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舉措積極推進雙循環戰略下需求側管理
當前,“十三五”完美收官,“十四五”開局在即。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已取得顯著成效,也為需求側管理准備了條件。筆者認為,內循環是雙循環發展新格局的重點,而增強內循環能力的關鍵環節之一就是內需,這就意味著“擴內需”的重心從投資驅動轉向消費驅動,特別是增加居民消費,減少增長對投資的依賴。
具體舉措包括以下三方面:
第一是加大減貧的力度,擴大中等收入群體的規模。減少貧困和擴大中等收入群體的規模既能夠降低中國居民儲蓄的GDP佔比,又能改善收入分配。下一步可以考慮採用標准更高的貧困線,也可以結合國際經驗,建立符合中國國情的相對貧困線。擴大中等收入群體規模,關鍵是要創造更多的城市就業機會,吸收農村勞動力。同時,需要逐步增加個人所得稅在收入再分配中的作用。
第二是要進一步增加對教育和衛生的公共支出,並完善社會保障與安全網。近年來,中國在教育和衛生領域的公共支出逐步增加,但仍然較低於發達國家的水平。同時,要進一步完善全民醫療保險制度,特別是要縮小和消除地區之間和城鄉之間的差別。增加對教育和衛生的公共支出,以及完善社會保障與安全網也有助於降低居民儲蓄,並增加居民實際可支配收入,同時改善收入分配。
第三是要不斷提高投資效率,消除投資率下降對增長可能帶來的負面影響。在微觀層面,提高投資效率要加強投資項目的技術、財務、經濟和環境的可行性研究,杜絕浪費和腐敗。在宏觀層面,要增加投資的市場導向,讓市場在資源分配中真正起到決定性的作用。
值得注意的是,提高投資效率也需要優化投資結構,使基礎設施、設備和房地產三類投資更加平衡和符合發展的需要。資本投資要鼓勵產業升級和科技創新,特別是要加強對綠色產業和科技的投資。
中國的發展已經上了一個新的台階。需求作為拉動經濟增長的動力將會變得越來越重要。雙循環戰略下的需求側管理將使供給側改革更加有效,對提高增長的質量和可持續性至關重要。
(作者系國際金融論壇聯席首席經濟學家、亞洲開發銀行高級經濟顧問)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