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將加強信用評級行業監管
北京商報訊(記者 岳品瑜 劉四紅)繼國務院定調“零容忍”嚴查欺詐發行、虛假信披等違法違規行為后,債市違約事件再次迎來央行重磅發聲。12月13日,央行官網發布消息稱,為進一步規范信用評級行業發展,央行近日組織召開信用評級行業發展座談會,認真總結了近年來信用評級行業發展情況和有關問題,交流借鑒國際評級機構業務開展的經驗,研究討論了進一步規范發展我國信用評級行業的措施。
“近年來,我國評級行業在統一規則、完善監管、對外開放等方面取得長足進步,但也存在評級虛高、區分度不足、事前預警功能弱等問題,制約了我國債券市場的高質量發展。”央行黨委委員、副行長潘功勝在會上指出,信用評級是債券市場的重要基礎性制度安排,關系到資本市場健康發展大局。評級行業應認真總結經驗教訓,堅持職業操守,勤勉盡責,努力提高評級能力,提升評級質量。監管機構、發行人、投資人等各方應各盡其責,共同推動我國評級行業健康發展。
潘功勝進一步強調,央行將會同相關部門共同加強債券市場評級行業監督管理,強化市場紀律,推動我國評級技術的進步、提高評級質量,提升信用等級區分度,進一步推動評級監管統一,真正發揮評級機構債券市場“看門人”的作用,促進評級行業高質量健康發展。
眾所周知,信用評級機構作為金融市場中一個特殊中介服務機構,在提示信用風險為投資者提供決策參考和市場資源配置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但是,11月信用債市場違約事件多發,且頻現多家高信用評級的機構違約,也讓公眾對評級機構專業性和公信力心生質疑。
“正如監管層指出,目前國內信用評級行業存在評級虛高、區分度不足、事前預警功能弱等問題,明顯制約了債市高質量發展。”光大銀行金融市場部分析師周茂華告訴北京商報記者,近年來,國內一系列信用違約事件暴露出評級行業多個問題,導致國內整體信用評級質量不高,難以為投資者提供可靠的投資決策,阻礙債券市場高速發展。此次央行發聲,也釋放出接下來將強化行業監管與市場紀律等信號。
在周茂華看來,一方面,信用評級是國內債券市場不可替代基礎性制度之一,有一定“公器”性質,需要加強監管﹔另外,國內在行業監管方面存在短板,迫切需要統一監管規則,健全行業制度規范,強化市場紀律,對於違法違規行為加大懲處力度等。而強化信用評級行業監管,有助於推動行業良性競爭,將引導行業逐步轉向注重評級質量,提升評級技術和信用區分度,為投資人提供可靠的決策依據。
“逐步提升評級機構公信力,意味著國內風險定價合理,信用債投資吸引力不斷增強。”展望后市,周茂華預測,從發展趨勢看,未來國內債市及監管逐步走向統一,同時,隨著國內債市基礎制度不斷健全完善,監管制度短板加快補齊,國內經濟潛力不斷釋放,加之國內金融業擴大對外開放與人民幣國際化不斷推進,可以預見,未來我國債券市場將迎來發展“黃金時代”。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