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民增收再迎利好 “擴中”方案有望加快出爐
優化工資收入分配結構、完善社保制度成重要發力點
近期圍繞擴大中等收入群體的政策信號密集釋放。《經濟參考報》記者從相關部門和權威專家處獲悉,擴大中等收入群體的實施方案正在抓緊研究制定,有望加快出爐。同時,一些地方將擴大中等收入群體作為下一步經濟和民生工作重點,謀劃新一輪促進城鄉居民收入合理增長的實施意見,啟動實施中等收入群體倍增計劃等。
業內指出,“擴中”將是一個系統性方案,調整產業結構、提升人力資本水平、優化收入分配結構、完善社保制度是重要發力點。下一步,將落實針對中低收入群體的減稅降負政策、就業創業支持政策、技能提升政策以及居民增收措施﹔與此同時,完善社保制度,加快教育、醫療和養老等方面的改革,通過減負穩定廣大中等收入群體。
隨著我國經濟發展和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我國中等收入群體比重逐漸提高。2018年我國中等收入群體規模已達4.1億,相當於當年美國總人口的1.25倍。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王一鳴指出,推動內循環應加快收入分配制度改革釋放內需潛力,建議以促進低收入者進入中等收入群體為主戰場,以提高人力資本和勞動生產率為主攻方向,爭取用15年時間實現中等收入群體翻番,由現在的4億人擴大到8億人。在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理事長韓永文看來,“十四五”期間,若中等收入群體佔總人口比重由目前的29%上升到40%左右,會對擴大消費市場、提高潛在經濟增長率形成極大推動。
近期,圍繞擴大中等收入群體的政策信號密集釋放。“十四五”規劃建議提出,“完善工資制度,健全工資合理增長機制,著力提高低收入群體收入,擴大中等收入群體”,並在2035年遠景目標中強調“人均國內生產總值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中等收入群體顯著擴大”。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擴大消費最根本的是促進就業,完善社保,優化收入分配結構,擴大中等收入群體,扎實推進共同富裕。
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兼國家統計局局長寧吉喆近日表示,2021年,將“研究制定擴大中等收入群體實施方案”。人社部副部長湯濤近日在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透露,要促進2億技能勞動者成為中等收入群體。人社部日前印發《關於進一步加強高技能人才與專業技術人才職業發展貫通的實施意見》,提出切實提高高技能人才的待遇水平。
地方上也在加快推進。安徽省召開2020年全省發展和改革工作會議,提出研究制定新一輪促進城鄉居民收入合理增長的實施意見,啟動實施中等收入群體倍增計劃,增強消費能力。北京市委改革辦相關負責人介紹,下一步北京將以產業結構調整帶動中等收入群體擴大﹔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研究制定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持續穩定增長行動計劃,改善收入分配結構,健全工資合理增長機制等﹔提升勞動者人力資本水平﹔加大對重點群體的支持力度﹔加大對中等收入群體的保障力度。
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教授丁元竹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表示,各方頻頻強調“擴中”意義重大:一是推動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為明顯的實質性進展”﹔二是推進實施雙循環戰略特別是擴大內需﹔三是有助於促進社會秩序更有序,實現社會治理新格局。
業內人士表示,從中央部委到地方,正加緊謀劃擴大中等收入群體的系統性方案,預計將涵蓋調整產業結構、優化工資收入分配結構、落實減稅降負政策、完善社保制度等。
“收入是結果,但深層次原因則是產業、教育和社會保障等各種相關的政策。擴大中等收入群體,必須從源頭上提高教育質量、增加中高端就業比重、調整產業結構等。”浙江大學文科資深教授李實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表示。
在優化收入分配結構方面,浙江大學公共管理學院特聘副研究員詹鵬認為,要進一步完善勞動力市場上的工資決定機制,並通過產業結構優化、創新創業支持等途徑為勞動者提供更多穩定的就業機會。丁元竹表示,要在堅持工資性收入與經濟發展、企業收入增長同步的基礎上,制定相關政策,開辟多種渠道不斷增加居民財產性收入。
“提低”是擴大中等收入群體比重的主要出路。李實指出,要進一步落實針對中低收入群體的減稅降負政策、就業創業支持政策、技能提升政策以及居民增收措施。此外,要穩定住既有的中等收入群體。完善醫療保險、養老保險和失業保障等各種社會保障制度,增強政策的托底保護,應該是未來政策的核心。
“擴大中等收入群體,需要鞏固已有的脫貧成果,縮小城鄉之間、地區之間的公共服務差距﹔還要進一步完善勞動力市場和資本市場,讓居民可以穩定地獲得勞動報酬,同時具備增加財產性收入的可能性﹔合理設計社會保障政策和個稅改革方案,建立多層次養老和醫療保障體系,推動個稅制度朝著有利於收入分配的方向進行改革。”詹鵬表示。
李實認為,我國中等收入群體內部存在很大的城鄉、地區、人群和就業差異。不少小微經營者、小商小販等小型經營者是中等收入群體,簡政放權、減稅降費和改善營商環境很有必要,而白領的主要訴求在於教育醫療負擔的減輕等,為此需要制定差異化的“擴中”策略。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