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經濟·科技

中消協點名平台算法 技術欺凌消費者要不得

閻  密
2021年01月13日08:13 | 來源:國際商報
小字號

  ■本報記者 閻 密

  網絡游戲抽獎概率不明、大數據殺熟、網絡消費促銷規則繁復、網絡搜索競價排名推薦、刷好評隱差評、平台採用算法限制交易……這些侵害消費者權益的現象,中國網民多多少少都遇到過。而這些問題的背后,核心是互聯網平台對算法技術的應用。中國消費者協會日前呼吁,要加強網絡消費領域算法規制,保障消費者知情權、選擇權和公平交易權。

  算法“六宗罪”

  1月7日,中消協在京召開“網絡消費領域算法規制與消費者保護座談會”。會上,中消協根據消費者投訴、有關調查和相關報道,指出了網絡領域涉及消費者權益的六大算法問題。

  推薦算法。通過監測分析消費者的消費行蹤軌跡,如瀏覽過的頁面、廣告、商品服務、話題等,有針對性地對消費者進行商業營銷,導致消費者知情、選擇不足。有些經營者通過算法應用推送的商品、服務內容甚至違背法律和公序良俗。

  價格算法。有些經營者利用算法進行價格歧視。一是對新老用戶制定不同價格,會員用戶反而比普通用戶價格更貴﹔二是對不同地區的消費者制定不同價格﹔三是多次瀏覽頁面的用戶可能面臨價格上漲﹔四是利用繁復促銷規則和算法,實行價格混淆設置,吸引計算真實價格困難的消費者。

  評價算法。部分平台及平台內經營者為了獲得好評,運用刷單等方式編造虛假高分評價,或者隱匿中評、差評,使真實評價無法顯現。虛假評價、評價失實呈現不僅破壞了經營者之間的公平競爭,也對消費者購買決策產生了誤導。

  排名算法。平台經營者制定各類排名榜,聲稱基於消費者好評率、銷量等對各行業或商品服務類別進行排序,引導消費者選擇,但具體是如何計算得出的難以知曉。

  概率算法。一些線上經營者開展有獎銷售、抽獎兌換,特別是部分網絡游戲公司經常性推送游戲道具抽獎活動,雖然公示了中獎(掉落)概率,但是其算法程序不透明,實際中獎概率缺乏管控,屢遭消費者詬病。

  流量算法。一些平台利用所處優勢地位通過算法在流量分配、搜索排名等方面設置障礙和限制,控制平台內經營者開展交易,影響公平競爭和消費者選擇。

  實際上,算法應用背后潛藏著經營者的價值觀念“流量至上”“利潤至上”。“如果任其無序發展,一方面不利於市場經濟的公平有序競爭,不利於經濟可持續發展﹔另一方面也會使消費者面臨數據算法壓榨,成為技術欺凌的對象,甚至被算法扭曲價值取向和道德觀念,淪為平台經營者的掌中‘玩物’。”中消協相關負責人表示。

  建議國家設立算法倫理專門機構

  為更好保護網絡領域消費者權益,有效規制算法應用中的問題,切實解決消費者維權難,中消協建議,在算法應用中,網絡經營者應當加強自律,守法經營,切實承擔應盡義務和責任。

  首先,網絡經營者運用算法向消費者推薦商品服務,應當全面客觀,反對僅以所謂“精准”推薦代替公共選項,利用消費者信息佔有不足,實施片面誘導,從中漁利。

  其次,應當公平公正對待廣大消費者,反對利用消費者個人數據畫像採取算法應用,鎖定特殊消費群體,實施價格歧視、價格混淆等銷售策略。

  再次,應當誠信應用算法,反對利用技術手段欺騙、隱瞞真實情況,欺凌消費者,或者實施不正當競爭。

  加強算法應用的有效規制還需要社會各界的合力。中消協建議,在個人信息保護法、反壟斷法、反不正當競爭法、價格法等相關法律中,建議增加算法應用的相關規定。

  一是國家設立算法倫理專門機構,負責算法應用倫理、規則、標准制定,不公平算法應用調查、處理等,並指定相關政府部門負責,加強對算法應用的有效監管。

  二是規定算法搜索結果應同時呈現公共選項,即所有用戶運用同樣的搜索方式應可得到相同的結果,且相關結果應作為優先選項推送,保障消費者有效便捷獲取。

  三是明確經營者使用算法應做到可知、可查、可逆。

  四是明確舉証責任倒置規定,強化算法實施方的舉証責任,明確其偽造、篡改証據的責任和后果,解決消費者舉証難、鑒定難。

  此外,中消協還建議有關司法機關加強對算法應用案件的分析研究,推動出台有關司法解釋,充分發揮司法機關的審判和監督作用,強化經營者舉証責任,加強對算法應用問題的實質審查,通過司法判例弘揚公平正義,強化對消費者權益的保護。

(責編:李宜霖(實習生)、李棟)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