆,到現在已經是幾乎每家每戶都是一個小別墅,從出山上街要走路到現在幾乎都有小轎車。最重要的是,小水井合唱團這些年把苗族村民的形象帶到更廣闊的世界當中,出省、出國,把我們自身的這種形象向全世界進行了展示。”張曉明表示,小水井村合唱團平時排練的都是亨德爾、貝多芬、巴赫等古典音樂大師的作品,包括復調、變調、大調、小調,一聲部、二聲部、三聲部、四聲部,組成非常復雜,給人輝煌、博大之感。

  “今年,我們也在嘗試通過更多的渠道了解我們的文化,為此,我們也積極嘗試與快手這樣的平台進行了合作,結果發現我們的內容在年輕人群體裡傳播速度非常快,他們非常喜歡這種文化形式,短短不到一年的時間,我們在快手的粉絲就已經超過了100萬。” 張曉明指出,未來,我們會考慮通過快手平台做一些直播內容,當然也會借助快手平台,也探索一些扶貧幫困新模式,讓當地農民的生活變得越來越好。

  “快手平台除了星光璀璨,也有人間煙火。”北京快手科技有限公司副總裁、扶貧辦公室主任宋婷婷表示,天籟小水井合唱團保留了100多年來當地口口相傳的演唱形態,使得西方音樂與東方民族音樂文化相融合,走出國門,向世界展示了最精彩的中國少數民族文化。我們一直關注著各種各樣的人和故事,他們在快手平台上成長和發生。他們有的找到一生要從事的事業,有的得到更多的人生機會,有的則看到更加廣闊的世界。他們在各自領域潛心深耕,不被外界的聲音、世俗上的流量為王的規則打擾,從沒懷疑過腳下的路。

  宋婷婷指出,三年來,通過積極探索“短視頻、直播 扶貧”方向,系統性開展扶貧項目,逐步開展“打開快手·發現美麗中國”等合作計劃,大力推動貧困地區脫貧攻堅。

  據介紹,9年以來,堅持普惠的價值觀,對鄉村地區給予了公平的資源分配。據平台數據統計,從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中國有2570萬人從快手平台獲得了收入,其中,664萬人來自貧困地區,在中國貧困地區,每4人中就有1位活躍快手用戶。快手在貧困地區記錄生活的視頻總數超29億條,點贊數超950億次、播放量達16538億次。

  快手希望擁抱每一位用戶、每一種內容、每一種生活,以更加開放的姿態面對內容、面對大眾,以更加主動的心態來服務大眾、幫助大眾一起連接每一個人。(畢磊)

(責編:畢磊、喬雪峰)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