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經濟·科技

麻辣財經:合作共贏 讓中國市場成為世界的市場

李麗輝
2020年11月05日14:54 | 來源:人民日報中央廚房
小字號

這幾天,全球的大事挺多的。

隔壁班在一波三折搞大選,我們則在一心一意謀發展。

剛剛閉幕的中共十九屆五中全會,對中國“十四五”時期發展作出全面規劃。制定“十四五”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這是關系到中國今后5年、乃至15年經濟社會發展的大事,全社會都特別關注。

昨天,人民日報刊發了《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建議》錨定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提出了“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主要目標。

這些主要目標包括:經濟發展取得新成效,改革開放邁出新步伐,社會文明程度得到新提高,生態文明建設實現新進步,民生福祉達到新水平,國家治理效能得到新提升等。

發展是解決我國一切問題的基礎和關鍵,這是新中國幾十年發展的經驗總結,也是中國社會的廣泛共識。經濟發展的新成效,體現在堅持新發展理念,在質量效益明顯提升的基礎上實現經濟持續健康發展﹔改革開放的新步伐,則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更加完善,市場主體更加充滿活力,產權制度改革和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取得重大進展,更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體制基本形成。

經濟發展和改革開放,我們不僅有新目標、新藍圖,也有新行動、新舉措。

11月4日晚上,第三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開幕式在上海舉行,再次吸引了全球的目光。

國家主席習近平發表主旨演講,宣布中國全面擴大開放新舉措,強調中國將堅定不移全面擴大開放,願同世界分享市場機遇,讓中國市場成為世界的市場、共享的市場、大家的市場。

要知道,中國是一個14億人的超級大市場,中國也是一個制造業大國。我們舉辦進博會,不是為了把中國的產品賣出去,而是專門搭建一個平台,面向全球開放中國市場,把全球的產品和技術引進來。這麼做的目的,一是更好地滿足中國百姓的需求,在商品和服務上有更多的選擇﹔二是各國經濟受益於中國的市場開放,推動世界經濟復蘇。

“讓中國市場成為世界的市場、共享的市場、大家的市場”,這句話說得特別好。特別是在當今經濟逆全球化抬頭、貿易保護主義加劇的情況下,中國堅定不移全面擴大開放,體現了大國的格局與擔當,也秉承了我們一貫的“合作共贏”的思路。

這,就叫站在歷史正確的一邊。

這次舉辦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已經是第三屆了。與前兩屆相比,此次進博會有哪些新亮點、新變化、新舉措?咱們一起來看看吧。

中國有14億人口,是全球最具潛力的大市場

第三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舉辦時間是從11月5日至10日,地點是在上海的國家會展中心。

為了如期舉辦這一全球貿易盛會,中國在確保防疫安全前提下,採取線上線下結合方式,各方面都作了周密安排。進博會的商業企業展,一共設置了六大展區,包括食品及農產品、汽車、技術裝備、消費品、醫療器械及醫藥保健、服務貿易等。

中國有14億人口,中等收入群體超過4億,是全球最具潛力的大市場。預計未來10年累計商品進口額有望超過22萬億美元。進博會作為各國交流合作、貿易投資的大平台,吸引著全球企業的目光。

與上兩屆相比,本屆進博會各國企業參展踴躍,展覽面積比上屆擴大了近3萬平方米。本屆的醫療器械及醫藥保健展區,大家的關注度特別高。僅在新設立的公共衛生防疫專區,就有很多世界500強和行業龍頭企業參與,很多全球抗疫的科研項目和創新成果,都將在這裡亮相展出。

就在今天上午傳來好消息,上海交易團首單交易敲定,晉聲貿易向冠捷投資採購價值約5億美元的智慧顯示類產品,及液晶顯示面板、電子元件等原材料。這也是第三屆進博會開幕以來,現場簽約的首個採購大單。

