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經濟·科技

互聯網存款產品“剎車” 存款市場競爭將更趨有序

2020年12月31日08:20 | 來源:經濟參考報
小字號

  歲末通常是銀行攬儲的關鍵時點,但今年,中小銀行一大“攬儲利器”卻遭重創。近日,有地方監管發文,明確轄內各類型銀行機構不得通過第三方互聯網平台吸收存款。監管高層亦多次發聲,警示互聯網存款風險。包括螞蟻金服、騰訊理財通、京東金融、度小滿金融、攜程金融、陸金所等十余家互聯網平台下架互聯網存款產品。

  分析認為,互聯網存款被規范之后,存款市場競爭將更趨有序。但面對集中下架,不排除個別銀行出現流動性壓力加大等情況,中小銀行應在監管之下採取多種手段補充資本。

  產品批量下架

  近日,浙江銀保監局下發《關於進一步規范轄內存款市場若干問題的通知》,明確要求轄內各類型銀行機構不得通過第三方互聯網平台或與其他第三方中介合作的方式吸收存款,已經開展合作的,即日起下架相關存款產品,終止合作。

  此前,監管高層多次發聲,警示互聯網存款風險。11月7日,央行金融穩定局局長孫天琦在“數字金融領域監管科技探索與應用研討會”上表示,互聯網存款的流動性特點有別於傳統儲蓄存款,風險管理和監管要能跟得上。12月15日,孫天琦在第四屆中國互聯網金融論壇上直言,這類業務實質是“無照駕駛”開展金融業務,屬非法金融活動。

  12月18日,螞蟻集團對外表示,根據監管部門對於互聯網存款行業的規范要求,目前螞蟻平台上的互聯網存款產品均已下架,隻對已購買產品的用戶可見,持有產品的用戶不受影響。隨后,騰訊理財通、京東金融、度小滿金融、攜程金融、陸金所等十余家互聯網平台也紛紛下架互聯網存款產品。

  互聯網存款是指銀行通過第三方互聯網金融平台銷售存款產品,產品和服務由銀行提供,平台提供存款產品的信息展示和購買接口(債權債務關系為存款人與銀行)。

  近兩年來,多家銀行在互聯網金融平台推出了存款產品,加大攬存力度,拓寬獲客渠道。加總此前11家頭部平台上展示的銀行,涉及存款在售的銀行50多家,絕大部分為中小銀行。單戶存款金額大都在50萬元(含)以下。此類產品門檻低,已成為部分中小銀行吸收存款、緩解流動性壓力的主要手段,有的平台存款規模佔其各項存款比重達83%。

  “無証駕駛”潛在風險引關注

  互聯網存款“熄火”背后,是監管對此類“無証駕駛”業務潛在風險的關注。

  在孫天琦看來,中小銀行吸收互聯網存款突破了傳統渠道的空間限制,從資金來源看已成為全國性銀行,與立足於當地、服務中小微企業的市場定位存在偏差。同時,互聯網存款有意突出存款保險保障的宣傳,暗示“零風險、高收益”,以吸引儲戶。在這種“零風險”導向下,消費者傾向於簡單根據利率高低選擇產品,使得本應根據機構區位、類型、規模、風險等因素形成的利率溢價機制受到歪曲。

  數據顯示,通過平台銷售的存款產品,全部為個人定期存款,以3年、5年期為主,3年期利率最高為4.125%、5年期4.875%,均已接近或達到全國自律定價機制上限。

  招聯金融首席研究員董希淼表示,在互聯網存款業務鏈條中,互聯網平台提供存款產品的信息展示和購買接口,起到引流、導流作用﹔存款產品和服務由銀行提供,債權債務關系為存款人與銀行。在這種模式下,互聯網平台是否涉嫌違規辦理儲蓄業務,需要金融管理部門認定。如果從嚴格意義上講,互聯網平台並非監管規定的儲蓄機構,不能辦理儲蓄業務。

  光大証券金融業首席分析師王一峰指出,中小銀行經營互聯網存款業務高度依賴網絡平台導流,負債端穩定性差,傳統的流動性管理指標對於互聯網存款的不穩定性評估不足,造成中小銀行潛在流動性管理難度加大,風險壓力突出,也容易發生流動性風險傳染。與此同時,互聯網存款的高成本可能形成潛在的風險積累。特別是對於個別中小銀行而言,在吸收了高成本的負債之后,缺少有效的資產端運用能力,被迫投資於高風險資產,可能造成自身信用風險的積累。

  建議中小銀行多渠道補充資本

  業內人士普遍認為,互聯網存款被規范后,存款市場競爭將更趨有序,但不排除個別銀行出現流動性壓力,建議進一步支持中小銀行補充資本。

  王一峰表示,對於互聯網平台而言,互聯網存款被叫停之后第三方平台缺少了相對期限偏長的產品,對產品貨架的豐富度會有一些影響。但客戶黏性沒有消失,還存在其他種類的產品,因此第三方平台未必會受到明顯沖擊。對於銀行來講,原來市場認可度低、客群體系薄弱的銀行受影響較大,發展速度放緩,但卻能降低銀行自身的經營風險,有助於控制負債成本,穩定資金,減輕流動性風險。當然,也不排除個別銀行短時間內出現流動性壓力加大的情況。

  “有些銀行成立時間比較短,客戶量和存款規模都比較小,依靠第三方平台的流量加上高息,存款業務才得以擴展,現在互聯網存款業務被叫停,短時間內對這些依賴渠道的銀行影響比較大。”某地方銀行管理層對記者坦言。

  董希淼表示,互聯網存款業務產品的出現,固然有銀行片面追求市場份額、盲目擴大存款規模等因素,但推出新型存款產品和業務的銀行多為中小銀行,這更多反映出中小銀行負債來源狹窄、負債成本高企的窘境。

  他建議,應進一步支持中小銀行補充資本。“資本補充是中小銀行增強風險抵御和服務實體經濟能力的重要手段,因此要支持它們引進合格股東進行增資擴股,支持發行新型資本工具和二級資本工具,支持符合條件的銀行在境內外上市融資。同時,應進一步深化存款利率市場化,實施差別化政策,在市場利率自律機制之下允許中小銀行採取更有彈性的存款利率浮動空間。”董希淼說。

  王一峰認為,無論是對結構性存款的“壓量控價”,還是規范各類存款創新,都是控制銀行體系負債成本的重要手段,預計監管部門會進一步管理突破利率自律機制和MPA約束的高成本主動負債。

(責編:趙安妮(實習生)、李棟)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