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畢馬威看好2021年中國經濟
畢馬威中國12月9日發布《2021年宏觀經濟十大趨勢展望》報告。報告稱,在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背景下,中國經濟表現超出預期。這讓其對2021年中國經濟增長前景充滿信心,預計全年GDP增速將達到8.8%。
“我們認為今年中國經濟的特點可以用兩個‘超預期’來概括:外貿超預期,外資超預期。”畢馬威中國首席經濟學家康勇如此表示。
報告稱,這兩個“超預期”的實現得益於中國對疫情的有力控制。在世界上很多國家因遲遲不能有效、徹底地控制疫情傳播而導致生產受限,以及很多發達國家為了穩定經濟紛紛推出巨額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刺激導致國內消費需求強勁但生產不足的時候,中國率先推動復工復產,加大了上述國家對中國生產、投資和出口的依賴。
在此背景下展望2021年,報告認為中國經濟將呈現以下九個趨勢。
消費、服務業繼續回暖成為推動下一階段經濟復蘇的主要動力。中國經濟的修復正在逐漸從企業端向居民端轉移。經濟的持續復蘇將帶動消費者信心回升,同時隨著疫情防控措施的常態化,線下消費潛力得到釋放,消費、服務業繼續回暖,並成為下一階段推動經濟復蘇的主要動力。
制造業投資增長提速。工業企業利潤回升、補庫存周期開啟、制造業PMI保持在擴張區間等因素預示了中國制造業將在未來一段時間保持增長趨勢。后期,制造業投資,尤其是產業升級帶動的高技術制造業投資將繼續快速增長,成為拉動投資的主要力量。
出口增速前高后低,總體保持強勁。由於疫情依然在很多國家蔓延,未來一段時間海外市場產需缺口依然存在,預計上半年中國出口依然可以保持較高增長。下半年,隨著疫苗的推廣,世界經濟或將逐漸正常化,屆時防疫物資和暫時性出口替代訂單將有所減弱。加之高基數的對比,下半年出口增速將放緩。
貨幣和財政政策逐步正常化。隨著中國經濟逐漸恢復,明年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將逐漸正常化,赤字率將回調到3%左右,廣義貨幣和社會融資規模存量增速將同名義GDP增速基本匹配。需要關注的是,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依然需要保持靈活性,退出不宜過早、過快。企業也需關注宏觀政策調整的速度和節奏,控制風險,做好相應籌劃。
中國仍是外商投資的重點,供應鏈韌性成為重要考量。中國巨大並且快速增長的市場、完整的工業體系、高質量的基礎設施以及不斷深入的開放政策使得中國對外資的吸引力不斷增強並繼續成為全球重點投資目的地之一。疫情的發生使企業重新思考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穩定的重要性。供應鏈韌性將成為企業全球布局的重要考慮因素之一,並帶動相應調整。
人民幣資產吸引力不斷增強,人民幣匯率穩中有升。2021年中國將繼續推進金融市場開放,提升金融市場流動性,進一步便利境外投資者對人民幣金融資產投資。預計明年人民幣匯率將保持穩定,並有一定升值動力。
中美經貿摩擦短期內將有所緩和。美國大選基本塵埃落定。目前信息顯示,拜登政府更傾向於回歸傳統政策思路,重視多邊主義,利用現有國際組織推動其政治訴求。預計明年中美雙邊對話有望加強,不確定性有所降低。但也應看到,短期內中美關系也恐難出現明顯改善,基准情景是維持現狀,取消之前加征的關稅和限制措施難度依然較大。
亞太區域經濟合作加強。亞太地區15個國家近期正式簽署了RCEP協定。協定的簽署將進一步加強區域內成員國之間的經貿聯系,更加靈活地進行區域內產業鏈供應鏈布局,加強經濟合作。當然也應看到,亞太地區各國經濟發展水平差距很大,區域經濟一體化依然任重道遠。未來世界經濟有可能形成“亞太-北美-歐盟”三足鼎立的局面。
創新、安全、環保成為政策關注重點。2021年是中國“十四五”時期的第一年,中國政策將有三個關鍵詞值得關注,即創新、安全和環保。加強自主創新、實現在核心科技領域的突破無疑是中國今后發展的核心﹔“十四五”建議也提出實施國家安全戰略,將安全發展貫穿經濟、產業、基礎設施、戰略資源、科技、金融、生態等方面。其中,在環保領域,中國提出在2030年前碳排放達到峰值,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
最后,康勇表示,“明年中國將開啟‘十四五’規劃。‘十四五’是中國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后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的第一個五年規劃,具有特殊意義。我們預計2021年中國經濟將持續復蘇,全年GDP增速將達到8.8%”。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