這屆進博會,“新朋老友”齊相聚。美國福特汽車、法國路易達孚、美國高通、瑞士羅氏等企業,已經連續3年參展。不少企業把進博會當成了“全球首發”平台,展品和服務確實令人眼前一亮。首次參展的企業也不少,它們認為參加進博會,是展示企業形象、開拓中國市場的好機會。

可以這麼說,進博會經過3年發展,迅速吸引了世界各國和企業廣泛參與,已經成為全球貿易、國際合作的重要平台,成為聯通中國和世界橋梁,成為全球共享的國際公共產品。

在開放中創造機遇,在合作中破解難題

舉辦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是中國主動向世界開放市場的重大舉措。進博會除了參展的產品和技術服務外,還有一項內容特別令人關注,那就是中國擴大開放的政策和舉措。

首屆進博會上,中國在主動擴大進口方面,進一步降低關稅,提升通關便利化水平,削減進口環節制度性成本,加快跨境電子商務等新業態新模式發展。在放寬市場准入方面,中國穩步擴大金融業開放,持續推進服務業開放,深化農業、採礦業、制造業開放,加快電信、教育、醫療、文化等領域開放進程。

在第二屆進博會上,國家主席習近平在主旨演講中提出,繼續擴大市場開放,繼續完善開放格局,繼續優化營商環境,繼續深化多雙邊合作,繼續推進共建“一帶一路”。他還發出邀請:“中國市場這麼大,歡迎大家都來看看。”

一年過去了,這些政策舉措成效如何?第二屆進博會上提出的擴大對外開放系列舉措,如今已經全面落實。在疫情對全球經濟造成重大影響的情況下,中國擴大開放的步伐仍在加快。

一年來,中國商品和服務進口額增速,明顯高於全球平均水平﹔全國外商投資准入負面清單由40條減到33條,自由貿易試驗區由18個增至21個,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總體方案、深圳進一步擴大改革開放的實施方案發布實施,保護知識產權、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等舉措都取得了積極進展。

在本屆進博會上,習近平主席指出,我們要堅持合作共贏理念,信任而不是猜忌,攜手而不是揮拳,協商而不是謾罵,以各國共同利益為重,推動經濟全球化朝著更加開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贏的方向發展。

中國將秉持開放、合作、團結、共贏的信念,堅定不移全面擴大開放,將更有效率地實現內外市場聯通、要素資源共享,讓中國市場成為世界的市場、共享的市場、大家的市場,為國際社會注入更多正能量。

堅定不移全面擴大開放,具體舉措主要包括四個方面。

——建設開放新高地。中國將有效發揮自由貿易試驗區、自由貿易港引領作用,出台跨境服務貿易負面清單,在數字經濟、互聯網等領域持續擴大開放,深入開展貿易和投資自由化便利化改革創新,推動建設更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體制。

——促進外貿創新發展。中國將繼續通過進博會等開放平台,支持各國企業拓展中國商機。中國將推動跨境電商等新業態新模式加快發展,培育外貿新動能。中國將壓縮《中國禁止進口限制進口技術目錄》,為技術要素跨境自由流動創造良好環境。

——持續優化營商環境。今年,中國實施外商投資法和相關配套法規,進一步縮減了外商投資准入負面清單。中國將繼續完善公開透明的涉外法律體系,強化知識產權保護,維護外資企業合法權益,以優質服務營造更好環境。

——深化雙邊、多邊、區域合作。中國願同更多國家商簽高標准自由貿易協定,推動盡快簽署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加快中歐投資協定、中日韓等自由貿易協定談判進程,加強同世界高標准自貿區交流互鑒。中國將積極參與世界貿易組織改革,積極參與聯合國、二十國集團、亞太經合組織、金磚國家等機制合作。中國將同相關國家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這麼多政策舉措,匯成一句話就是:中國願同各國一道,在開放中創造機遇,在合作中破解難題,攜手創造人類更加美好的明天。

 

(責編:趙安妮(實習生)、李棟)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