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經濟·科技

專家:城鄉融合發展要結合地方文化特色

2020年12月30日10:48 | 來源:中國網
小字號

實現生產、生活、生態“三生融合”,是城鄉融合發展的重要目標,對於正全力建設廣東省城鄉融合發展改革創新實驗區先行示范區的佛山市南海區來說,生態空間的建設規劃,正變得越發重要。在此背景下,風景園林設計高級工程師、佛山市美術家協會環境設計藝委會副主任楊永明建議,桂城可以充分結合地方文化特色,打造品質活力生態空間。

城鄉融合發展,並不是城市對鄉村的同化,而是在排污、給水等公共服務均衡發展的基礎上,立足城鄉的不同生產生活方式,保留各自的特色風貌,滿足居民與村民的不同需求,從而實現讓城市更城市、鄉村更鄉村的建設目的。而生態空間的不同設計,正是保留城鄉特色風貌的重要手段之一。

桂城是典型的“半城半鄉”地區,其45個社區中,城市社區與農村社區大體各佔一半。在楊永明看來,桂城的生態空間規劃和建設水平,應當是處於南海乃至佛山的前列,並呈現出了兩大特點。

一是本地文化特色較為鮮明。文化是園林設計的靈魂,比如桂丹路與海八路路口的節點景觀,就把富有桂城特色的龍舟元素,融入到了景觀設計線條中,這樣既結合了當地文化,又符合現代審美。

二是是設計較為適度。桂城當前的發展程度決定了,在建設生態空間時,桂城不能像大城市那樣大拆大建,而應該適度建設一批小而精、秀而美的主要節點。比如佛山中軸線改造(南海段)項目,在景觀設計上就充分結合區域特點,大量運用微改造,在主要景觀節點的基礎上,建設慢行步道串珠成鏈,並把片區內原本就有的生態島納入為景觀的一部分,通過這種點線面結合的方式,以較低的成本,實現了生態空間品質的較大提升。

對於桂城生態空間的未來發展,楊永明建議,桂城可借鑒周邊鎮街的經驗,加強與本地文化特色的結合,如作為詠春之鄉的獅山鎮羅村社會管理處,就在街燈燈柱的造型上融入了木人樁元素。

此外,桂城在規劃生態空間時,還需要增強運營要素,可以像丹灶翰林湖那樣比如可以像翰林湖那樣,通過定期策劃社會活動,吸引更多人前來,比如組織學生或有興趣的市民,前來體驗除草、植樹,就是一堂很好的環保教育課。也可以引入更多文旅元素,特別是引入企業,完善配套,豐富業態,打造出一種兒童有地方玩耍、成年人有地方消費、老人有地方健身的生活生態圈。

(責編:喬雪峰、夏曉倫)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