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利整合資源,為消費者提供優質奶制品
深化全球合作 布局創新網絡

11月5—10日,第三屆進博會在上海舉辦,伊利集團第三次攜旗下全資子公司——大洋洲乳業有限公司參加這一世界級盛會,為消費者帶來9款高品質新產品,展示全球合作的新成果。
作為乳制品行業龍頭企業,伊利始終堅持“以消費者為中心”,通過全球智慧融合、產業鏈融合,打造“全球健康生態圈”,以實際行動助力國內國際雙循環,持續為消費者提供高品質的產品和服務。
布設覆蓋全球的創新網
不創新,無未來。近年來,伊利緊緊圍繞國際乳業研發的重點領域、海內外研發資源,從全球視角布設了一張覆蓋亞洲、歐洲、大洋洲和美洲的全球創新網絡。
在美洲,伊利主導實施全球農業食品領域高端智慧集群——中美食品智慧谷。聚集眾多高校、科研院所和機構,在“營養健康、產品研發、食品安全、生態環保”等多個領域展開全方位立體式合作。
在歐洲,伊利和荷蘭瓦赫寧根大學共同建立歐洲創新中心,針對“食品安全早期預警系統”及“母乳數據庫”等領域,研究建立貫通全產業鏈的食品安全早期預警系統,並且升級中國首個母乳研究數據庫,通過對數據庫的篩查和預警體系的建立,分析乳業全產業鏈的潛在風險,識別關鍵風險點、影響因子和風險等級等。
截至2019年底,伊利全球專利申請總數、發明申請總量已位列世界乳業第三,並將一系列科研成果轉化為高品質健康產品,如針對乳糖不耐症人群研發低乳糖風味發酵乳等。
“進博會匯集了來自全球的優秀企業和產品,讓我們看到了很多新工藝、新技術,借此機會,伊利也在尋求創新方面的新合作,進一步開展國際化的新布局。”伊利集團執行總裁張劍秋說。
共建“全球生態健康圈”
“共天地,同風雨,聚進博,享機遇”,第三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展現了重要意義,進博會作為國際公共產品,通過搭建“買全球、賣全球、惠全球”的全球共享平台,有利於幫助參展商和採購商企業抓住機遇、化危為機,幫助各國擴大出口、提振經濟、解決就業,通過分享中國市場機遇,實現共同發展,從而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
“合作方能聚力,互惠即為共贏。”作為連續三屆受邀參加進博會的企業,伊利抓住機遇,堅持國際化發展戰略,加快國際布局的步伐,進一步深化全球合作。
在第二屆進博會“農業與食品國際合作論壇”上,伊利與利樂、嘉吉、杜邦、益海嘉裡等全球13家合作伙伴現場簽約,打造“可持續發展供應鏈全球網絡”,實現全球乳業產業鏈共贏。此外,伊利還與全球最大的多元醇生產商法國羅蓋特公司達成合作。此次進博會,前來參展的合作伙伴與伊利再續“健康之約”,就未來合作達成重要共識。目前,伊利的合作伙伴已遍及五大洲,分布在33個國家。
同時,伊利在發展過程中,始終幫助、帶動產業鏈合作伙伴共同成長,實現互利共贏。10月12日,在2020中國奶業20強峰會上,張劍秋表示,未來5年伊利將投入300億元扶持上游奶業,給予上游奶業資金支持、技術服務支持、良種奶牛支持、飼草種植支持等多項重點扶持。
中國通過進博會向世界展示了擴大對外開放的胸懷。下一步,伊利將依托我國超大規模市場優勢和內需潛力,積極布局、穩定發展,與全球合作伙伴共享中國機遇的同時,促進資源要素在中國市場聚合,積極共建“全球健康生態圈”,助力中國加速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推動行業實現更大發展。
《 人民日報 》( 2020年11月06日 07 版)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